APP下载

小赛什腾山地区铁矿种预测

2016-10-20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12

地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铁矿变质矿床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青海西宁810012)

(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青海西宁810012)

小赛什腾山地区前人未发现铁矿产分布,笔者在小赛什腾山达肯大坂岩群中发现沉积变质型铁矿点一处,显示了区内铁矿具有找矿前景。

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要素预测成矿

1 交通位置

调查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位于青、甘两省交界处的阿尔金山东段及冷湖地区,属南祁连山南缘及柴达木盆地北缘,行政区划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镇和冷湖镇管辖。

2 预测成矿要素

2.1 地质要素

2.1.1 含矿地层分析及矿源层的确定

地层控矿因素是诸多控矿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区内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分布十分广泛,达肯达坂群为中-深变质岩,构成本区的结晶基底。主要出露在小赛什腾山、望北沟一带,为一套中-高级变质岩系,也是调查区最古老的地层体。由片麻岩岩组、片岩岩组组成,主要岩性为片麻岩、片岩、大理岩、角闪岩及混合岩等。地层经过了多期次的变质变形作用改造,原始面理及层序已被完全置换,现存构造面理为多期变形置换重建的结果,具有层无序的特点,变质程度达到角闪岩相。经含矿性分析,除大理岩外片麻岩、片岩中TFe含量普遍高于克拉克值,有形成铁矿床的物质条件。

小赛什腾铁矿点产于达肯大坂岩群片岩岩组中的糜棱岩化长英质花岗质片麻岩岩中,两侧岩性主要为云母石英片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等。矿体展布与变化均受地层层位控制。矿体与围岩产状一致,且与围岩同步褶皱变形。同时矿体受地层中岩相控制,矿体赋存于中深变质的长英质片麻岩中。

2.1.2 构造因素

小赛什腾地区构造线呈近南北向展布,近南北向构造控制了达肯大坂地层的分布。望北沟地区构造线呈北西向展布,达肯大坂岩群地层呈北西向展布。其次级构造即北东向和近南北向构造对矿体有破坏作用。小赛什腾铁矿点矿体被北东向断层错断,影响矿体向东向西方向的延伸。

2.1.3 岩浆作用

总体来看,矿区岩浆活动不很强烈,仅出露零星的脉岩。从地表来看,局部地段有岩脉穿插矿体的现象,但对矿体破坏作用不明显。达肯大坂岩群岩石宏观特征及镜下特征反映出原岩为一套浅海相正常沉积碎屑岩夹火山岩,说明早期岩浆活动和火山活动为成矿提供了热源和物源。

2.1.4 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对矿体的影响主要是区域变质作用。矿质随细碎屑沉积物一起沉积的,在区域变质作用下,使矿质与围岩一起发生重结晶,致使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矿物形态、颗粒大小及空间位置的变化,但没有化学组分的迁移和交代。矿床成为重结晶作用形成的变质矿床。

2.2 地球物理要素

1∶5万磁测异常以正负异常伴生为主,幅值较低。平面等值线图显示异常形态呈北西-南东向条带状展布,异常形态较好。区内有M3、M10、M11、M12等分布。

1∶1万磁异常呈条带状正负异常相伴,峰值较高,正异常处即为矿体产出部位,异常走向和地层、铁矿体走向一致,异常大小、规模同铁矿体大小、埋深有关。

2.3 地球化学要素

达肯大坂岩群分布区1∶5万水系冲积物异常只有少量Li、Rb、W、Sn、Cr、Ni等异常分布,异常一般零星分布,强度低,浓集中心不明显,大多为一级浓度分带。

3 预测成矿作用

在古元古代发育的古陆边缘的裂谷中,火山活动和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在火山活动间歇时期,火山喷发或海底火山温泉活动将大量的硅铁物质带入水体中,使海水中的铁浓度增大,同时受火山活动影响而形成的酸性海水使喷溢于海底的基性火山岩发生海解,汲取其部分成矿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含铁建造,在后期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在变质作用过程中,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含铁建造发生了一定的变质反应,而这些变质反应严格受变质流体的控制。由于原始沉积物中含有足够的有机碳,在低中级区域变质过程中脱水和还原作用是重要的方式。区域变质作用使磁铁矿粒度加粗、富集,形成富矿体。同样的含铁建造在不同的变质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组合,以磁铁矿为主,伴有赤铁矿。

沉积变质改造型铁矿其成矿过程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主要与拉张构造体制下的海底火山喷发-热液喷流作用相关,经长期运形成初始沉积型层状矿床,之后经历长期而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使得初始矿床的成矿物质发生物理转移和化学变化,矿床重新组合,形成富集型矿床。一般区域变质作用使矿床富集的同时,也发生矿体的构造动力迁移和构造改造,矿体发生几何形态改变,三维空间位置改变,矿床的规模和储量发生改变。因此应细致分析沉积-变质-改造的全部过程,弄清三种过程的作用规律,从定性和半定量方面加以全面分析,从而更加全面认识一个矿床的形成史。

4 成矿远景分析及找矿方向

调查区小赛什腾山、秦川沟-望北沟一带分布有大面积的古元古代达肯大坂岩群中高级变质岩系,虽然到目前在该套地层中还未发现较为典型有色金属矿产,但据其岩石学特征可知,其原岩为一套海相碎屑岩夹火山岩沉积建造,为本区古老的结晶基底之一,受后期构造岩浆活动、变质变形作用影响,有形成沉积-变质型铁矿产潜力,且在小赛什腾山已发现铁矿点1处,秦川沟西已有良好的物探异常发育(图1),推测为矿致异常,显示该区较好的找矿潜力。

图1 磁异常反演推断解释图

5 综合分析及建议

根据调查区中以沉积变质型铁矿成矿事实,以及调查区达肯大坂岩群分布区及地面高精度磁异常分布情况,将研究区内的沉积变质型铁矿勘查工作划分为2个预测单元:小赛什腾山、望北沟-秦川沟。其中小赛什腾山预测区为重点预测区。

通过对区内各预测单元地质条件、地球物理信息的研究,总结和概括出以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标志。结合区内工作程度及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类预测方法:

成矿类型:沉积变质型铁矿。

地质测量方法:主要以地质填图和地质修测为主的大比例尺地质测量。其目的是查明各预测单元中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蚀变带以及矿体分布、围岩蚀变等,可合理指导布置工程。

地球物理测量:主要以大比例尺地面高精度磁测为主,通过研究磁异常特征,圈定矿化矿化有利地段、推断和判定磁性体产状、走向规模大小等及深部延伸情况等,为进行钻探工程验证提供依据。

探矿工程:针对区内工作性质及工作程度,主要探矿工程以钻探工程为主,对大面积厚覆盖区主要地质体进行揭露和磁性体深部控制、边界控制等。

[1]张琳,张小永,周乐勋,等.《青海省冷湖镇赛什腾地区矿产远景调查》2015,12.

[2]丁兆举,袁涛,王平户,《青海省冷湖小赛什腾铜矿岩屑地球化学特征》地质找矿论丛,2005,第20卷增刊.

小赛什腾山地区铁矿种预测

■周乐勋 赵楠 严兴鹏

P6[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78-1

猜你喜欢

铁矿变质矿床
大红山铁矿找矿前景分析
构造叠加晕法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以河南小秦岭杨砦峪金矿床S60号矿脉为例
黑龙江省林口县三合村探明超大型石墨矿床
漫画与幽默
变质
采用稀土-B复合变质剂提高ZG30MnSi力学性能
冀东南部铁矿区重力异常特征
西昆仑新发现盐湖型卤水硼锂矿床
氢氧化钠变质知多少
无轨斜坡道在大红山铁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