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碳审计经验及启示*
2016-10-20南昌大学管理学院熊欢欢杨赛得斯邓文涛阮涵淇
南昌大学管理学院 熊欢欢 杨赛得斯 邓文涛 阮涵淇
国外碳审计经验及启示*
南昌大学管理学院熊欢欢杨赛得斯邓文涛阮涵淇
随着低碳经济的迅速发展,碳审计作为现代审计领域的环境规制工具应运而生。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碳审计发展相对成熟,在政策制定、组织体系、人才培养上都有较丰富的经验。本文在分析比较英、美、日三个国家碳审计发展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针对我国碳审计的现状问题,从碳审计的法律法规和整体框架、组织机制、内容、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跨国合作六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碳审计国际经验审计体系环境规制
一、碳审计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
碳审计的产生与碳交易的发展密切相关,是指企业在碳交易的过程中必须对碳排放所引起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事项进行第三方独立鉴证,包括收集信息、核算数据和生成碳审计报告。这是早期的碳审计理念。当前,一般认为碳审计是审计主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对有关地区、组织或个人在生产、经营、消费或生活过程中的碳排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检查和鉴证,并出具审计报告的一种管理活动,是现代低碳经济监督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从国际碳审计发展的趋势来看,碳审计的内容趋于多元性,涵盖碳减排政策的法纪和绩效审计、碳减排管理系统的制度符合性审计、碳减排资金分配使用的审计、碳标签的排查审计和碳减排活动或事项的会计核算审计。碳审计的审计方法也具有学科交叉性,突破了传统的审计方法,向全要素、全过程、全周期的审计方法发展。
我国碳审计尚处于探索阶段,具体表现在:(1)我国虽然已经在低碳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上取得了较迅速的发展,但全面推行碳审计的组织机制和法律法规尚未建立,碳审计发展的指导力度不够;(2)碳审计依据欠缺,碳信息披露、碳会计核算、碳审计内容等要求尚未包括在《审计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法》之中,标准不统一导致碳审计报告质量参差不齐,暗箱操作的风险性较大;(3)碳审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碳审计需要对低碳技术、碳排放量化数据、低碳绩效指标等要素进行专业分析,在低碳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新要求是对我国现有审计人员的挑战。
二、国外碳审计成果及经验
(一)英国——审计体系完备高效
(1)审计主体协同发展。碳减排的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长期利益远远大于其经济利益、个体利益和短期利益,这就决定了碳减排政策自上而下的半强制性的实施方法,而不能仅仅依靠社会的道德选择,因此需要强劲的政府推动力和完善的监督体系。英国依据这个理念,发展并完善了以政府审计为主导,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协同合作的碳审计模式(具体职能见表1)。由于地方审计委员会实施碳审计更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英国专门设立了独立的地方审计委员会负责碳审计问题,并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框架和统一的碳审计机制。
表1 英国审计主体职能
(2)审计框架健全完善。英国碳审计框架的建设起步早、发展快。1990年《京都议定书》颁布后,英国开始把发展低碳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2003年,发表了《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在此背景下,碳审计作为管理碳排放问题的新方法应运而生,并在英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EAC)和英国标准协会(BSI)对碳审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进行了研究,并逐步形成了较健全的碳审计框架与较完善的评估规范。2008年英国标准协会(BSI)颁布了审查产品和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情况的评估规范(PAS2050),该规范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2009年英国环境审计委员会(EAC)提出了对碳的收集与储存、减少运输排放、减少采伐森林造成的排放、碳交易市场、碳收支等低碳问题进行全面审计的《2008—2009年度工作情况报告》,成为全面碳审计的应用典范。
(二)美国——审计范围广力度强
(1)政府审计细致全面。美国是碳审计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在政府审计方面尤为细致全面,在不同领域的碳信息披露审计中,美国审计署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审查不同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温室气体排放审计、气候变化审计、基于市场机制的温室气体减排审计、基于非市场机制的温室气体减排审计(见表2)。
(2)人才体系健全完备。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全过程、全要素、全周期的审计理念和方式,除了采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中传统的检查、观察、询问、函证、分析性程序以外,还要联合环境学、生态学和地球物理学等非经济管理学科类的知识,如碳足迹的计算,碳排放的量化等。如果不经过专业培训,一般的审计人员很难胜任碳审计工作。美国环境审计发展历程长,专业碳审计人员都必须取得国际注册碳审计师的资格认证,且具有良好的环保意识、丰富的生态知识和正确的职业态度,其复合高效的素质能够迎合国际碳审计市场的需求。
(三)日本——科技引领合作共赢
(1)科学技术开发创新。环境审计在日本虽然起步较晚,但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监管措施,日本在环境审计方面投入大且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设立了专门的环境对策部作为环境会计实施的管理部门。1999年,日本环境厅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成本的把握及公开的原则》,依据此规定,日本企业相继公布环境报告书。为帮助审计机关开展审查工作,环境厅提供“环境会计帮助系统”软件,在民间,环境审计软件、碳审计软件也迅速被开发运用,碳审计的技术创新成为日本碳审计领域新的里程碑。
(2)跨国交流实现双赢。1989年,日本发布《外交蓝皮书》,首次确立“环境外交”的方针,此方针也贯彻落实在碳审计的发展中。日本政府意识到环境问题早已跨越国界成为国际问题,应对国际环境问题必须由各国、各国际组织通力合作,共同采取措施行动。由此日本陆续加入了多个国际环境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京都协议书(1997)等,承诺履行环境保护义务。此外,日本积极联合相关各国合作审计,在交流协作中实现了双赢。
三、国外碳审计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完善碳审计法律法规和整体框架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在低碳领域均建立了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而我国的碳审计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健全的审计框架和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见表3),且尚未设立独立的碳审计职能部门。因此,我国必须尽快颁布具有专门性和针对性的有关碳审计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过程和结果提出明确的要求,并且对企业核算碳排放量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详细的指导,审计部门应该对企业的碳审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我国可以结合自身国情,适当借鉴他国经验,完善我国低碳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此外,规范的碳审计框架是碳审计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在探索时期,我国应该借鉴国际上不断创新的理念和经验,加速建设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碳审计准则和指南。量身制定碳审计框架的前提是要根据我国国情,明确碳审计的重点内容;其次是要形成统一的碳审计模式和准则,才能使碳审计结果具有可比性,社会公众才能合理评估与决策。这样在健全碳审计框架的同时也提高了审计效率。
表3 中、英、美、日低碳经济法案
(二)健全碳审计组织机制就目前开展的环境审计而言,我国主要实施碳审计的主体为政府审计,仅有少部分企业自愿进行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这大大降低了碳审计的社会效益,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但随着碳交易、碳金融的普及,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地位将日趋重要。国家应尽快完善审计条款,例如强制相关行业必须发布年度碳审计报告,对自愿发布碳审计报告且达到年度减排目标的企业发放减排资助等,以此来引导企业自愿选择碳社会审计。在内部审计方面,可以对内审高效的组织进行嘉奖,以激发各组织发展内部碳审计的积极性。当然,仅仅通过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还不够,难以避免企业为达到减排目标、维护企业名誉与诚信度将经济活动结果转嫁给社会公众的行为,因此,政府审计部门必须联合环保、金融、税务等部门进行联合审计,更好地实施对相关组织履行碳减排社会义务的监督和管理。
(三)拓宽政府碳审计内容碳审计是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应对的监督和评价,目前我国政府碳审计涵盖的内容相对单一。借鉴美国的经验,在温室气体方面,一是审计主体应该审计各级政府和组织机构的碳排放信息,掌握碳排放情况和趋势,为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开展碳交易等相关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审计机关应当审计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等行业的碳减排目标达成情况,检验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效果,为下一个五年规划提供经验指导。在气候变化方面,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交通、农业、人类健康、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受影响。审计机关应当审计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及气候变化研究资金的使用情况。气候变化适应相关规划的落实情况也需在审计的范围内,包括各级政府的具体部署、执行进度、实际效果等。
(四)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碳审计人才审计人员的专业职能与审计风险有很大的相关性,虽然我国的审计人员大都具有丰富的财务知识和审计经验,但很多对低碳知识缺乏系统的了解,在环境、生态、机械工程、地球物理等方面知识薄弱,较难胜任碳审计工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建立起系统的碳审计人才培养体系:一是与高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开设碳审计专业课程,并根据碳审计工作的要求,吸收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碳审计理论研究,编制专门的大纲和教材,以培养专业的碳审计人才;二是通过引进专业人才、与国外专家合作等方式,在实践中吸取他人的经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提高创新技术,开发高效软件在信息化进程中,审计行业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开发碳审计软件是碳审计信息化的关键,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碳审计中,有助于保障审计路径的畅通,提高碳审计的效率。碳审计软件开发的具体流程包括:首先分析碳审计所需要的特殊功能,进而对软件进行需求分析,得出软件所需的基本功能,其核心需求是审计碳的合规性与绩效性。技术上实现对碳审计软件的支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系统化碳审计体系,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也能更好地促进各组织自觉进行低碳管理,真正贯彻低碳经济战略。
(六)加强国际间碳审计交流与合作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交流与发展,其深度和广度愈发增强,对环境的潜伏性影响也不断加深,许多环境问题都不能仅靠一国之力就得以解决,环境问题国际化的趋势使得各国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合作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环保问题的国际性给各国碳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加强我国与其他国家碳审计的合作有利于降低碳审计理念与方法研究的成本,减少碳审计实践中的盲目性与重复性,使国际碳审计体系更加统一高效。
*本文系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大中城市雾霾的时空特征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5CJL029)、2015年南昌大学江西长江经济带建设协同中心应急项目“江西省典型县域绿色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Y1504)阶段性研究成果。
[1]王爱国:《国外的碳审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审计研究》2012年第5期。
[2]李苗苗:《美国政府碳审计经验及启示》,《财会通讯》2015年第28期。
(实习编辑 张 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