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常德市老年人体质监测报告①
2016-10-20郭玉凤周鸿雁李小华刘锋王德平尹志斌
郭玉凤周鸿雁李小华刘锋王德平尹志斌
(1.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2.常德市文体广新局群体科 湖南常德 415000)
2014年常德市老年人体质监测报告①
郭玉凤1周鸿雁1李小华1刘锋1王德平2尹志斌2
(1.湖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2.常德市文体广新局群体科 湖南常德 415000)
为了解常德市老年人体质现状,对该市城乡60~69岁老年人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分别进行了体质检测和问卷调查,并对测试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学数理分析。有效样本676个。结果显示:常德市老年人男女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中的变化趋势不尽一致。身体形态数据多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且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且男性大于同龄女性,城镇大于同龄乡村老年人,其中在腰围、腰臀比中大多数男性差异具有极显著性,而女性无显著性。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中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各年龄差异具有显著性;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均小于同龄女性,城镇老年人均大于同龄乡村老年人。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中力量、灵敏、平衡、柔韧素质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且在力量、平衡素质中男性均大于同龄女性,灵敏、柔韧素质女性均大于同龄男性。建议强化老年人知识文化水平,并进行健康教育,从而加强老年人自身的有氧性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常德市老年人整体体质现状。
常德 老年人 体质 现状 调查
国民体质的研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近年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对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规定,各省市纷纷开展了国民体质监测工作[1]。该文对常德市690名老年人体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了老年人体质现状,分别对城乡、性别进行对比分析,揭示老年人体质现状特点与规律,希望可以为促进常德市老年人身体素质的提高,改善老年人体质现状提供数据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为了解常德市老年人体质现状,以分层抽样为原则在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澧县、临澧县、津市、安乡县、汉寿县、桃源县等各地区按比例随机抽取60~69岁老年人样本690个,对其进行体质监测与问卷调查,其中有效样本676个。其中乡村345人(男211人,女134人),城镇331人(男199人,女132人)。
1.2研究方法
由统一培训后的调查人员按《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2],对监测对象进行体质测试,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所统计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各指标所比城乡、性别之间的差异,定α= 0.05,P>0.05为差异无显著性,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极显著性(文中陈述按以上P值意义界定,不再赘述)。绘制城乡男女老年人各项指标变化的柱状图述各指标的变化趋势。
图1 常德市城乡男女老年人BMI平均数
2 结果与分析
2.1常德市老年人身体形态发育水平
2.1.1身高
男女老年人身高平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变化范围男性为164.232~163.530 cm,女性为153.955~152.546 cm,男性年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女性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性别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身高平均数均大于同龄女性,且差异有极显著性。城乡比较中,城镇男女各年龄组老年人身高平均数均大于同龄乡村老年人,城乡的男性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城乡的女性各年龄组间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
2.1.2体重及BMI
(1)体重。
男女老年人体重平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变化范围男性为64.474~61.971 kg,女性为56.710~56.151 kg,男性年龄组间差异具有极显著性,女性年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性别比较,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体重平均数均大于同龄女性,且差异有极显著性。城乡比较,城镇男女各年龄组老年人体重平均数均大于同龄乡村老年人,男性两个年龄组的城乡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但女性两个年龄组的城乡差异均无显著性。
图2 常德市城乡男女老年人肺活量平均数
(2)BMI。
BMI=体重(kg)/身高2(cm),主要用于评价身体成分和肥胖度[3]。男女老年人BMI平均数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变化范围男性为23.906~23.114,女性为23.927~24.146,但男女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性别比较,同组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BMI平均数均小于同龄女性,其中仅60岁年龄组中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城乡比较中城镇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BMI平均数均大于同龄乡村男性老年人,乡村女性各年龄组老年人BMI平均数均大于同龄城镇女性老年人,男性两个年龄组的城乡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但女性两个年龄组的城乡差异均无显著性(见图1)。
2.1.3腰臀比
男女60岁和65岁组老年人腰臀比平均数男性为0.90~0.91,女性为0.89,年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性别比较显示,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腰臀比平均数均大于同龄女性,且差异无显著性。城乡比较,城镇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臀围平均数均小于同龄乡村老年人,且男性两个年龄组的城乡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城镇女性各年龄组老年人臀围平均数均大于同龄乡村老年人,但差异均无显著性。
2.2身体机能
2.2.1安静脉搏
男性60岁和65岁组老年人安静脉搏平均数为79.702次/min和77.741次/min,差异无显著性;女性为78.058次/min和77.682次/min,差异有显著性。提示老年人安静脉搏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性别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安静脉搏平均数大于同龄女性,且差异均无显著性。城乡比较中,乡村男女各年龄组老年人安静脉搏平均数均大于同龄城镇老年人,但差异均无显著性。
2.2.2血压
男性60岁和65岁组老年人收缩压平均数为128.742 mmHg和132.835 mmHg,女性为129.968 mmHg和131.736 mmHg,男女年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提示老年人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舒张压平均数男性为80.354 mmHg和79.250 mmHg,女性为78.494 mmHg和76.718 mmHg,男女年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提示老年人舒张压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性别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收缩压、舒张压的平均数大于同龄女性,其中60岁男性年龄组老年人收缩压的平均数小于同龄女性,且差异均无显著性。城乡比较中,城镇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数均大于同龄乡村老年人,但城镇女性各年龄组老年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数均小于同龄乡村老年人,但仅女性60岁组城乡差异有显著性。
2.2.3肺活量
男性60岁和65岁年龄组老年人肺活量平均数为2 106.803 mL和2 021.807mL,差异有极显著性;女性为1 563.321 mL和1 650.578mL,差异无显著性。结果提示男性老年人呼吸机能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性别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肺活量平均数均大于同龄女性,且差异有极显著性。城乡比较中,城镇男女各年龄组老年人肺活量平均数均大于同龄乡村老年人,男性各年龄组城乡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女性各年龄组城乡差异均无显著性(见图2)。
2.3身体素质
2.3.1力量素质
男性60岁和65岁组老年人握力平均数为35.607 kg和34.627 kg,女性为23.536 kg和20.778 kg,男性年龄组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女性年龄组间差异具有极显著性。结果提示老年人力量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性别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握力平均数均大于同龄女性,差异有极显著性。城乡比较中,城镇男女各年龄组老年人握力平均数大于同龄乡村老年人,男性各年龄组城乡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女性各年龄组城乡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提示老年人力量素质城乡差异不明显。
2.3.2柔韧素质
男性60岁和65岁组老年人坐位体前屈平均数为4.301 cm和2.726 cm,女性为10.606 cm和8.366 cm,男女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结果提示老年人柔韧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性别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坐位体前屈平均数均小于同龄女性,差异有极显著性。城乡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城镇老年人坐位体前屈平均数大于乡村老年人,男女性各个年龄组城乡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提示老年人柔韧素质城乡差异明显。
2.3.3灵敏素质
男性60岁和65岁年龄组老年人选择反应时平均数为0.829 s和0.876 s,女性为0.940 s和0.939 s,男女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提示老年人反应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性别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选择反应时平均数均小于同龄女性,且差异无显著性。城乡比较中,城镇男女各年龄组老年人选择反应时平均数均小于乡村老年人,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提示城镇老年人反应能力高于乡村老年人。
2.3.4平衡能力
男性60岁和65岁组老年人闭眼单脚站平均数为9.495 s和8.236 s,女性为8.064 s和7.936 s,男女性各年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结果提示男性老年人平衡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性别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闭眼单脚站平均数均大于同龄女性,但仅60岁年龄组性别差异有显著性,65岁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城乡比较中,男女各年龄组城镇老年人闭眼单脚站平均数均大于乡村老年人,老年人各年龄组城乡差异均无显著性。
2.4结论
常德市老年人男女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中的变化趋势不尽一致。(1)身体形态指标中年龄特点总的平均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且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呈现出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性别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多数均大于同龄女性,且差异有显著性;城乡比较中,大多数城镇男女各年龄组大多大于同龄乡村老年人,其中在腰围、腰臀比中大多数的男性差异具有极显著性,而女性无显著性。(2)常德市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各项指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年龄特点中差异具有显著性。而性别比较中男性各年龄组均小于同龄女性,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城乡比较多数城镇男女各年龄组大多大于同龄乡村老年人,但安静心率乡村优于同龄城镇老年人,但差异均无显著性。(3)常德市身体素质各项指标中力量、反应能力、平衡、柔韧素质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且在力量、平衡素质中男性各年龄组老年人均大于同龄女性,反应能力、柔韧素质中女性各年龄组老年人均大于同龄男性。建议强化老年人知识文化水平,并进行科学有效地运动健身理念教育,从而加强老年人自身的有氧性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科学安全地改善常德市老年人整体体质现状。
[1]王文初,刘锋,曾继红,等.常德市老年人体育锻炼与体质调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9(3):91-94.
[2]湖南省体育局,湖南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湖南省体育科学协会.2005年湖南国民体质监测报告[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
[3]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联合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简介[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5):349-350.
G804.49
A
2095-2813(2016)09(a)-0136-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136
郭玉凤(1979—),女,汉,湖南常德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