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方法集的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

2016-10-19李小健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城乡统筹熵值法河北省

李小健

摘要:构建3套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河北省不同时期的比较、河北省与全国各省市的比较、河北省内部各地市间比较的角度,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指数法以及组合评价方法对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进行综合评价,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从而选出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排名最优评价结果。结果表明,近30年来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经历了很差、较差、基本统筹、一般统筹4个阶段,呈现出良性发展态势;但是,当前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与全国相比仍处于较低层次,且其内部各地市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不太均衡,邢台、张家口、石家庄分列前三名,秦皇岛、唐山、衡水等位于第二梯队,廊坊、保定、邯郸属于第三层次。

关键词:城乡统筹;灰色关联度法;熵值法;一致性检验;组合评价;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5-1351-10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05.065

Based on Method of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LI Xiao-jian

(Department of Society Science, Langfang Normal College, Langfang 065000, Hebei, China)

Abstract: By building three sets of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degree of urban and rural, from the angle of different period, comparison between Hebei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comparison between cities of Hebei province, using the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comprehensive index method, and combined evaluation methods, this paper evaluated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By consistency check, the optimal evaluation result was obta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of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has experienced four stages as: very poor, the poor, basic co-ordination, general co-ordination, Showing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in Hebei province;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the coordin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Hebei province is still at a lower level, and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is not balanced between cities, Xingtai, Shijiazhuang, Zhangjiakou ranked top three, Qinhuangdao, Tangshan, Hengshui arrange in the second echelon, langfang, baoding, handan belongs to the third level.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harmonious, grey correlation method, entropy value method, consistency check, combination evaluation;Hebei province

城鄉统筹发展不是要完全消除城乡差距,而是要解决城乡发展的不协调问题[1],主要是农村发展相对要滞后于城镇。所以,当前的重点就是要准确把握城乡统筹发展具体水平,以便明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劣势,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对策,更好地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使城乡发展更协调,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目前,学界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目标以及评价指标构建的原则进行了相对深入的研究[1-3],对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杜茂华等[4]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重庆市40个区县进行了水平评价;何彤慧等[5]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宁夏5个地级市和20个区县市的城乡统筹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张晴等[6]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安徽宁国市城乡统筹水平变化趋势及其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李秀娟等[7]引用经济学投入产出理念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TOPSIS法构建评价模型对2000 — 2009年江西省城乡统筹发展进行评价。王长生等[8]从城乡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统筹出发构建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测试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2000 — 2009年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王传松[9]运用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及主成分与差异系数结合法综合测算了2009年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状况。针对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研究还比较少,且数理分析方法单一,如彭超等[10]以河北省农民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分别对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等五大方面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王聪聪等[11]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从农民的角度总结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就业与加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等对策建议;金剑等[12]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1996 — 2007年的城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性评价。然而,运用多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时期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较长期变动趋势进行多视角综合对比评价的研究还很缺乏。

为此,本研究将从城乡统筹发展所包涵的几方面出发构建3套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评价体系,用于评价河北省近30年城乡统筹发展趋势、河北省与全国其他省市、河北省内各地市间城乡统筹发展差异;采用熵值法、平均值法、Delphi与变异系数结合法3种权重确定方法,运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指数法从以上三方面对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分别进行单一方法评价,且对各单一评价方法进行Kendall-w事前一致性检验;在此基础上,运用算术平均法、Borda法和Copeland法等3种组合评价模型分别对各单一方法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并对组合评价结果进行Spearman事后一致性检验,从而选出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排名最优评价结果;最后,采用平均值法对各单一方法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进而算出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水平最优评价结果。这样既有效克服单一评价方法的偏颇和不足,又从内容和方法上实现对现有研究的拓展。

1 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体系

根据城乡统筹发展涵盖的几个方面,包括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兼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并结合河北省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比性和动态性原则,从空间布局统筹、经济发展统筹、生活宽裕统筹、社会进步统筹和环境保护统筹5个方面构建内容全面、层次清晰、数据较易获取的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评价体系,包含29项指标(表1),以此作为参考评价指标体系。在参考评价指标体系(表1)基础上,考虑到全国各省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从上述5个方面构建了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0项指标(表2);此外,对参考指标体系表1进行适当调整后仍然从5个方面构建专门用于河北省各地市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比较的评价体系,共27项指标(表3)。

2 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2.1 单一评价方法

2.1.1 灰色关联度 灰色系统理论是以灰色关联分析为核心,集评估、建模、预测、决策和控制优化等为一体的技术体系,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到社会、农业、工业和商业以及经济管理等众多行业和领域。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的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比较序列相对于参考序列的贡献度就越大;反之贡献度就越小,即障碍度就越大[13]。它对样本量的多少和样本有无规律都同样适用,而且计算量偏小,高效便捷,有效地弥补了常规数理统计方法的不足。故本文把灰色关联分析作为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的评价方法之一,其工作原理和步骤在相关文献中已有详尽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2.1.2 综合指数法 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需要不断完善的系统,其影响因素众多,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也比较适合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综合指数法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也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先建立相关多指标评价体系,并参照相关标准确定各指标的理想目标值,然后运用一定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再对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值,最后转化成一个综合指数。其计算过程相对简單,且具体算法在相关文献[14-15]中论述得很清晰。

2.1.3 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指标权重的确定直接影响其评价结果。本文将采用客观赋权法熵值法、平均值法、主客观结合赋权法、Delphi与变异系数结合法分别确定权重,并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和综合指数法对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进行全面而综合的评价,因而能有效克服单一评价方法的偏颇和不足。

2.2 组合评价方法

应用目前使用较广泛的算术平均组合评价模型[16]、Borda组合评价模型[16]和Copeland组合评价模型[16]对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

2.2.1 算术平均组合评价模型 设tik为yi方案在第k种方法下的排名,i=1,2,…,n,k=1,2,…,m,用排序打分法将各排序名次转换成分数,即第k名得分n-k+1,若有相同的排名,则取这几个位置的平均分,再计算不同得分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Ti=■■Tik,按平均值重新排序,若出现两个方案的平均值相同,则计算在不同方法下得分的方差,计算公式如下:?滓i=■,其中方差小者为优。

2.2.2 Borda组合评价模型 若评价yi优于yj的个数多于yj优于yi的方法个数,记为yi>yj,若两者个数相等,则记为yi=yj。定义Borda矩阵B={bij}n*n=1,yi>yj0,其他,并定义方案yi的得分为bi=■bij,bi即为方案yi“优”的次数,根据bi的大小排序,若bi=bj,则需计算在不同方法下的得分方差,方差小者为优。

2.2.3 Copeland组合评价模型 Copeland模型为Borda模型的改进版,不但计算“优”的次数同时还计算“劣”的次数。

定义cij=1,yi>yj0,其他-1,yj>yi,并定义方案yi的得分为ci=■cij,根据ci的大小排序,若ci=cj,则要考虑计算各方案在不同方法下得分的方差,方差小者为优。

3 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的评价程序与设计

3.1 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的评价程序

步骤1:将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评价体系的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评价指标有正向、负向之分,正向指标与效果成正相关,指标值越大效果越好,负向指标则相反。因此,无量纲化的变换关系有所不同。对于正向指标序列xi(k),xi′(k)=[xi(k)-■xi(k)]/[■xi(k)-■xi(k)],对于负向指标序列xi(k),xi′(k)=[■xi(k)-xi(k)]=[■xi(k)-■xi(k)]。

步骤2:分别用灰色关联度法(Delphi与变异系数结合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熵值法、平均值法分别确定指标权重)3种方法对评价对象的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进行综合测算及排序。

步骤3:采用Kendall-w协和系数法对不同方法的评价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此检验在组合评价之前进行,也称事前检验。该检验通过反映样本数据中实际符合与最大可能符合之间的分歧程度的指标W来考查n种评价方法对m个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是否一致,W值介于0和1之间,其值越接近1,则表明不同方法评价结果越趋向一致。

步骤4:若通过Kendall-w一致性检验,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需要详细分析样本特征和评价结果,重新筛选评价方法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选取具有一致性的方法,再进入下一步骤。

步骤5:运用算术平均法、Borda法和Copeland法3种方法对各单一评价方法得到的评价结果进行组合评价,得到3组组合评价结果。

步骤6: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对各组合评价结果与原单一评价结果的相关程度进行检验,此检验在组合评价之后进行,因此称之为事后检验。

步骤7:根据Spearman事后检验构造的统计量具体数值的大小,选择其中最好的一个组合评价结果作为最终的评价结果。

步骤8:计算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值:Pi=■■Rij,其中,Rij表示第i年第j种方法的评价结果,Pi表示第i年的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值。

3.2 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的设计

在与相关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17-18]设计“很差、较差、基本统筹、一般统筹、良好统筹”5个等级来描述不同阶段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水平,并确定与其对应的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0.30,0.30-0.45,0.45-0.60,0.60-0.80,0.80-1.00。显然,在理论上2020年目标年份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对应的综合评价值为1.00。

4 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实证分析

4.1 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测算与趋势分析

根据表1的评价指标体系,查阅近30年典型年份的《河北农村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河北省科技系统统计数据集》等获得原始数据;同时,参照《河北省委关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及到2020年长远规划目标等标准,设计2020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数值作为目标数据(表1)。按照上述3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计算得到各级指标权重(表1),其中,Delphi与变异系数结合法得到指标权重(1),熵值法得到指标权重(2),平均值法得到指标权重(3)。分别运用灰色关联度法(Delphi与变异系数结合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熵值法、平均值法分别确定指标权重)对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算的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变化趋势完全吻合。借助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事前一致性检验显示,Kendall-w协和系数为0.997,对应的检验统计量Q=32.90,大于95%显著水平的卡方临界值(?字(df)?琢=?字2(11)0.05=4.58),一致性检验通过,故拒绝H0,接受H1。然后,按照步骤5计算得到3组组合评价结果(表4)。而后,按照步骤6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事后)一致性检验。根据各单一评价方法得到的近30年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協调度的排名,计算算术平均组合评价模型、Borda组合评价模型和Copeland组合评价模型下的t值,分别用ta、tb、tc表示,借助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为:ta=tb=tc=49.90,取显著水平α=0.01,查表得临界值tα/2(10)=3.17,ta=tb=tc>tα/2(10),故拒绝H0,接受H1,即说明在给定显著性水平条件下3种组合方法与3种单一方法密切相关,且3种组合方法的评价结果一致。最后,按照步骤8计算出近30年来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值,并根据上述3种方法及最终综合评价结果绘制出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折线图(图1)。

图1直观地表明,不同方法测算的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大致呈现出逐步上升的发展趋势,且3种方法测算的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即均在1995年出现一个相对的高点,其他时期(除熵值法的1993年)则表现为比较平滑地增长,这与Kendall-w的协和系数为0.997也是相互印证的,在图1中显著地表现为各方法测算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具体来看,熵值法和平均值法的评价结果差距不大,各年份评价结果差距维持在0.013 7~0.064 1之间,这说明作为确定指标权重的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客观、公正的;同时也表明,尽管平均值确定权重法在现有文献中不常用,但是在多指标多方法综合评价中,本研究把平均值法作为一种相对客观和高效便捷的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也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而Delphi与变异系数结合法和另外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稍有差距,各年份评价结果差距大致维持在0.083 2~0.121 3之间;这是因为此种方法包含主观赋权法Delphi,而专家在赋权时因诸多原因会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有时这种主观性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些相对重要的因素在整个系统中表现并不突出,这时就需要加入人为的干扰,这样就可能会较大地影响到最终评价结果,这也再次说明了在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结合多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从图1的最终综合评价结果可见,近30年来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呈现出持续的上升态势。1985 — 1995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呈现出缓步提升势头,1985年综合评价结果位于0~0.30区间,处于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很差”水平阶段;1988 — 1995年综合评价结果位于0.30~0.45区间,处于“较差”水平阶段;继1995年成为增速最快的年份后,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再次进入缓速增长期,1998 — 2008年综合评价结果位于0.45~0.60区间,处于“基本统筹”水平阶段;自河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以来,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2010 — 2012年综合评价结果已经位于0.60~0.80区间,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质的飞跃而迈入“一般统筹”水平阶段。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各分项准则层指标建设水平及其对目标层综合评价值的贡献度,依据表1指标体系,同样按照上述步骤测算出的空间布局统筹度、经济发展统筹度、生活宽裕统筹度、社会进步统筹度和环境保护统筹度的分项准则层指标建设水平综合评价值,并绘制出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值与该系统各分项准则层指标综合评价值的关系折线图(图2)。

图2显示在统计期间,从分项指标建设水平来看,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在空间布局统筹、社会进步统筹度和环境保护统筹度方面均实现了持续增长,经济发展统筹度方面呈现出先持续上升(1985 — 1995年)后下降(1995 — 2000年)再短暂上升(2000 — 2003年)再持续下降(2003 — 2012年)的非对称“M”线型发展态势,很不稳定;生活宽裕统筹度分项建设水平经历了先短暂下降(1985 — 1990)后持续上升(1990 — 2003)再短暂下降(2003 — 2005)后持续上升(2005 — 2012)的非对称“W”型的变化趋势。再就分项指标建设水平与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值的关系来看,生活宽裕统筹、社会进步统筹均高于同期的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值,而空间布局统筹度(除去2003 — 2012)、经济发展统筹度(除去2008 — 2012)、环境保护统筹度(除去2005 — 2012)均高于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評价值。

为更清晰地梳理各分项准则层指标对于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目标层综合评价值的障碍度,本文借助灰色关联度法计算出了2012年各分项准则层指标相对于目标层即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值的关联度分别为0.755 3、0.520 8、0.666 5、0.627 1和0.601 1。灰色关联分析[15]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的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关联度就越大,比较序列相对于参考序列的贡献度就越大;反之贡献度就越小即障碍度就越大。因此,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指标体系各分项准则层障碍度降序排列为经济发展统筹度、环境保护统筹度、社会进步统筹度、生活宽裕统筹度、空间布局统筹度;可见,空间布局统筹度、生活宽裕统筹度对整个城乡统筹发展系统协调度的贡献度排在前列。

4.2 河北省与全国其他省市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的比较

在前面对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所做初步考察和测算的基础上,将从河北省与全国其他省市、河北省内部各地市间的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差异比较入手,以获得对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

依据表2评价指标体系,查阅2009、2013年的《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获得原始数据,并借鉴目前中国有关部门确定的较具权威性的全面小康社会标准,个别指标也参照了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应标准,设计2020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数值作为目标数据(表2);按照上述3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计算得到各级指标权重(表2)。采用同样的方法和程序对全国31个省市2012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算的31个省份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及排序基本吻合。借助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显示,Kendall-w协和系数分别为0.93、0.97,对应的检验统计量分别为Q=82.48、Q=87.20,均大于95%显著水平的卡方临界值18.49(?字(df)?琢=?字2(30)0.05=18.49),一致性检验通过,故拒绝H0,接受H1。然后,按照步骤5计算得到3组组合评价结果(表5)。而后,按照步骤6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事后)一致性检验。根据各方法下全国31个省市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的排名,计算3个组合评价模型下的t值,分别用ta、tb、tc表示,借助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为:ta=20.33,tb=tc=20.55,取显著水平α=0.01,查表得临界值tα/2(29)=2.76,tatα/2(29),故拒绝H0,接受H1,即说明在给定显著性水平条件下,3种组合方法与3种单一方法密切相关;且Borda和Copeland组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一致,要略优于算术平均组合评价。最后,按照步骤8计算出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值及分项准则层指标建设水平,并绘制成折线图(图3)。

图3清晰地描述了2012年全国31个省市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值,北京市最高为0.716 8,福建省次之为0.649 8,浙江省第三为0.649 0,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江西、山东、湖北、广西、重庆等省市在内的14个省市大致属于0.60~0.80区间,已经迈进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一般统筹”水平阶段;西藏、贵州和宁夏地区分列倒数1~3位,其综合评价值大致处于0.44~0.51区间,属于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从“较差”过渡到“基本统筹”水平阶段。河北省的综合评价值为0.574 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在第18位,与安徽、四川和陕西省的水平相当,显著落后于山东、湖北等省。再比较31个省市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分项准则层指标水平,空间布局统筹水平的前三名是北京市、河北省、江西省,河北省该指标评价值为0.848 7,排在前列;经济发展统筹水平的前三位是辽宁省、福建省、广东省,河北省位列第24位,属于后列;天津市、江苏省、山东省排在城乡生活宽裕统筹水平前三位,河北省排名第19;社会进步统筹水平的前三名是北京市、西藏自治区、辽宁省,而河北省该指标水平很低为0.451 4,位列第25;环境保护统筹水平很低,位居全国各省市第27位。

4.3 河北省内部各地市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差异比较分析

为深入考查河北省内部各地市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的差异,依据表3评价指标体系,查阅2013年的《河北农村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等统计资料,获得各地市相关27项指标原始数据,同时参照相关标准和规划,设计2020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数值作为目标数据(表3);按照上述3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计算得到各级指标权重(表3)。采用同样的方法和程序对2012年河北省各地市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算的河北省各地市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及排序高度一致。借助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显示,Kendall-w协和系数为0.98,对应的检验统计量Q=29.27,大于95%显著水平的卡方临界值18.31(?字3(df)?琢=?字2(30)0.05=18.31),一致性检验通过。然后,按照步骤5计算得到3组组合评价结果(表6)。而后,按照步骤6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事后)一致性检验。根据各方法下2012年河北省各地市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的排名,计算算术平均组合评价模型、Borda组合评价模型和Copeland组合评价模型下的t值,分别用ta、tb、tc表示,借助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得出结果为: ta=6.56,tb=tc=6.42,取显著水平α=0.01,查表得临界值tα/2(9)=3.17,ta>tb=tc=tα/2(9),故拒绝H0,接受H1,即说明在给定显著性水平条件下3种组合方法与3种单一方法密切相关,且算术平均组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要略优于Borda组合评价模型和Copeland组合评价模型。最后,按照步骤8计算出2012年河北省各地市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最终综合评价结果及分项准则层指标建设水平,并绘制成折线图4。

图4直观表明,在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结果方面,邢台、张家口、石家庄、沧州四市分列前四名,其综合评价值均在0.46~0.49左右,处于城乡发展“基本统筹”阶段的较低水平,秦皇岛、唐山、衡水、承德等市位于第二梯队,其综合评价值均在0.43~0.45,属于城乡发展“较差”阶段的较高水平,廊坊、保定、邯郸等市属于第三层次,其综合评价值均在0.35~0.40之间,属于城乡发展“较差”阶段的中低水平。在分项准则层指标方面,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三市的空间布局统筹水平排在前三名,邯郸市最低;经济发展统筹水平上,唐山、廊坊、衡水等市水平偏高,承德、保定等市偏低;在生活宽裕统筹上,邢台市、沧州市、廊坊市水平分列前三名,保定市最低;社会进步统筹方面,张家口市、承德市水平居前列,唐山市较差;环境保护统筹方面,秦皇岛市、张家口市、保定市水平较高,廊坊市最差。

5 结论

本文尝试构建3套评价指标体系,从河北省自身不同时期、河北省与全国其他省份的比较、河北省内部各地市间比较的角度,采用灰色关联度法(Delphi与变异系数结合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指数法(熵值法、平均值法分别确定指标权重)3种具体的单一评价方法和算术平均法、Borda法、Copeland法等3种组合评价模型综合测算了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并进行了Kendall-w事前一致性检驗和Spearman事后一致性检验,从而选出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排名(水平)最优评价结果。

1)近30年来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呈现出持续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在经过1985-1993年期间的缓速发展,1995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出现相对发展高点,后又进入1998-2012年的平缓增长期;在31个省、市、自治区的排名由2008年的第20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16位,该省的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水平由2008年的第21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18位。另外,河北省近30年城乡统筹发展在空间布局统筹、生活宽裕统筹、社会进步统筹度和环境保护统筹等方面均实现了持续增长,但是,社会进步统筹和环境保护统筹水平还很低,其分项指标水平在全国31个省份中排名第25位以后;然而,经济发展统筹水平却由1985年0.494 9下降至2012年的0.470 9,排在24位;经济发展统筹、社会进步统筹和环境保护统筹水平均排在全国后列,明显落后于其他各分项准则层指标在全国各省份的排名,以至于成为本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前三位障碍因素,这与前面进行的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障碍因素分析所得结论也是相互印证的。在此需要注意一点,经济发展统筹水平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其城乡各自经济发展水平的整体下滑,只能表明其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在扩大;这就要求河北省未来的新农村建设要在生产发展、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上多做工作,以使得城乡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差距逐步缩小,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更高。

2)尽管目前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仍处于较低阶段,相反,这也说明其未来还有持续提升的更广阔空间和潜力。2012年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明显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在31个省市自治区排名第18,在东部11省份中也是排在后列;近年来随着河北省加快新农村建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等战略的实施,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未来河北省在全国31个省份和东部11省份中的排名还会有较大提升。

3)河北省各地市间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发展并不均衡,还有一定差距。邢台、张家口、沧州、石家庄、秦皇岛等市水平较高,它们的综合评价值均在0.48-0.55左右,处于城乡统筹发展“基本统筹”水平阶段;但是,这几个地方的情况却有所不同:石家庄、秦皇岛等市的城乡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均偏高且城乡发展差距偏小,邢台、张家口和沧州等市的城乡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偏低,但是,城乡发展差距整体偏小;所以,它们的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都偏高。唐山、邯郸、保定、承德、廊坊、衡水等市均处在0.35~0.48之间,处于城乡统筹发展“很差”水平阶段的中后期;其中,唐山、廊坊等市的城乡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只是城乡发展差距偏大;其余城市的城乡各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偏低,且其城乡发展差距偏大;所以,它们的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总体偏低;这种情况在全国31个省份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比较中也存在。

参考文献:

[1] 赵培红.城乡统筹背景下城镇化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14-18.

[2] 完世伟.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经纬,2008(4):60-63.

[3] 马景娜,苏维词.重庆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9(10):19-22.

[4] 杜茂华,陈国生.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7):98-100.

[5] 何彤慧,郭亮华,李 锐.宁夏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宁夏大学学报,2012(1):97-100.

[6] 张 晴,高明杰,罗其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讨——以中部地区安徽宁国市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6):22-26.

[7] 李秀娟,舒晓波,龙 英,等.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江西城乡统筹发展评价[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25-29.

[8] 王长生,宋玉祥.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测度[J].探索,2012(2):47-51.

[9] 王传松.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20):196-199.

[10] 彭 超,王余丁,赵邦宏.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调研分析[J].北方园艺,2010,12(23):35-38.

[11] 王聪聪,王秀芳.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J].商业时代,2011(7):66-69.

[12] 金 剑,李 伟.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河北企业,2009(2):40-41.

[13]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4] 许玉明.城乡统筹评价体系的构建:重庆市九龙坡区实证[J],重庆社会科学,2008(4):12-16.

[15] 马丁丑,王文略,马丽荣.甘肃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度综合评价和制约因素诊断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2(2):204-208.

[16] 李巍巍,吴 冲.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改进集成评价研究——以26家运输公司为例[J],运筹与管理,2012,21(1):147-154.

[17] 吴先华,王志燕,雷 刚.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30(4):596-600.

[18] 孙 林,李岳云.南京城乡统筹发展及其与其他城市的比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4):258-261.

猜你喜欢

城乡统筹熵值法河北省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城乡统筹视角下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理论述评
城乡统筹视角: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研究
浅谈我国农民工住房问题及解决措施
江苏城乡二元结构现状及实现城乡统筹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