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16-10-19张立伟
张立伟
【摘要】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讲,水土保持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其对于土地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在此类工程建设中,有必要在明确水土流失特点、把握好水土保持难点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以维护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本文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应用
1、前言
水土流失对于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会降低土地生产力,还会使得水土资源大量流失,不利于地区发展。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做好水土保持,借助有效的措施来减轻水土流失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1 现实意义
以我国东北为例,黑土是东北地区最宝贵的自然财富之一,也是“东北粮仓”存在的前提,但根据近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黑土流失速度却在持续加快,2015年国家水利部发布消息称:黑土流失已经导致东北地区土地变薄,部分地區甚至出现了黑土消失的情况。水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经接近3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比例的30%以上,每年我国都有约100万亩耕地因为水土流失而消失,而黄土高原更是每年流失约1cm的表土。水土流失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耕地安全,若不及时防治,其还会导致粮食危机,后果极为严重。所以,水土保持已经是摆在眼前的迫切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水土保持措施,是践行国家环保要求、落实水土防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减轻水土流失意义深远。
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来讲,水土保持措施在其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如下作用:降低以泥石流为代表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减少水土流失量、减轻淤积问题,延长工程运转年限;补充径流、削减洪峰,避免洪涝灾害;有助于在生产发展的同时,维持良好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应用方法
2.2.1 完善相应机制
结合上文分析可知,水土保持于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考虑到此项工作的复杂性,在展开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为了确保水土保持有序进行,在相关工作的开展中,有必要重视机制的完善。水土保持需要以科学部署为保障,因此,相关部门应做好组织、居中协调。在具体方法上,水利部门应积极联合环保部门以及宣传部门,借助一系列的主题宣传,来普及水土保持的必要性,使群众树立水土保持的意识。
鉴于水土保持离不开资金保障,相关部门应适当加大对此项工作的投入,缓解防治资金不足的问题。水利工程具有公益性,在建设过程中理应更加重视工程的综合效益,在资金运用方面,不能只关注施工需要,还应正确看待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即使是在资金紧张的时候,也不能为了经济效益罔顾生态效益。为了规范上述要求的落实,本文建议相关部门对工程立项进行规范,禁止忽视水土防治的工程开工,具体做法方面可以尝试实行“保证金”制度,即要求工程在申请立项的同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若逾期不交则不予立项。此项制度侧重于防控,对于减轻水土流失问题可起到积极作用。另外,国家还应通过完善法规等形式,规范水利工程概算,强制将水土流失治理费用纳入概算范畴,并强调此款项的特殊性,禁止私自挪用。针对资金相对不足的问题,政府应注意打破传统局限,丰富引资渠道、优化投入机制,以合理利用社会资金减轻财政压力。
2.2.2 树立水土保持意识
水土流失危害的并非是个别人的利益,而是全体民众乃至一个国家的利益。所以,水土防治也不能只依靠政府单方面的努力,水利工程的建设方和承建方也有义务做好相关的工作。在具体的水利工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水土保持法规的相应要求展开施工作业,在施工及管理中都必须按照国家要求执行。为了减轻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工程项目中必须从更正认识、强化重视入手,控制好施工导致的破坏。在施工中,有必要树立“兼顾工程与生态”的意识,以规范建设、工程与环境协调、生态发展为基准,确保建设活动有序展开。为了放大人在水土保持方面的积极作用,工程设计时需要以水土保持为基本理念,重视对具体设计进行优化,以减轻施工扰动。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保证水土保持同步于工程建设,借助宣传教育、设施完善等形式,来改善防护效果;将后续设计纳入重点监督范畴,并确保相应投资能够按照要求到位;施工作业中注意做好拦挡及截排水,控制表土剥离;在工艺方面,也要尽可能的选用负面影响小的种类;水保监理力度应进一步增强,并对相关要求进一步细化。
3、结语
总体而言,水土保持不是政府一方就能够做好的工作,尤其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承建单位肩负着更重要的职责。水保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于工程效益有利,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准确估量的,所以,在相应项目的建设中,无论是承建单位,还是施工监理单位,都要以强化水保意识为切入点,重视做好防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集全体之力实现有效的水土保持。
参考文献:
[1]马传功,陈建军,郭先华.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对农田水土保持效应及土壤养分流失的影响[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33(01):72-79.
[2]刘震.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水土保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J].中国水土保持,2016,(01):01-05.
[3]张玉华,冯明汉,张勇.长江流域片水土保持分区历程及三级区划成果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16,(01):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