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缅甸入境僧侣对云南边境经济的影响

2016-10-19路帷

文化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宗教信仰缅甸

路帷

摘 要: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等多国接壤。同时又与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国相邻。受这些邻国影响,云南的民族宗教信仰及其复杂。其中以佛教的影响力最大。而与云南接壤的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对云南边境的宗教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使得云南边境的村寨受其影响尤为严重。在这样的宗教文化之下,缅甸僧侣入境云南已是常态,而僧侣的入境与普通商贸流通入境有本质的区别,这又将会对云南边境村寨的经济产生何种影响。

关键词:宗教信仰;缅甸;入境僧侣;云南边境经济

一、缅甸的基本情况

缅甸的森林覆盖率超过了50%,宝石、玉石储量质量享誉世界,水力资源蕴藏量居东南亚之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是世界上几乎没有受到工业化污染的国家之一。同时,从缅甸文化的角度对缅甸进行重新认识。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虽然军政府上台后并没有将佛教定为国教,但事实上的缅甸就是一个佛教国家。佛教禁欲主义的教规公认一个人的消费少于他的同伴是突出的美德。由好几条途径引出的结论认为,消费少是高尚的生活方式。首先,有的教规强调学会压抑个人天生欲望的价值,如食欲、性欲、安逸感及其他满足;它们鼓励各种形式的斋戒和别的苦行作为精神超度的手段。提倡信教者不吃或者少吃肉制品、禁止暴饮暴食,禁止过多的活动。而这直接的影响了畜牧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占绝对统治的缅甸,片面发展种植业的经济模式,使农牧民丧失了很多致富的良机,进而加剧了缅甸农村的贫困化,农村购买力的低迷,自然无法支撑起缅甸对于工业化了蓝图。但是这并没有减弱缅甸人民对佛教的信仰,相反更加坚定了他们对修行的向往。

二、云南边境的宗教管理情况

20 世纪50 至70 年代,在云南边境由于中国境内宗教管理制度的变迁,曾经出现僧侣外流的现象。20 世纪80 年代之后,地处亚热带气候的云南边境得益于橡胶树、香蕉等高产值农作物的种植与生产,使得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提升。在获得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当地的餐饮、服饰、跨境贸易等也有了明显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使得当地年轻人不愿入寺为僧。再加上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与当地传统上青少年入寺为僧的时间相冲突,绝大多数适龄青少年选择接受学校教育,放弃学业到寺院中做僧侣的青少年非常少,因此出现本地籍僧侣数量逐渐减少甚至缺失的现象。

与此同时,村民的宗教需求并没有随着本地籍僧侣的减少而减少。当地村民在经济收入提高之后,纷纷捐资重建或翻修寺院。在村民看来,新建的、漂亮的寺院如果没有僧侣入住,实在是一个非常可惜的事情。在此背景下,2001 年左右,一些村寨开始出现从缅甸请来主持的僧侣。

三、入境僧侣对云南当地所产生的经济影响

综上所述,二者本没有太直接的关系,缅甸正是因为宗教文化的深远流长,人们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导致缅甸经济的落后与贫困。但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似乎对中国云南边境却没有起到同样的作用,当地人们依旧信仰佛教,依旧用佛教的修行约束自己。但是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云南边境的发达农作物,带动经济的一路发展。而这样的发展也为缅甸的苦行僧开创了另一条新的修行之道。

缅甸僧侣不仅学习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字,同时也将缅甸的经书及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并将经书用少数民族的文字翻译,更好的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及其宗教文化的传播。正是由于这种宗教文化的影响,使得当地村民更加忠实自己的信仰,靠学习的技术耕作,靠诚信高尚的品德商贸,严格用佛教的教规约束自己。绝不出现欺骗和投机倒把的不良行为,在这样一个淳朴的大环境之下,农作稳定,做生意诚信,不仅仅带动的是当地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更加引入了旅游业的到来。这无疑对经济的拉动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而这一切说跟宗教信仰无关,跟入境的缅甸僧侣无关是不可能的。

入境缅甸僧侣所引入的佛教教规,并以身作则的影响当地的僧侣,整个影响是意识形态的影响,更是促进宗教文化的交流。只有在充满文化的地域进行经济上层建筑的搭建才是稳定而发展的。

但与此同时,缅甸僧侣的入境并拘留其本质是违反了国家的相关管理规定,但是根据其入境的特殊需求,经过地方政府和村民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缅甸僧侣的一系列临时管理措施。为了稳定缅甸僧侣在中国的修行,他们能获得与本地籍僧侣同样的供养标准,这与在他们境内相比,个人的收入提升了将近5倍。正因为这样的条件,会使得一些动机不纯者借机入境云南做一些非法行为,也确实对当地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尤其体现在旅游业中,对当地的民风民俗有一定的负面效应,最直接的体现还是经济受损。这也是为什么云南边境能够发展旅游业但是却不能将其做到最好,成为当地一项经济支柱产业的原因。

四、结语

综上分析,缅甸僧侣入境云南边境确实对当地的经济文化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非全有利无害。这一行为给当地政府带来的关于外国人口入境管理的难度无疑的极大增加的,目前的一些列行为措施都重在尊重中国人民及缅甸人民的宗教信仰。而所有针对此情况的管理措施也都只是暂时的调适,如何在促進中缅宗教文化传播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有效避免不法分子钻洞捡漏的弊端,有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分析,该研究视角所做的所有阐述及分析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建华.云南边境贸易与边境城市发展[J].城市问题,2005,(3).

[2]张秀凤.云南省发展边境贸易的条件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黄健英.民族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

猜你喜欢

宗教信仰缅甸
State Councilor and Foreign Minister Wang Yi and Myanmar’s Foreign Minister U Wunna Maung Lwin Inaugurating the Consulate-General of Myanmar in Chongqing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与缅甸外长温纳貌伦共同为缅甸驻重庆总领事馆揭牌
缅甸琥珀中首次发现虾类化石
古代埃及墓室壁画“彼岸时间观”图像研究
缅甸希望20年内赶上新加坡
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问题及其思考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与德育方式解析
大学生宗教信仰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