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10-19刘彬博
刘彬博
摘 要:现如今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提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实际学习中,学生面对考试、升学的压力,大多数学生空闲时间被占用,大大缩短了体育锻炼的时间。体育课作为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减轻压力、强健体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和优化教学质量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關键词:中学;体育教育;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有很多学校把学生的成绩作为首要评判标准,这就给学生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很多学生为了学习文化知识而放弃体育锻炼,这和素质教育的理念是相违背的。中学体育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减轻学习压力、增强身体素质,而且还能使学生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学习效率。
一、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和教师对体育教育缺乏重视
当下社会的功利性使得很多学校不注重体育教学与体育课的管理,认为只要上完课、学生安全,教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但是这样的教学只会使学生不重视体育课,从而导致仅有的锻炼时间也会失去。我国很多学校意识到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也采用方法改善以往松散的教学模式,但仍有很多学校意识不到体育教学的关键,仍旧只带领学生做一下简单地准备活动,就让学生自由活动。当然,有些同学融入到集体当中,和同学做游戏,但是有一些同学可能对活动不感兴趣,或者性格腼腆,不能很好的融入集体活动中,在自由活动期间仅仅是三五结伴聊天,体育课中没有任何的锻炼机会,这有悖于中学体育教学的宗旨。中国的应试教育从古代的科举制开始,可以说这种思想在部分教师思维模式中根深蒂固。随着科学的进步,中国走向世界,应试教育逐渐被淘汰,但仍有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要程度认知不足,阻碍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二)课程安排不合理
现阶段的中学体育课程一般情况下是一周两节课,教学内容相对单一,多为足球、田径项目、篮球以及排球,具体过程是开始—准备—基本教学—结束,整个环节形式大于内容,教师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对整体教学效果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存在实际教学内容与教案存在偏差的现象,由于教学方法、内容的单一,不能够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的需求,这就直接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存在着一定差异,如果体育课程的评价方法依然只重视结果,忽略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将会极大的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受个人爱好或身体协调性的影响,一些学生会对一些体育技能显得特别“愚笨”,但这并不是表现学生身体素质的唯一依据,也许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虽然没有其他同学表现的出色,但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就足以证明学生对体育课程做出的努力。此外,体育评价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可能优秀的同学由于某些原因会出现一些失误,如果依然按照结果来评价,将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加强中学体育教育的对策
(一)扭转学校对体育课程的偏见认识
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比较活跃,所以体育课程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落脚点,只有培养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能够主动学习,主动参加体育锻炼,而这些内容是传统的教学体制不能实现的,如果传统的教学体制不能被打破,那么学生的身体健康标准就不能达。因此,体育教师要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树立正确体育价值观,让学生、教师、学校领导扭转对体育教学的认识偏见,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从而提升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的主要部分,也是开展体育教学的依据。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另外,体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娱乐性较强的运动项目,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体育教师应该听取学生的合理意见,实行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质是教学任务是否能顺利完成的关键,教育部门要重视体育教师的选择,高质量的教学团队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学校还应定期对教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体育教学在学校的教学中被忽视的太久,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扩大体育教学的影响,使日常锻炼的思想深入人心。应试教育下的课堂,学生只懂得学习知识不懂得生活中的运用,缺乏实践能力。而体育是门灵活的学科,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激起学生体育课上的积极性。
(四)构建合理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鼓励和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面对成绩稍差的学生,要和蔼友善的激进,让他们在一个大团体中共同学习进步。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缺陷,为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必须对评价制度产生新的认识,构建合理完善的考试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教学评价不仅要考虑到评价的全面性和公平性,还要注意评价对学生远期的影响,力求做到合理评价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和信心。为此,新课程改革后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向多元化、层次化发展。将评价的方式多元化,就是改变传统单一评价方法,考试形式除了各种体育项目的考核以外,还可以依据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团队精神等,综合各方面对学生做出合理、公平的评价。所谓的层次化发展就是在考评的过程中全面的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的自身能力与实际表现做出科学判断。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只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学体育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师资力量更加强大,评价体制更加合理,才能增加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亚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218.
[2]赵讯.中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成才之路,2016.
[3]周杰.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