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2016-10-19张宝新及晓军
张宝新 及晓军
摘 要:近年来,我国化工企业发展迅速,生产能力的快速增加,使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问题。为降低污染,提高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成为企业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化工企业;循环经济;环境保护
一、什么是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在中国迅速发展,目前其理论研究与实践领域已经从废物回收利用逐步扩产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我国的资源状况,一方面人均资源量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资源开采和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水平低、浪费严重。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首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实施清洁生产,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另外,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也大大地减少了固体污染物的排放。据测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
(三)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入世挑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客观要求。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目前,我国单位产值能耗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产品单位能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40%;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
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重要的影响。对此,我们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及时和巧妙应对。发展循环经济在突破“绿色壁垒”和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能发挥重要作用。如采用符合国际贸易中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技术法规与标准,扫清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障碍;研究建立我国企业和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包括节能产品认证、能源效率标识制度、包装物强制回收利用制度,及建立相应的国际互认制度等。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
企业的发展重要一环就是综合资源管理和高效利用,通过优化工业生态疏通关键物流、能流和水流环节,促进企业工业生态系统物流、能流的高效运转。循环经济强调资源能源节约,倡导生态设计,推广清洁生产和绿色供应链管理,这样可优化配置生产力布局,大大提高企业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消灭和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对环境有害因子零排放。
(二)减少污染排放,建设生态型企业的必然选择
当前,渤海新区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协调园区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因此,通过发展新启元公司的能源资源循环利用,逐步形成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企业,建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是加快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优化的必要条件。
(三)优化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在整合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的政策优势,吸引高端生产要素集聚,构筑创新开放的现代化经济区的过程中,要同时强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低能耗产业和绿色产业,将循环经济建设思路结合开发区经济发展思路,真正建设一个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循环型、生态型示范区。
石油和化工产业、钢铁及装备制造产业、电力能源产业是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也是大进大出、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园区成立前,原先走的是一条数量扩张、粗放发展的路子,特别是化工产业,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力布局,产品的生产规模未能达到经济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十分严重,难以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对环境污染进行全面有效的治理。企业规模过小、布局过于分散的后果就是资源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产品生产成本过大,环境污染的治理难度加大,影响了可持续发展。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小而散的狀况,必须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实现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综合利用资源和治理环境污染,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经。
(四)提高渤海新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循环经济建设旨在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和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渤海新区整体形象;通过环境的改善,提高渤海新区知名度,为开发区赢得更多的招商机会;通过强化人才引进、科技提升、硬件更新等措施,提高开发区劳动生产率,为实现园区工业发展模式转变提高更强大的动力。
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的新型发展模式,也是开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世界的眼光、国际的标准、本土优势”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首善之区的必由之路。而通过循环化改造,积极创建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有机结合的生态工业发展模式,是园区提升综合竞争力、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前提基础及有利条件。
(五)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大型企业特别是石油化工产业是最适宜于集聚化发展的行业,集聚发展有许多优势,如不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和环境治理,势必会造成许多弊端:环境污染、集聚规模与结构很难测度、用地、用水、用电紧张等。因此园区企业建设的同时,相关配套设施、实施规划必须及时跟进:对三废采取综合治理,相对各企业的分散治理合理可行、治理成本更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基于一定原则(国家产业政策,开发区清洁生产审计,循环经济实施规划等),合理招商并甄别企业在开发区整体产业系统中的位置,避免重复、污染、高能耗、高水耗,并充分审查企业投资计划,对所要求土地进行合理调配。
参考文献:
[1]陆学,陈兴鹏.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5),204-208.
[2]刘庆国.中国特色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