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6-10-19王祥
王祥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的形势不断变化,受外来文化、社会环境等影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难度不断加大,只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高校体制机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深入人心。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与推进现代化事业人才的摇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否能够实现。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改革步伐加快,国内社会形势不断改变,社会利益形式、就业方向以及分配方式不断变化,再加上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不断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脱离,有的大学生过于追捧西方文化,过洋节日、吃洋快餐、看西方大片,而對我国文化置之不理。又因为当今大学生自制力较差.无形中容易受到不良文化以及不健康信息的影响,导致道德意识丧失、政治观淡化弱化的后果。外来文化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整体思想政治素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与90年代之前的大学教育相比,当今大学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各大高校不断扩招,使得一些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差的学生进入到大学学习。大众教育本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但由于生源扩大,高校面对的学生多,无形中增加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体意识强、批判精神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及其不稳定。以前被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适合当代大学生。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思想波动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社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以前上大学就等于未来有个稳定工作,毕业后国家会按个人情况分配工作。而如今,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窘况,再加上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浮躁心理,难免会让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不平衡心理,思想产生波动。在不能保证基本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谈思想政治教育,未免捉襟见肘,难以深入大学生心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值得高校管理者深思。
(四)高校管理者、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降低
当今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不一,部分教师从事教学行业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并没有将教育当作自身的事业去做,更甚者,有的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过于追物质利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将精力放到科研中去,还能增加自身的实际利益、增加收入。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丧失,严重影响着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及表达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文件性、抽象性的语言较多,枯燥无味,往往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活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活泼,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不断提炼、归纳、吸收时代语言,甚至可以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作用,比如通过微信、微博等新技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过程要充分尊重、理解学生,以关心融入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比如利用民俗、节日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当中,让大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真知,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面、课堂教育层面,要摆脱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必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利用高校或者所在城市周边的“红色旅游”圣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娱乐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铭记于心。
(三)完善体制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力
思想政治教育决不是高校自身才能完成的任务,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高校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建立完善的教育互联机制,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以学院或者班级为一个单位,成立家庭联络小组,经常性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思想出现波动的学生及时进行人文关怀。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要经常性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可以定期开展培训、座谈会等,对好的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加强与友校的合作机制,可以定期派思想政治工作者到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借鉴其好的做法以及典型案例,为以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思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道远。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多层次、多样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