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承之困与法
2016-10-19孙茜
孙茜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部国家级中医药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同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促进中医药发展措施,加大中医药投入和扶持。
从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到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都表明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决心与魄力。与国家相继出台发展中医药政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下中医药的传承并不乐观,甚至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目前中医药最突出的两个问题:一是经验传承难,一是中医“西化”严重。
经验传承困在解读与总结
中医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逐渐得到国际认可,但这并不能掩盖其在传承上长期存在的问题。中医经过千年的积淀,其对人体的认识不亚于西医,甚至在某些方面高过西医,可其精髓却被长久掩埋,不由得令人惋惜。如何能够让中医药文化更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当下,中医药文化传承的困境在于如何把它们完整地解读出来,并传承下去。”甘肃继兴中医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俊宜告诉《中国医院院长》。中医文化的传承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语境,二是无法将经验转化为成果。
公认的学中医的方法有三个:读经典,多临床,拜名师。读经典对于中医来说是根基,但如今却无法读出“经典”。“语境发生变化,经典难以被解读出来。”李俊宜表示,“语言随着时间的变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古代文字为载体的中医药知识离现代语境相距甚远,迄今真正被解读出来的著作甚少,出现了传承的断层。”在这种情况下,“读经典”显然已经无从“读”起。“如果把中医理论喻为冰山,现在被解读出来的只是一角,而就是这一角也没有被完全看透。”因此,李俊宜认为,语境系统的现代化,即用现代通俗的言语来诠释中医理论,是抢救中医药文化的关键一步。
除了语境问题,李俊宜在长期对中医药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了另一个阻碍中医药传承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即经验难以转化为成果,并分享给更多的人。“一个中医的进步并不代表整个行业的进步,而西医的优势就在于此,一个成果的出现可以促进西医的整体进步。”李俊宜坦言,目前中医的传承方式以个人英雄主义为主,培养一个中医成为名医需要几十年,但当他成为名医后,所有治疗的水平和技能均以经验的方式存在于个人身上,无法以成果的方式让整个中医界受益。没有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现有中医经验进行总结归纳,从而转化为成果,这是中医传承中的一大弊病。
李俊宜坦言,“经验有其局限性,而成果不一样,成果具有普遍性。比如1000个方子治好1000个人,这是经验。而1个方子治好1000个人,这就是具有普遍性的成果。成果需要用科学化的手段總结出来,造福更多的人。”因此李俊宜认为,应该把传承工作的重心放在成果转化,而非单纯的经验整理上。“整个传承体制要进行重塑,我们已经在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并与全国多个名老中医工作室研究商讨,力图建立一个以‘成果为导向的中医药传承新模式。”
对于经验的总结,李俊宜表示,“中国传统中医典籍中已经有了标准化的杰出代表——《伤寒论》,其临床诊断标准、临床用药标准等都阐述得非常详细和规范,总结相当准确到位。”李俊宜预测,如果《伤寒论》的标准化思路能够应用于名老中医的成果转化,今后一个年轻的中医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学习,就可以掌握名老中医30年的经验。“在掌握前人丰富经验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研究,那么中医的发展前途就会更加光明。不用每个中医都从山脚下爬山了,可以从半山腰开始,这样登顶的机会就会更大,时间也会缩短。”
人才传承“西化”严重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医学人才的培养都是重中之重。当下,在以西医为主流的医学界,中医无论从问诊还是治疗,都存在严重的西化问题,其根源在于人才培养的体制。
1956年成立的北京中医医院汇聚了北京乃至北方地区的大部分名医,比如“京城四大名医”后学、“御医”后脉、“皮外四大家”及传人等。多年来,该院继承和发扬了这些名老中医的优秀经验,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不过,面对如今中医人才教学及评定的“西医化”现实,该院人才的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挑战。“如果没有本科学历,职称晋升则受限。我们院有几名‘徒弟班的医生,都是老中医带的,如果以现代医学的指标来衡量,他们偏弱。但在中医临床实践上、临床治疗效果上,他们的确有独到之处。”北京中医医院党委书记信彬坦言,对于这部分人才的发展,医院也很为难。
信彬告诉《中国医院院长》,中医人才评判标准的“西医化”,尤其是事关医生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定方面的“西医化”,是阻碍中医人才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前不久我院一名医生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在西医为主流的医学界,这对于中医医生来说很不容易,在为他高兴的同时,我也有着深深的担忧。这样西化的评判标准,势必会阻碍中医的发展。但中医又苦于没有自己的晋升体系,只能跟着西医标准走。”信彬坦言,现在职称评定方面有所改观,比如评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确立了“同行评议”的原则,但职称晋升条件却“西医化”,比如对核心期刊论文的数量等级要求。“中医专家评了,但所申报材料需要有论文要求,中医是否需要用这套体系来评判人才能力水平,这是中医人才培养需要明确的。毕竟中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
“师承教育”是目前业内普遍认可的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的体系,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与诊疗效果。不过,“师承教育”并不能简单解读为老中医带徒弟那么简单。“师傅带徒弟,一跟就需要许多年,可能在现代诊疗方面会偏弱。而且一位老中医不可能带十个八个,流于形式,就难以得到老中医的真传。”为解决这个问题,北京中医医院采取“团队带团队”的办法,比如5个老中医带15个学生。这样彼此学习借鉴,及时反馈交流,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效果。
据统计,自2010年至今,国家投入4.77亿元的专项经费,在全国31个省区市建立了上千个中医传承工作室。这些中医传承工作室就是“师承教育”最好的诠释,信彬表示,要充分发挥名老中医的作用,通过名老中医的“传、帮、带”,将其宝贵的经验有效地传承下来,培养合格的中医接班人。学生可通过“理论+跟诊”模式,在实践中增进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在信彬看来,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按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来培养人才,如果完全按照西医的培养体系与晋升体系,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只会是“中医不专,西医不全”的医生。长此以往,真正的中医医生会越来越少,更别提中医药的传承与长远发展了。
中药材传承逊于国外
相对于中医,中药材的国际化显然走得更远些。不过,中国本土的中药材国际化却不甚理想,甚至沦为日本、韩国的中药材基地。前段时间曝出的“国人去日本不再买马桶盖而改为买中药”事件,值得深思。
据相关资料显示,全世界中成药市场每年销售额达300多亿美元,而在全球拥有中药材资源绝对优势的中国却只占了5%的份额。目前,我国中药产业年规模已达4100亿元以上,但2012年中药类产品出口仅为24.99亿美元。其中,中药材及饮片出口为8.58亿美元。中成药国际出口仍然面临困难,而且再度出现了300万美元的逆差。
而在世界中药市场,日本、韩国所占份额高达80%?90%,日本中药制剂的生产原料75%从我国进口。这些国家从我国进口粗加工中药原料再进行精加工后,支撑符合国际标准的片剂、胶囊等,我国逐渐沦为日本、韩国的中药材基地。
国内某知名药厂负责人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在中药材的提炼加工技术上与日本的确有一定的差距,不过科学技术上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或者直接引进的方法予以解决。”该负责人坦言,目前阻碍我国中药发展的关键在于政策的制约。“日本的汉方以张仲景的经方为基础。用这样的方子生产药品是不需要审批的,只需备案即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经过千年的传承,不会有问题。但在国内,需要按照药品申报程序等待审批。同时,还要按照西药的标准要求做毒性實验及动物实验等,以检测其对肝脏等器官的影响。但因中西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体系,不能完全按照西药标准进行检测。所以就增加了审批的难度,致使很多药厂丧失了积极性。”
不谈国际市场,中药材在国内的发展也不容乐观,中药农药残留的新闻屡见不鲜,这都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全国政协委员黄扬略表示,要重视中医药发展,加强对中医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在中药生长阶段,重金属、农药和化肥对中药造成的污染会影响药效。”黄扬略建议引进国外先进的中药技术,使中药种植精细化、现代化,减少重金属污染、消除农药残留,提高中药疗效。“中医药亟待抢救性保护和传承,需要给予更多关注。”黄扬略说。
对于道地药材,北京市海淀区医学会秘书长王洪斌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国家有关部门需加强监管,确保中药材的质量。“我国的中药材生产需要更加规范化,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否则不仅影响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声誉,也会对用药人群身体健康带来负面影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中医的疗效和中药材是分不开的,只有保障中药材的质量,才能帮助中医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中医药传承之法:全科化+精准医疗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医药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不过,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同时,如果方向出现偏差,便会适得其反,与宏伟目标渐行渐远,甚至给中医药带来更大的灾难。
慢性疾病治疗、中医全科化及精准医疗则可能成为中医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业内知名专家、“村夫日记”创始人赵衡表示,中医的机会之一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上,包括肿瘤治疗和其他慢性病治疗。这类中医服务更偏重专科,门槛更高。慢性疾病的治疗是长期也是全方位的,中医在某些慢性病领域比如肿瘤治疗的抗副作用领域已经显示出效果,长期来看极有潜力成为整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不过,目前这类模式操作的难题在于缺乏足够的专科领域的中医医生。不同于基础医疗,慢性病领域尤其是肿瘤领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对患者的疾病和自身健康的全方位把握,对医生能力的要求很高。虽然这一领域需求很大且竞争门槛较高,但缺乏医生将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于中医的未来发展方向,王洪斌告诉《中国医院院长》,中医的发展方向应为“全科化”,培养中医医生成为全科医生。王洪斌表示,中医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八纲辩证”的理论基础上的,就应该采取系统化的诊断方法,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治疗疾病,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西医则是建立在解剖学基础上的,因此采取分科制。“中西医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及诊疗手段,中医为什么要模仿西医的分科呢?而且科室还越分越细,这显然与传统中医的理念背道而驰。”在王洪斌看来,中医医生是天生的全科医生,将来中医的发展方向应该不再分科,培养方向以及问诊方式都应该“全科化”。
除了中医“全科化”,王洪斌认为“精准医疗”也是未来中医发展的方向。就像中医医生天生就该是全科医生一样,中医的精髓就在于高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奥巴马提出的美国版精准医疗可以概括为建立在基因诊断上的医疗决策。而我谈到的中医的‘精准医疗是指中医独有的个性化的诊疗决策。不同于西医的标准化,中医药在诊疗过程中讲究‘一人一方,针对每个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中医药的精髓在于辨证,因人而异、以人为本,这和提倡个体差异性治疗的精准医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辨证治疗,是个体化医疗最好的例子。电子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给我们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手段,让我们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去更好地发现和阐述中医药的秘密,能够更好地挖掘和传承这个宝藏。”王洪斌表示,国外已经对中医药有了非常深入的研究,而且已经取得了科研成果,这证明中医药的疗效是有迹可循的,可以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其数据化,作为理论支撑,以得到国际认可。“我曾经看过一篇国外研究中医按摩的论文,他们用现代的科学研究手段,通过实验证明在按摩时人的免疫力是会随之提高的,以此证明‘按摩的诊疗效果。还有被称为妇科圣药的当归是如何参与身体的代谢,从而产生积极影响的,这一切都有详细的研究成果。”可见,中医是一门科学,它并不虚幻,其发展潜力很大。“中医发展到今天,在医学和技术上已积累了许多有用的成功经验,未来中医会得到更多的国际认可,中医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进行个体化精准中医治疗的模式将成为一种趋势。”王洪斌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