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流域水文特性分析

2016-10-19李平

水能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嘉陵江

李平

【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控制流域内的水文特性,结合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流域源头区的概况,确定谈家庄水文站控制流域内的结构,指出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控制流域内的水文特性,尽可能的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山洪灾害的发生,合理分配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而做好区域自然环境的构建,积极的建设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一步的改善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环境。

【关键词】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流域;水文特性

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作为嘉陵江源头区的控制水文站,对于南水北调、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汛抗旱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下游提供防洪发电灌溉航运养殖功能。对于如何做好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流域水文控制始终是防汛部门关注的一个焦点。因此本文对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控制流域内的水文特性分析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流域源头区概况

嘉陵江源头支流较多,河源较长,河道的平均比降为7.6‰,地势险峻陡峭,其地理特征分为东部西秦岭山地区。

嘉陵江流域源头区植被茂密,秦岭主梁南坡海拔1500--2800多米的中高山区,森林气候凉爽湿润,空气清新,山间气象多变。嘉陵江源头支流多,地势险峻,河道平均比降为7.6‰,流域内地质条件差,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山大沟深,悬壁纵横的地质地貌。经过降水和暴雨的长期冲刷,风雨的常年侵蚀作用,致近年来水土流失较严重。

二、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流域降水特性

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控制流域内的降水量主要是结合谈家庄水文站的降水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由于流域内地质条件差,地形破碎,地势较陡峭,峡谷幽深,悬壁林立,沟壑纵横的地质地貌。经过暴雨和洪水的长期冲刷,风雨的侵蚀作用,导致近年来水土流失较严重。流域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一级支流众多,在发生强降雨后,干支流洪水交汇后易形成较大和特大洪水过程。其洪水特点是突发性强,暴涨暴落,破坏力极大。谈家庄水文站以上区域年降水量趋势图1所示。

整体上来说,谈家庄水文站区域年降水量近些年来不断减少,年降水量最高的是1980年的第一季度,最高达到1200mm,年降水量最低的是2003年,降水量为413mm。近些年来谈家庄水文站的年降水量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年降水量在700~900左右。降水是嘉陵江源头的来水源之一,其降水量有着不均匀的地域分配,在全年降水分布中,主要是集中于春季和夏季,同时秋冬季有着较小的降水量。

三、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流域径流特性

嘉陵江的上游流域中有着较高的年径流量,如表1所示。

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流域径流的变化和降水变化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图2所示。

河川径流在丰枯期的变化有着一个周期变化规律,相对而言降水和河川径流年内分配有着大致相同的趋势,在5-10月份径流量比较集中,同时在全年径流量中,径流量在5-10月份高达80%。通过径流长治之后,逐渐缓和流量减少这一趋势,同时增加了流量。对于径流年内分配而言,和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大致相同。其中降水量处于急剧减少的状态,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处于不断缓解的状态。有着不均匀分布的泥沙状况,在北部环境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主要是有着较大的开垦系数和泥沙量。谈家庄水文站控制流域内有着较大的水土流失状况,同时山势比较陡峭,更是有着较大的洪水暴涨暴落現象。

四、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流域输沙特性

嘉陵江谈家庄水文站流域的输沙情况,如表2所示。

通过输沙量的趋势图法分析,在1990年代2000年有着较低的输沙量,近些年来年输沙量逐渐增加,在2010年成为近些年来最高的输沙量。

五、结论

1)流域径流降水量作为唯一的来源,在秦岭南北分界线有着不均匀的降水量,同时暴雨相对较多,有着不规律的降水规律。

2)对于径流年内分配而言,和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大致相同。其中降水量处于急剧减少的状态,并在上个世纪90年代处于不断缓解的状态。有着不均匀分布的泥沙状况,在北部环境中,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主要是有着较大的开垦系数和尼沙量。

3)径流的年际变化比较稳定,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同时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年径流量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但是有着较大的幅度。基于2000年的时候,年径流情况逐渐的缓解。

参考文献:

[1]林彦娥.广通河三甲集水文站水文特性[J].甘肃科技,2015,31(5):25-27.

[2]冯瑞.黄家河水文站水文特性变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72-72.

[3]台会选.舟曲水文站水文特性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4,(6):24-27.

猜你喜欢

嘉陵江
嘉陵江边是我家
联通大西北 畅通内循环 加快推动嘉陵江全线通航的建议
印象嘉陵江
嘉陵江出口段浮游生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
印象嘉陵江
嘉陵江集装箱运输船型分析评价研究
嘉陵江航道泥沙淤积原型观测分析
纪录片《嘉陵江》及系列跨媒体行动在京启动
嘉陵江中下游水土流失成因与防治措施
浅谈嘉陵江数字化航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