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措施

2016-10-19张欢

水能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海水水资源资源

张欢

【摘要】地下水超采是我国地下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之一,地下水超采已经成为当前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的重要内容。本文纵观全国的地下水超采现状,分析了地下水超采的危害,对解决地下水超采提出了一些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区;现状;治理措施

1、地下水超采情况

地下水超采的主要原因就是地下水的过量开采。据统计资料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下水得到大量开采,到90年代结束的时候,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经从56个发展为164个,超采面积也逐年增加。纵观全国的超采流域可以看出海滦河流域的超采现象最为严重,超采面积达到89068km2,其中严重超采面积达到39680km2;其次是黄河流域,超采面积达到19245km2,其中严重超采面积达到9433km2;和这两个严重超采区域相比,松辽流域、淮河流域、东南诸河流域和西南诸河流域等地区的超采现象缓和了很多。以省市为单位观察超采程度,超采区面积低于10000km2的省市有:江苏、黑龙江、天津和内蒙古自治区;超采区面积超过10000km2的省市有:山西、山东、甘肃、河南、河北。

2、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危害

2.1 区域性水位下降

由于地下水超采,含水层也由于持续高强度的过量开采而变得疏干,使地下水资源不能及时得到补充,直接导致降水漏斗不断扩大。地下水超采使一些严重超采区的浅层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更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含水层几近干涸。河北石家庄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常年过度开采造成漏斗中心由初始值36.06米变为39.98米,并且水位出現区域性下降情况。

2.2 地面沉降

地下水中的深层承压水被过度开采,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由于地下水超采,在最近这些年已经有多个城市的地面发生了沉降现象,建筑物被吞没、开裂、毁坏,为民众的利益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此外由于地面沉降还导致堤防防洪标准降低,一旦发生洪水灾害,后果不堪设想。

2.3 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

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也是地下水超采的后果之一。目前发生海水入侵和咸水入侵的多为沿海城市,比如山东胶东半岛、广西北海、河北秦皇岛等地区都发生了海水入侵。海水入侵导致地下淡水变咸,地下淡水资源不能被人们利用,反而要去净化海水来得到淡水,无疑增加了水资源利用成本。

2.4 荒漠化和沙化

荒漠化和沙化主要发生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短缺,水土资源结合不平衡。下游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上游原本就匮乏的水资源更加贫瘠。水资源短缺导致上游沙化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原有的绿洲、植物群也因为脱水而死亡,直接危及到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荒漠化和沙化最严重的地区发生在黑河和塔里木河流域。

2.5 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超采还带来了地下水质量的下降。全国118个城市的地下水接受了水资源评价,数据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城市地下水质量都不合格,其中以黄淮海平原浅层水污染最为严重。

3、对策与建议

3.1 可持续性地利用水资源

想要解决地下水超采问题,必须从治水方针上走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道路,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地下水超采的治理工作和控制工作。首先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对水资源质量进行评估分析,明确不同地区水资源治理的任务和要点,坚持因地制宜的治理理念;其次要在各个地区的治理团队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强化管理效果才能将治理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有效地保护和涵养水源;最后必须严令禁止对地下水的进一步超采,逐渐把水资源给“养”起来,改善水资源平衡环境,实现科学可持续的利用水资源。

3.2 科学规划, 综合治理

①由政府出面划定地下水超采的区域,并结合超采区域的水源条件和地质特点,并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需要,综合多方面意见,制定出该区域的地下水超采治理计划。②由政府制定的计划必须经过专家组的意见审核,确保治理计划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对超采严重的区域可以采取分期治理的手段,明确不同时期的治理效果和治理任务。③建立对应的法律法规,来确保治理计划的有序实施,最终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

3.3重点治理严重超采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地下水超采严重的区域应该是治理的重点,需要启动地下水保护行动:①加大治理投资力度,要求在最快时间内有效控制地下水超采现象,必要时可以并用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加快治理速度。②以点带面,由严重地区的治理行动带动一般超采区的治理行动。③加强对地下水的动态监测,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使超采区不再扩张。

3.4 合理配置地表水资源, 加强调控

地表水和地下水是同一地区不可分割的两种水资源,在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治理地下水意味着对地表水的优先利用,措施如下:①遵循客观规律,优先利用地表水资源,减少地下水的使用量。②充分利用海水资源、降水、污水等水资源,促进水资源结构的合理配置,逐步降低地下水使用量。③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对地下水量进行补给,建立地下水保护机制。

3.5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在治理地下水过程中应不断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新方法,攻破技术关,只有技术的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其次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在制定地下水超采治理规定时可以提出一些强制性标准,提高地下水超采治理工作的管理水平。最后需要不断推进地下水动态管理信息化,建立自控系统和预警系统。

结语

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关注,联合国也为此发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呼吁。我国自建国以来地下水资源就被大量开采,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但是地下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带来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也刻不容缓。希望能够通过文中的治理对策,减缓我国地下水资源超采的现象,实现地下水资源合理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王小军,赵辉,耿直.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与保护对策[J].中国水利,2010(13)

[2]王小军,赵辉,束龙仓,耿直,袁建平.我国地下水保护行动试点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水利,2010(05)

[3]单兰波,汪家权.地下水超采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发展[J].低碳世界, 2013(20)

猜你喜欢

海水水资源资源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资源(部级优课)
浅谈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保护水资源,从我做起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咸咸的海水
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