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跟单能力培养研究
2016-10-19张丽莉
张丽莉
[摘 要]外贸跟单是进出口业务中重要的业务环节,也是全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之一,加快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及创新技能型人才十分必要。文章从企业对外贸跟单人员的能力要求出发,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学生外贸跟单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贸跟单能力;能力培养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6.199
近年来,随着国际外贸形势变化,我国传统出口竞争优势有所减弱,进出口企业对外贸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贸跟单作为进出口中最基本的岗位,一直是高职院校毕业生选择的主要工作,而高职学院的毕业生在校时更多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合同履行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跟单能力较弱,与企业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
1 企业对外贸跟单人员的能力要求
1.1 专业知识能力
跟单员跟踪外贸合同执行进度的岗位。业务员和外商签了合同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收不回货款,需要外贸业务员具备较强的综合业务能力。不仅了解国际贸易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国家的外贸管制措施;熟练掌握报关报检、货物运输与保险知识;对于工厂的生产管理、商品学基本理论、商品销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需要有一定程度了解。在基本能力上,需要有一定英语基础,具备一定的英文阅读能力,可以处理好各种单据,这样才有能力协调好工厂、企业及客户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进出口订单更顺利地履行。
1.2 综合业务能力
跟单员除了需要懂业务流程、单证、生产管理的知识以外,还需要一定的综合业务能力。首先,要有人际关系处理的能力,能处理好与客户、上级、同事、工厂的关系。其次,要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外贸公司的跟单员工作中首先面临的就是选择加工工厂,跟单员要能通过各方面的调查准确判断工厂经营条件、财务状况及生产能力,最终为企业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最后,需要较强的应变能力,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得当。在进出口合同的履行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突发事件,比如生产中制订生产计划后,生产设备老化导致不能全部投产,原材料供应商没有按时交货,导致不能按原计划按时完成订单。跟单员要有责任心,及时了解订单的状态,发现问题后能迅速反应,做出加班,增加工作人员,或者外包外协等解决措施。
2 高职院校外贸跟单能力培养现状
2.1 对学生综合业务能力培养不够
学校在培养过程中,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协调能力,责任心等方面相对欠缺。根据进出口用人单位的反馈,他们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比如原材料的采购,一种产品设计多种原材料,一个订单可能有不同的颜色,订单在执行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客户要增加或减少数量的情况。跟单员对于订单中临时出现的这些状况,不能及时和工厂及工人沟通,对数字缺乏分析和统计的能力,导致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较弱。
特别是在生产进度的跟进环节,有的车间管理不够规范,货期经常不准,质量也不稳定,跟单员如果缺乏责任心,跟进不够紧密,到交货时间才发现货物的生产根本无法完成,造成对客户的不好影响。
2.2 产品知识比较欠缺
跟单人员需具备一定的产品知识。了解生产所需原材料成分及特点,知道产品的款式、质量。比如对于纺织品面料有针织、梭织不同种类,相对应的织造机器及质量检测指标都不同,还有很多产品专业的术语和要求。对于机电产品、农产品等的欧盟美国等有非常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出口时各项指标都要达到相关的标准,才能正常结汇。也就要求学生需要熟悉产品的质量指标,及其国际对于不同商品的各种认证。而现在的高职课程教学中,一般都没有开设专业的产品知识的课程,老师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也很难上好产品知识的课程。所以学生进入跟单员工作岗位时,经常拿到订单后,对于订单上的产品的各方面要求理解存在难度,也直接影响到订单的执行。
2.3 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较弱
外贸跟单是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岗位,需要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外贸跟单相关软件为学生提供外贸跟单仿真环境,让学生模拟实际业务流程进行操作,另一方面是寻找和外贸企业合作的机会,建立校外认识实训、综合实训基地。在相应教学内容讲授中,能让学生在企业的工厂进行实地的参观学习,亲自体验工厂生产的各种环节。而对于很多高职院校而言,实训软件比较滞后,软件本身的局限,也不可能模拟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校外实训基地对于很多内陆的学校而言更有难度,容纳的学生有限或者形同虚设,导致更多的都是书本知识的学习,学生到了跟单工作岗位以后,对于很多工作无从下手。
3 提高学生外贸跟单能力的对策
3.1 增强责任心及业务能力的培养
产品的质量好坏的因素很多,从主观上来说:包括染厂的管理,染厂的设备及原材料的好坏,但从客观上来看,涉及一个工厂员工的素质及跟单员的责任心问题。只要跟单员有很强的责任心,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及早发现问题,产生疵品的可能性也能减小。从企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反馈来看,很多企业反应现在的毕业生责任心不是很重,对于交代的工作存在无所谓态度,没有把订单跟到底的责任心。对于很多出现的问题,并不是专业知识不够造成的,更多是责任心不强的原因所导致的。
跟单员的工作非常繁杂,一个订单从执行到完毕的时间周期一般都比较长,并且很多跟单员同时手头上很多个订单在执行,涉及不同客户不同产品,为了让工作更高效,避免疏忽造成的失误,一定要注意工作方法。可以根据工作流程建立表格,每做好一项就记录一下完成时间和完成情况。这样不容易出错,也能更好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另外还可以采用按订单跟催,将订购单按日期顺序排列好,提前一定时间进行跟催等方法。
3.2 提高对产品的熟悉程度
跟单员是外贸业务员与供应商之间联系的桥梁,只有熟悉了产品,才可以在双方之间起到沟通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产品学知识的讲授,特别是纺织品、机电产品等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的大类出口产品,进行重点的学习。要学生基本能够分析出面料的成分:是全涤、全棉、还是麻棉,了解整个印花、染色的生产流程及各印染机械的相关原理。知道色差、缩水率。扣路、露白等产生的原因怎么样去避免,出现问题后,怎么样去返修。
针对跟单员对产品的熟悉度不够的问题。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重点学习难度较大的纺织品、机电产品知识,针对地方经济特色的出口量大的产品知识进行学习。可以建立产品的样品室,让学生多去样品室熟悉产品。另外也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工厂车间参观产品生产。了解每一个生产的步骤,熟悉生产产品的细节,这样有利于跟单员了解生产工艺,对以后跟进类似产品的订单也有很大的帮助。
3.3 拓展实训空间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积极通过外贸跟单模拟实软件完善实训空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纺织品外贸跟单模拟实习平台”,实训软件中把外贸跟单全过程电子化演绎,让学生充当一家外贸企业见习跟单员角色,通过对各类不同场景模拟实现实习过程的仿真化操作。加入各种模拟操作工具,结合具体纺织品,有不同的场景演绎、角色扮演、具体的流程实习、步骤操作等教学模拟手段。以外贸订单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将纺织品外贸跟单全过程分为很多个具体的任务,每个任务又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一定程度上能起到较好训练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聘用企业的专家来学校上课,或者增加在校教师的企业实习经历,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3.4 通过课赛衔接进一步推进跟单课程教学改革
近年来的职业技能大赛在引领专业建设、促进学校课程改革,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对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方面有明显效果。
2015年11月,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与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联合主办五届全国大学生外贸跟单(纺织)职业能力大赛于苏州大学举行,让学生结合具体合同订单进行全程的跟单操作,全国有48所高校参加,使大赛不仅仅是各院校学生之间的比拼,更成为各院校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
在外贸跟单人才培养体系中应努力使课程教学与技能大赛衔接,使教学和技能大赛互相促进,在课程的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上力求与技能大赛对接,更好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和以赛促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兰兰,李亮亮.浅议外贸跟单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国际经贸,2014(12).
[2]张少茹.高职外贸跟单课程教学改革与外贸专才培养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10).
[3]吴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探索[J].商业经济,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