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财务自由很可能是种幻觉
2016-10-19崔鹏
崔鹏
在拥挤的地铁上,根本没有空隙让你拿出手机看看朋友圈的情况下,你会做什么?我的方法是幻想一下自己有了钱以后会做什么—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财务自由以后该做点什么。这种意淫可以杀死时间,甚至还能减轻车厢里汗味儿、煎饼味儿对你的折磨。美国心理学家甚至推荐压力过大的人没事做做这种白日梦,他们认为这有助于缓解人们的抑郁情绪。
不过下了地铁,从“煎饼”烤箱里走出来,我会更理性一点地想这个问题,所谓的“财务自由”真的存在吗?我所怀疑的财富自由状态是否存在,第一个问题是,人们会不会很难判断自己是否已经达到“财务自由的阶段”。
我记得小时候跟我妈聊天,她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说是攒10万元钱,那样我每年可以得到7000元的利息,能过上很不错的生活。但是事情过了二十多年,即使是我当初预想的“财务自由”水平的10倍,也就是100万元的存款,就算有自有住房,光靠吃利息,也只能过相当清苦的日子,甚至晚景还很可能凄凉。
财务自由这种状态衡量的时间非常长(大概每个人都想活得长一点吧)。即使那些精于计算的人也很难预期,未来几十年时间里,要维持“相当好”的生活所需要的现金流,会有怎样的变化幅度。我看了一些理财杂志六七年前对人们退休时所需资产水平的预期,那些数字搁到如今已经变得相当不靠谱了。
财务自由之所以难以确认,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很难预期长期的通货膨胀水平。除此之外,人们也很难预期未来社会的发展水平。你没法确定十年后除了现在的衣食住行,你还要支付哪些必须的生活成本。而那些生活成本的支付和你生活水准线性相关。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会发现“财务自由”的疑点。那就是,那些福布斯和胡润榜上的富翁们,很少放弃工作,去过“财务自由”生活。
我相信,一个人的可变现净资产如果超过一个亿,无论通货膨胀还是技术发展,都不会动摇他“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但是,那些非常有钱的人中,很少有人真的放弃工作和他们的公司去环游世 界。
人们拒绝“财务自由”的原因之一可能像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康尼夫的《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里说的那种恐慌:有1000万美元的人大部分都认为有2000万美元的话才会安享财务自由;有2000万美元的认为有5000万美元才更安全……总而言之,大家都认为要更稳健地保有现在的生活水平就得有比现在更多的钱。这样无穷尽地推导下去,大家永远有挣不完的钱,永远有操不完的心。所以谁都不敢主动选择不挣钱光花钱。
更重要的,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放弃原有的社会性和社会角色之后到底应该怎么生活。这有点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老布。这个家伙坐了50年的牢,之后自由了反而觉得“我老得无法再胡闹了,我不喜欢这里,我厌倦了成天担惊受怕;我下决心不再逗留”。于是老布在公寓的椽子里刻上“老布到此一游”然后干脆上吊死了。
人们需要用社会性衡量自己的生存价值。对公司人来说,这种衡量标尺一般就是钱。财富增长迅速,人们会感到自己活得很好,财富增长停滞,就会焦虑和颓丧。而在“财务自由”的生活中,人们的财富水平是逐渐下降的。除非你找到并且习惯用其他标尺来衡量自己的生活价值,否则,对这种生活会本能地受不了。表面上,人们都在追求财务自由,但所谓的“财务自由”的生活对人们来说其实是一种不可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