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2016-10-19王青芸
王青芸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有有所改变,为了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市政开设了大量的建设工程。然而随着市政工程量的增加,我们却发现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管理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原因;对策
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市政工程一般是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市政工程开设的本身目的是好的,然而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安全存在问题,进而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倘若这些问题不被很好地解决,居民的生活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由此可见,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寻找与之对应的解决对策对于市政工程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的就是减少人员伤亡,保证工程在规定的质量、工期和成本下顺利完工。施工安全是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控制和消除有害、危险因素、保障人员安全与健康、设施设备免遭破坏的统称。安全管理是针对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采取科学手段,通过管理者的计划、决策、管理和组织活动,满足施工过程中人、设备、原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施工的目的。只有对安全施工有了充分的认识,积极有效采用安全施工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的全面提升安全施工管理水平,才能保障安全施工的稳定、高效、安全的进行。
2 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2.1 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的作业,也有很多的改造工程,由此可见,是正的工程场所不一,且作业环境也是比较复杂,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安全管理问题。例如,当市政的项目是建立在比较拥堵的市中心时,便会影响城市的交通,进而形成交通拥堵的现象,相反,倘若不是建立在比较拥堵的城市,而是建立在比较空旷的地区,虽然不会引发交通堵塞的问题,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的路况不是很好,因此对于原材料的运输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由此可见,作业场所的多变以及作业环境的复杂化给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2 缺乏安保意识,人员流行性大。市政项目中的工作人员大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过很高的教育,他们自身对于安保问题缺乏一定的意识,而在进入到施工现场以后,相关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对其进行专业的安全教育培新,进而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并不知道那些行为会引发安全隐患,以至于产生很多的安全问题。且由于市政施工项目的作业地点不固定,作业环境也比较复杂,因此大部分的施工团队都是在当地选择工作人员,施工地点的不固定以及施工人员的不固定,使得施工团队的人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这也给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3 分包现象严重,管理存在漏洞。近几年来,随着市政工程量的增加,很多工程出现分包的现象,分包现象一旦产生,工程的安全管理也会变得具有难度。项目进行分包以后,一个项目会由多个不同的施工队同时进行管理以及施工,由于不容的施工队的人员素质情况、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方法各不相同,因此,会出现施工现场混乱的现象,光是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就已经很难了,更别提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了。且由于现场的责任划分不是很明确,大家都觉得事不关己,因此更加加剧了安全问题的产生。
2.4 市政工程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市政工程绝大多数是露天作业,受雨雪、大风等自然环境影响严重。在施工时,如果对天气的预测准备不够,又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不良天气就会很容易给施工带来严重的破坏,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原材料的质量在施工工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现在有一些厂家,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以次充好,而施工单位如果在采购时不慎购买了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会给工程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给工程的质量带来不良后果。
3 加强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的方法以及手段
3.1 提升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所谓意识决定行为,因此,对于市政工程来说,若想提升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升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实施:一,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在工人开始工作之前,先对工人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借用培训的内容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应该采用具体的案例分析法,为员工分析如果产生安全问题会对工程、当地的居民以及自身造成怎样的影响,进而让工作人员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其次要做的就是安全设施的建设。如灭火器等消防器具的设立,且要给工人配备安全帽等服饰,从全方位保证工人的安全,在保证工人的安全的同时,其实也是相当于在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可谓一举多得。
3.2 技术保证。除了要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以外,最重要的技术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技术性,只有技术的得到了保障,工程的安全性才能具有保障。首先,所有的施工人员必须是在相关的安全技术设计的指导下进行施工,不可以只凭个人的意见决定个人的行为,进而引发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在每一个环节的实施开始之前,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做相关的预测以及预防措施,进而保证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同时还要建立一定的激励惩罚制度。对于那些不严格按照安全技术要求指导进行施工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惩罚,同时,对于那些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指导进行施工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进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保证施工质量。
3.3 明确责任划分,提升安全质量的监督性。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因此,对于施工团队来说,无论是总包,还是分包,都应该明确责任划分,建立明确的安全组织机构,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责任负责人,责任负责人要对每个环节的施工进行严格的监控以及指导,在发现问题以后,要及时进行修正,不可以存在包庇或者是视而不见的现象。这样一来,既可以起到督促的作用,提升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感,另一方面也可以借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明确责任的划分,将来在工程验收时,倘若发现任何的安全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寻找到与之对应的安全负责人,并对其进行对应的惩处,让其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3.4 建立安全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制度的建立是保证企业实现正常的经营活动的基本手段,对于市政工程项目的实施也是同样的道理,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要根据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定与之对应的制度内容。且安全制度的内容一定要齐全、且一定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进而保证该制度的应用能起到规范员工行为、实现安全管理的目的。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在目前的市政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管理问题,且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施工人员缺乏安保意识以及分包现象严重等因素引起的,希望在与之对应的解决措施的帮助下,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改善,进而保证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为我国市政项目的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金薇.浅谈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J].改革与开放,2011(12):99.
[2] 陈兆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之我见[J].福建建材,2014(01):95-96.
[3] 王阳菲,王媛,李平.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228.
[4] 严海勇.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6(02):92+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