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重要地质遗迹资源保护规划探讨
2016-10-19贺瑾瑞郝春燕焦润成张玲玲程素珍冉淑红宋庆伟
贺瑾瑞,郝春燕,焦润成,张玲玲,程素珍,冉淑红,宋庆伟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120)
北京市重要地质遗迹资源保护规划探讨
贺瑾瑞,郝春燕,焦润成,张玲玲,程素珍,冉淑红,宋庆伟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120)
北京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在几亿年的地质演变长河中,受不同时期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形态多样、类型独特的地质奇观。众所周知,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的规划、利用和保护能为地质科研教学、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遏制地质遗迹破坏的趋势,建议制定北京市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并分期实施,近期对区内已遭严重破坏的地质遗迹进行抢救性保护,初步探讨北京地质遗迹保护方案。
地质遗迹;抢救性保护;保护规划;北京市
0 前言
北京大地构造处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中段以及华北断坳之西北隅(北京市地质矿产局,2001)。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既经历过大幅度地下降、接受巨厚的沉积,又产生过剧烈的造山运动,加上新生代自古近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北京的地质发展历史和地貌类型更加复杂多样。几十亿年的地质演化,给北京留下丰富的地质景观,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景观的形成显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但稍不保护,就可能遭受严重破坏。2012—2014年项目组对北京市地质遗迹展开调查,确定了重要地质遗迹50处,这些重要地质遗迹大多都已建立了地质公园,成为地质科研实习基地和地质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中有14处完全没有保护,部分地质遗迹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并多集中在门头沟遗迹集中区,本次工作划分的4个遗迹集中区,其中延庆、房山和平谷都已建有世界或国家地质公园,有效的保护了区内遗迹景观,唯独门头沟还没有建设,门头沟区内遗迹景观破坏最为严重,建议近期采取措施,对已遭受破坏的地质遗迹进行抢救性保护。
1 国内外地质遗迹保护概况
目前随着地质遗迹经济价值的体现,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工作加大投入,美国陆续建立了300多个国家公园,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开展了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李虹等,2011)。同样我国对地质遗迹的保护也十分重视,我国地质学家早在1985年就提出在地质意义重要、地质景观优美的地区建立地质公园以加强保护和开展科研、科考。1987年7月地质矿产部以地发[1987311]号文件《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规定(试行)的通知》,把保护地质遗迹首次以部门法规的形式提了出来;1995年5月地质矿产部又颂布了《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则进一步把建立地质公园作为地质遗迹保护区的一种方式出现在我国的部门法规中(赵逊等,2003)。
199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的计划,并建立全球地质遗迹保护网络体系,2000年国土资源部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和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并邀请了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旅游局等部委专家作为评审专家成员,参照世界地质公园的有关标准,制定了国家地质公园评选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初步建立了一批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此后我国的地质遗迹保护工作进入了快速和规范化发展时期。
2008年,为了提高地质公园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地质公园健康持续发展,更好地保护我国的地质遗迹资源,国土资源部建立了地质公园督察员制度。根据地质遗迹的重要性,我国将地质遗迹保护区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在保护区实施不同级别的保护(董颖等,2010)。
截至到2016年1月,我国已经建有世界地质公园33 处,约占全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成为拥有世界地质公园最多、发展最快的国家。建立国家地质公园189 处,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资格52处、省级地质公园和建设资格235处,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中国特色的地质公园发展模式,地质公园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2 北京遗迹总量分类及分布特征
2.1 总量及分类
到2016年1月之前,北京市共申报建立了8处地质公园,包括2处世界地质公园(中国房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5处国家地质公园(房山石花洞、延庆硅化木、房山十渡、平谷黄松峪、密云云蒙山)和1处市级地质公园(房山圣莲山地质公园),切实有效的保护了首都的地质遗迹资源(南赟等,2014;刘连刚等,2015)。
图1 重要地质遗迹分布图Fig.1 Important geological relics distribution map
本次工作调查了全市地质遗迹点195处(图1),剔除了部分遭受严重破坏地质遗迹,合并了同类同地的地质遗迹,最终确定了50处重要地质遗迹,含3大类、12类、24亚类。其中,基础地质大类26处,包括地层剖面类4处、岩石剖面2处、构造剖面6处、重要化石产地7处、重要岩矿石产地6处、冰川遗迹1处;地貌景观大类22处,包括岩土体地貌11处、水体地貌4处、火山地貌2处、构造地貌5处;地质灾害大类2处,包括地震遗迹1处和其他地质灾害类1处(北京市地质研究所,2014)。
2.2 分布特征
对50处不同类型的重要地质遗迹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布特征如下:
(1)50处遗迹点49处分布在山区,占总数的98%,1处分布在平原区。其中有26处分布在北山,占总数的52%,23处分布在西山,占总数的46%。
(2)北京同一亚类的地质遗迹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衡性,遗迹分布相对比较集中。本次工作主要划分了4个遗迹集中区,如:北部延庆千家店地质遗迹集中区,以中生界侏罗系土城子组为主,集中分布有恐龙足迹、木化石、砂岩地貌以及峡谷地貌;西部门头沟下苇甸—军庄遗迹集中区,以古生界寒武系碳酸盐岩地层和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砂页岩地层为主,分布有典型的层型剖面、古生物化石产地等;西南部房山十渡—周口店遗迹集中区,以中上元古界碳酸盐岩地层为主,集中分布有地表岩溶峰林峰丛地貌、地下岩溶洞穴景观及古人类化石等;东部平谷黄松峪地质遗迹集中区以中元古界石英砂岩、碳酸盐岩及大红峪期火山岩为主,分布有石英砂岩地貌、大溶洞以及火山机构(表1)。
(3)北京碳酸盐岩地貌在区域上分布不均匀,具有相对集中性。北京碳酸盐岩在区域上分布主要集中于西山,其中峰丛岩溶地貌主要分布于拒马河沿岸,其次在龙门涧、霞云岭等地也有小片分布;岩溶洞穴主要集中分布于大石河流域、上方山地区和周口店附近。从地貌类型上看,岩溶洞穴在各类岩溶地貌内均有发育,但主要集中分布在现代河谷附近和陡崖下的台坎上;从不同高程上看,岩溶洞穴的垂直分布具有随机性,但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高差进行对比发现:北京西山地区的岩溶洞穴在垂直分布上具有成层性,即在中新统(东岳期)夷平面与上新统(唐县期)宽谷谷地之间(高宝等,2012);从发育的地层岩性上看,北京西山地区的岩溶洞穴在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地层中最发育且规模大。其次,在中上元古界蓟县系铁岭组白云质灰岩和雾迷山组硅质白云岩中洞穴比较发育。此外,在寒武系灰岩中也有一些大中型洞穴分布(贺瑾瑞等,2015)。
3 开发利用及保护现状
本次调查确定的50处重要地质遗迹中,有27处位于地质公园范围内,包括2处世界级、6处国家级、19处省级;有4处位于矿山公园范围内,级别为省级;有4处已经建立了景区,级别为省级。这些地质遗迹资源大部分已经成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此外,还有14处没有任何形式的保护和利用,包括1处国家级和13处省级(表2),这些地质遗迹同样重要,需要相关部门尽快实施保护,制定相关的保护规划,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建议
地质遗迹资源是可持续利用资源,我们需要合理开发利用,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李民路等,2000),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做到近期抢救性保护和中远期规划保护相结合。
本规划建议分为地质公园保护区建设和重要地质遗迹点保护两个方面,设三个实施阶段,分别为:近期2020年前;中期2021—2025年;远期2026—2030年。
表2 无保护地质遗迹名录表Tab.2 No protection geological heritage list table
4.1 地质公园保护区建设
(1)近期,加强已有地质公园、矿山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确保园区内地质遗迹的严格保护和适度开发。
建议申请建设以地层剖面、化石产地为主要特色的下苇甸—军庄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或地质公园。该处为遗迹集中区,位于门头沟下苇甸—军庄一带,面积415.37km2,抢救性保护区内已遭严重破坏的地质遗迹。主要地质遗迹资源包括下苇甸寒武系地质事件剖面、下苇甸新元古界与古生界不整合面、灰峪石炭纪—二叠纪古生物化石、岳家坡侏罗纪门头沟植物群、大灰厂白垩纪热河生物群、潭柘寺镇潭柘寺泉、模式口—八大处古冰川遗迹。
(2)中期,以未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范围内的5处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点为核心,建立地质遗迹保护点,采取设立科普及提示碑牌等措施,保护地质遗迹点,防止破坏。
(3)远期,以未在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矿山公园)范围内的6处地貌景观大类和地质灾害大类地质遗迹点为核心,建立地质遗迹保护点,采取设立科普说明展示区域等措施,保护地质遗迹点,普及地球科学知识(表3)。
表3 地质遗迹保护区、保护点建设规划建议表Tab.3 Construction table of geological relic protection area and protection point
4.2 重要地质遗迹点保护
近期,对千家店侏罗纪恐龙足迹遗迹化石产地、周口店古人类化石、下苇甸寒武系地质事件剖面等9处保护级别为一级及以上的重要地质遗迹点采取保护措施。
中期,对马兰组层型剖面、周口店组层型剖面、密云群等20处基础地质大类、保护级别为二级的重要地质遗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远期,对房山花岗岩地貌、莲花山花岗岩地貌等21处地貌景观大类和地质灾害大类、保护级别为二级的重要地质遗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5 结语
北京市地区地质遗迹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要规划好,保护好,利用好,使其成为地质科研实习基地和地质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并为提高公众的知识文化水平、科学素质,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促进地质与旅游结合起到重要作用。
[1]北京市地质矿产局. 北京市区域地质志[R]. 地质出版社,2001:460.
[2]李虹,姜勇彪. 中国地质遗迹保护现状和展望[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3):250~253.
[3]赵逊,赵汀. 从地质遗迹的保护到世界地质公园的建立[J]. 地质论评,2003,49(4):389~398.
[4]董颖,曹晓娟,郭湘艳.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21(2):114~117.
[5]南赟,孙小华,郝春燕,等. 北京市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现状[J]. 城市地质,2014,9(4):35~38.
[6]刘连刚,孙小华,南赟,等. 北京地区地质遗迹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J]. 城市地质,2015,10(4):1~5.
[7]北京市地质研究所. 华北地区重要地质遗迹调查(北京)[R]. 2014:7~8.
[8]高宝,王德恒. 房山世界地质公园和CG表达手段(中)[J]. 知识就是力量,2012,57(7):64~66.
[9]贺瑾瑞,南赟,郝春燕,等. 北京市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及其形成[J]. 城市地质,2015,10(S1):261~267.
[ 10]李明路,姜建军. 论中国的地质遗迹及其保护[J].中国地质,2000,48(6) :31~34.
Discussion on Protection Planning of the Important Geological Relics in Beijing
HE Jinrui, HAO Chunyan, JIAO Runcheng, ZHANG Lingling, CHENG Suzhen, RAN Shuhong,SONG Qingwei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Beijing, Beijing 100120)
Beijing is known as “the Cradle of Geological Work in China”. In the billions of years of geological evolution of history, the geological processes of different periods, it has formed the various types of unique geological wonders. As we all know, the geological relics are not renewable resources, reasonable planning,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can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geological research, teaching and tourism. In order to combat the tendency of geoheritage destruction, conservation planning on geoheritage of Beijing is recommended, and rescuing protection is made for the geoheritages which have been badly damaged. A preliminary protection scheme on geoheritage of Beijing is explored.
Geoheritage; Urgent protection; Protecting plan; Beijing
P942
A
1007-1903(2016)03-0031-05
10.3969/j.issn.1007-1903.2016.03.006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项目编号1212011220044)
贺瑾瑞(1984- )男,工程师,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及地质遗迹调查。E-mail:laurry@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