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山坡』意象

2016-10-19◎边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千言山坡命题

◎边 景

『后山坡』意象

◎边景

本期的“命题人说”栏目里,刊登了湖北省荆州市中考命题组提供的“哇,好香”命题叙事的一组文章,包括题目本身、命题解题、命题散记、命题人下水文。细读这一组文章,笔者对“后山坡”这三个字难以释怀。

试想,几位命题人在强脑力劳动的间隙,去后山坡吸几口新鲜空气,沐清风斜阳,这时,看到蓬勃娇艳的金银花正恣意开放,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的芬芳在四周弥漫着,这是何其美的光景?更何况,由此香联系到各种味道的香,联想到激发生命活力的各种美好体验,进而触动了命题的灵感!这一切,看似因为走上后山坡偶然得之,事实上,是因为命题人心中早存丘壑。来自后山坡上的命题灵感不过是被激发的命题积累。后山坡,只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生长的地方。

命题人的命题如同写作。写作者纵然腹中千言,却不知从何处入手,这时是身旁的某物某事触动了写作的欲望,于是畅快落笔。但成就这篇文章的,终是那腹中的千言——状如一个“后山坡”的存在。

这里的“后山坡”是一个很好的写作的意象。它是拂去了世俗生活的明净的精神世界,代表一个人写作世界的原动力。人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的“万卷书”是“后山坡”。作者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片自己的“后山坡”,这里的“后山坡”代表生机勃勃的生活。“那些学生所能获得的生活的素材、生活的体验、生活的情趣、生活的内省、生活的回归、生活的追求、生活的灵感是否可以在这里汇聚、酝酿、爆发!”

在《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的问答中,王栋生老师谈到“无趣无味无聊”的三无作文。这“三无作文”少了什么?少了“后山坡”上的写作动力源。同时,王栋生老师还谈到:“评价学生作文水平,要看学生对写作的热爱。”我深为赞同。因为,只有热爱才是原动力。我们眼见得许多学生高考之后再也不愿意写作了,写作文成了求学过程中留下的伤疤,一揭就痛。这样的学生,即便高考作文得满分得高分又有何意义呢?

写作是用来传情达意表见解的,与我们的生长同步。生活也好,读书也罢,都是为了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服务的,尤其是心灵世界的丰富和精神世界的健全。而写作,是成长阶段里最好的整理动作。写作中呈现的,应当是升华了的生活现象,美化过的情感体验,这些东西,会进一步滋养和改善我们现实中的生存状态,形成精神的“后山坡”。

有了“后山坡”,学生的写作就变成了揣着题目走进去,带着愉悦走出来的自然之旅。我们在课堂上就不必再硬生生地讲生活向写作转换的技巧问题,而是多唤醒他们写作的冲动,让写作抒发伴随他们的生活自然流淌。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既收获有意栽花花更艳的风景,又坐享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惊喜。岂不妙哉?

让作文教学关注原生态时光,这是“后山坡”意象给我的启示。

猜你喜欢

千言山坡命题
一例胜千言
作家现在时·朱山坡
莲花水乡杂咏(录一)
话过千言气自强
山坡上的比赛
送别
下一站命题
山坡里的故事
山坡上,立着这样一棵老树(外一首)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