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核病感染控制在降低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6-10-19白秀莲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2期
关键词:细菌学合格率结核病

白秀莲

吉林省辽源市胸科医院防治科,吉林辽源136200



结核病感染控制在降低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研究

白秀莲

吉林省辽源市胸科医院防治科,吉林辽源136200

目的探析结核病感染控制在降低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施行强化结核病感染控制前后的80名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通过对比施行强化结核病感染控制前后医护人员的结核病感染发生率、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及细菌学监测合格情况,探讨结核病感染控制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知识掌握率是98.7%,与实施前医护人员的90.0%予以对比,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气、医疗器械表面、医护人员手部细菌学监测中,实施后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结核病感染控制,能够明显减少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增加医护人员对感染预防知识的了解,并且还可以提高细菌学监测合格率,是一种适合在医院中广泛应用与推广的控制方式。

医护人员;结核病;感染控制;应用效果

结核病是一种经由呼吸道进行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为近距离飞沫传播[1]。结核病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卫生学硬件、结核病区及患者的管理等[2]。做好院内感染防控工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以此预防和减少结核病的传播,为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为了探讨结核病感染控制对减少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效果,该文主要对该院实施结核病感染控制前后的医护人员院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施行强化结核病感染控制前后的80名医护人员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中,医生20名,护士60名;女61名,男19名;最小年龄为20岁,最大年龄为55岁,平均年龄是(39.0±1.3)岁。对医护人员的上述资料予以统计分析可知,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对比意义。

1.2方法

1.2.1强化结核病感染预防教育在医护人员入岗之前,对其进行有关结核病感染的知识宣教,并且对宣教结果进行考核,在医护人员合格之后,才可以入岗,并且给予岗前体检[3]。对全体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结核病防护知识宣教与培训,有效提高医护人员对结核病的认知,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能够按照有关规范标准予以操作,做好预防与隔离工作。与此同时,加强对手部清洁及洗手指征的说明,让医护人员自觉洗手,减少感染源。

1.2.2强化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规范管理对于涂阳肺结核患者来说,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工作,叮嘱其外出的时候,必须佩戴口罩;打喷嚏、咳嗽的时候,不可以正对别人,应该用双层纸巾捂住口鼻;在吐痰的时候,应吐在盛有消毒液的带盖容器中[4]。

1.2.3强化对传染病区的管理在传染病区中,一定要对清洁区、污染区、潜在污染区进行严格划分,并且分别建设医护人员、结核病患者的出入通道,以此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在门诊大厅等结核病患者比较密集的场所,应除去布门帘,改用自动感应门,便于消毒,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在恰当的位置为患者提供查询住院费用等信息的电脑,从而避免患者为了了解住院费用经常出入护士办公室,减少了医护人员发生院内感染。此外,医护人员不可以穿隔离衣进入清洁区,以免出现污染。

1.2.4提供充足的防护用品及设施在医护办公室、值班室、治疗室、卫生间等位置均要设置专用洗手池,将水龙头设置成感应式或者脚踏式,设计非接触式按压抗菌洗手液,以此便于医护人员洗手,进而提高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提供沐浴设施,确保医护人员尤其是高危操作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清洁全身[5]。病房内各病床间的距离不得低于2 m。每日应定时对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通常不少于2次,尽量采用低臭氧反射式紫外线灯,保持向上照射,从而在病房有人的情况下保持动态消毒。因为结核菌主要以附着于灰尘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所以,一定要注意病房的通风情况,可在病房比较低的位置设置排风扇,不仅可以改善病房通风条件,还可以避免出现扬尘。在通风的时候,一般为2~4次/d,0.5~1.0 h/次。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确保空气流动方向为:清洁区到潜在污染区,之后到污染区,不可逆行。

1.2.5对医护人员作息表予以合理安排对于感染结核病的医护人员应暂时调离护理患者的岗位或者直接治疗,并且在工作中做好交叉感染的预防措施。安排充足的护理人员,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在个人耐受范围内,之后对结核病职业暴露情况进行定期体检,设立健康档案[6]。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医院对感染管理的措施落实力度、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医护人员的感染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施行强化结核病感染控制前后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知识掌握率及细菌学监测合格率进行调查与记录。感染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评估: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予以评估,主要内容有院内感染定义、院内感染危害、院内感染传播途径、正确洗手方式、感染防控措施等。共设50题,满分100分,未掌握<60分,基本掌握60~90分,完全掌握>90分。

1.4统计方法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输入施行强化结核病感染控制前后观察数据,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施行强化结核病感染控制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施行强化结核病感染控制前后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知识掌握率进行比较

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知识掌握率是98.7%,与实施前医护人员的90.0%予以对比,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知识掌握率进行比较[n(%)]

2.2对施行强化结核病感染控制前后细菌学监测合格率予以比较

在空气、医疗器械表面、医护人员手部细菌学监测中,实施后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施行强化结核病感染控制前后细菌学监测合格率予以比较[n(%)]

3 讨论

医护人员是受结核病感染的高危职业人群,同时也是参与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结核病临床治疗中,应积极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方案,强化院内结核病感染的防控,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策略。

通过对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结核病的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感染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医护人员缺乏自身防护意识,导致非常容易感染结核病。在日常医务工作中,部分医护人员忽视了自身防护工作的落实,如佩戴口罩、帽子等。此外,医护人员也忽视了环境飞沫传播的危险性,导致在通风差的诊断室中发生感染[7]。②医院设施不完善,通风条件不佳,也是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结核病的重要因素。针对结核病感染而言,主要是由呼吸道进行传染,要求其具有较高的防护水平,然而,部分医院的防护设备相对落后,加之通风设计不合理,导致感染率比较高。③医护人员缺少对结核病知识的了解,造成其容易被感染。现今,很多医护人员认为,接种过卡介苗之后,就不会被感染。事实上,卡介苗只是有限度的预防结核病的发病程度,并未完全预防结核病的感染,在耐药结核病发生率有所提升的情况下,住院患者人数越来越多,导致感染几率逐渐提升[8]。基于以上分析可知,要想有效预防结核病的感染,一定要加强结核病感染预防知识的宣教,并且加强自身防护,重视病区及患者的管理,从而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感染预防知识掌握率是98.7%,与实施前医护人员的90.0%予以对比,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空气、医疗器械表面、医护人员手部细菌学监测中,实施后合格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结核病感染控制对降低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效果非常好。

总而言之,加强结核病感染控制,能够明显减少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发生,增加医护人员对感染预防知识的了解,并且还可以提高细菌学监测合格率,是一种适合在医院中广泛应用与推广的控制方式。

[1]李凤娟,闫小婷,王新宏,等.2010-2013年陕西省结核病防治院院内感染现状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9(18):2170-2173.

[2]陶淑敏,赵芳,谢涛,等.病区内耐多药结核病医院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4,3(6):715-716.

[3]陈娜,付军,刘玲燕,等.九家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现状调查[J].中国防痨杂志,2015,37(12):1197-1201.

[4]吴腾燕,刘飞鹰,韦所苏,等.广西结核病定点医院工作现况、问题和对策探讨[J].广西医学,2015,2(4):583-585.

[5]陈玉萍.控制耐药结核(MDR-TB)菌的院内传播措施[J].医药前沿,2015,12(24):313-314.

[6]张宇.预防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与职业防护[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1(22):3424-3426.

[7]张兆明,李彦霏.浅析微生物进行检验在感染控制中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3):137.

[8]杨风勤,潘文丽.结核病感染控制在降低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应用及效果分析[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2013年学术大会论文集.2013.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Tuberculosis In fection Control in Reduc-ing the Hospital Infection of M edical Staff

BAIXiu-lian
Prevention&Treatment Department,Liaoyuan Chest Hospital,Liaoyuan,Jilin Province,136200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uberculosis infection control in reducing the hospital infection of medical staff.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2 to 2013 Decemb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nsive TB infection control before and after 80 doctors and nurses in the hospital infection were analyzed.By compa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engthening TB infection control before and after themedical staff of the TB infection rate,infection prevention knowledge and bacteriologicalmonitoring qualification,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tuberculosis infection control.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knowledge of health care personnel is 98.7%,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90%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care workers to be compared,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the air,medical device surface,medical personnel hand bacteriological monitoring,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fied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the implementation after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Enhancing the tuberculosis infection control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hospital infection ofmedical staff,increase the medical staff’s awareness of infection predictive knowledge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bacteriologicalmonitoring,which is a control way suitable for wid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the hospital.

Medical staff;Tuberculosis;Infection control;Application effect

R7

A

1672-5654(2016)08(a)-0023-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2.023

2016-05-09)

白秀莲(1965.2-),女,吉林辽源人,中专,主管护师,主要从事结核病护理。

猜你喜欢

细菌学合格率结核病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改进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对细菌学检验质量的影响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小儿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
细菌学之父巴斯德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算好结核病防治经济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