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筑设计为例浅谈设计的地域与民族特色
2016-10-19葛军
葛军
摘 要: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民族设计理念逐渐的被同化,我国的建筑设计在展示自己现代高科技水平的同时,还要展现出了强烈的民族风情,那么文章就以成都民族建筑设计为例,来具体的讨论一下该地区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关键词:建筑设计;现代主义;地域性
这些年以来,有关设计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在建筑方面,一直都在进行着不断地研究和讨论,而且也诞生了很多具有强烈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优秀建筑。不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应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建设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建筑。
1 建筑设计的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概念
中国文化是要防止世界大同文化的“侵占”,不过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太过强烈,让所谓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逐渐演变成了满足自身价值的自我表演。不过真正具有价值的地域民族特色建筑更应该是眼于现在和将来。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地域文化要具有固定的地点和文化,设计者要时刻留意平时的生活,并从生活中搜集有价值的素材,以便用于实际的建筑设计当中。因为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限制的原因,让地域性的构成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因此可以说,成都的建筑设计专家一定通过和国际设计的比较,然后再结合本国某地域的文化特点,来设计出具有该地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建筑,从而将当地人民最朴实、最纯真的生活气息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利用这种比较接地气的建筑设计形式,还可以让欣赏者人感受到一种归属感。
2 成都地区民族特色建筑的艺术风格
2.1 成都地区民族特色建筑典型平面。在建筑平面布局方面看,第一,成都的民族建筑和我国其他地区的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根据实验建筑的特点所构成的聚合单元,以此形成了古镇监护群形态。第二,成都人民由于受当地文化、地理环境等影响较深,因此建筑风格都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而这两点对成都民族特色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成都的民族建筑更多的使用院落式的布局,在建筑设计期间不墨守成规,坚持简洁实用的理念,并通过对地形的调查,系统的对建筑进深进行布局,以便让成都当地人能够尽快的适应民族建筑的风格。(2)成都当地的天气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民族建筑的天井尺度,而这样的客观条件也同时决定了成都民族建筑的特征。(3)位于街道周边的民族建筑,通常都是前店后宅的布局方式,这主要是受当地经济条件的影响。(4)成都当地受民族习惯、民族艺术等方面的影响颇深,而这两个方面,也对当地的民族建筑的风格起到了创新作用。
2.2 成都地区民族建筑的立面特征。官式建筑与民族建筑在建造模式上大体相同,而差别在于,民族建筑并没有太多的规范,在建设过程中也要比官式建筑更加的简单,通常,在设计民族建筑的正身的时候,所使用的都是原生材料,因此在建造完成以后都会显得特别朴实无华。在建造屋顶期间,由于环境的因素,在坡度上会有很大的不同,不过成都绝大部分民族建筑的屋顶坡度都显得很平缓。成都民族建筑的立面效果,由于楼层的差别而通常会展现出多种立面特征:
2.2.1 单层传统民族建筑。台基、正身以及屋顶是单层传统民族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台阶大概有20公分的高度,并和屋面檐口有4米的距离。而正身则由两部分构成,分别是墙体和窗户。其中墙体是由木板所搭建的。而位于中间的房间,大部分都由门窗所占有了。在屋顶方面,通常采用的都是双屋顶形式,而且距檐口有3.8米。由于成都民族建筑的形式比较丰富,而且门和窗具有很多种的设计方式,这样就显得民族建筑的立面样式非常的丰富。
2.2.2 多层传统民族建筑。多层传统民族建筑也分为和单层民族建筑一样的三个部分。而底层立面,以临街而设的板门居多,通常它具有3米的高度。而上层立面的形式则比较的丰富,具体的设计成哪种形式,还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通常,立面的形式主要分为:(1)如果民族建筑的楼层数达到两层以上,那么就应该设立花格窗,可以布满整个墙面,也可以间接设置。(2)一些民族建筑可以设计一悬挑阳台,这样就能够让民族建筑更加具有立面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让民族建筑的使用空间进一步加大。利用这种建筑形式,还可以加强立面的虚实变化,从而强化了民族建设的室内和室外之间的交流。
3 国外以及外省著名建筑对四川地域和民族特色建筑的启示
3.1 研究和创造建筑良性空间特色。根据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所有地区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展现出来的建筑在文化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陕北的地下窑洞空间和西南的吊脚楼在文化特点上就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而对于设计师来说,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设计特点,来尽可能的去保留创造各自建筑特点的建筑空间。
3.2 尊重建筑所处的自然和文化环境。若想对当地的建筑文化表示尊重,并把握好人和建筑之间的关系,那么就一定要全面的了解当地的文化特点,举个例子,著名的芝贝欧文化中心,就是设计者伦佐.皮亚诺通过掌握当地的文化特点,然后结合现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所设计出来的旷世佳作。他采用了当地比较流行的肋架的构成方式,并将当地早已经抛弃的村落簇拥空间再次挖掘出来,最终把两者完美结合,从而让建造出来的芝贝欧文化中心更加的富有时代感。
3.3 地域性建筑材料的更新。地域性建筑材料的更新指的是传统建筑材料要在全新建筑方式的帮助下实现符合当代特点的艺术特性。成都的建筑师要向外省的一些民间艺术借鉴艺术灵感,但不能完全照搬,一定要在民间艺术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符合现代建筑风格的元素。如果设计师无法对传统思想进行转变的话,那还不如将传统建筑艺术风格完全抛弃。
3.4 确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领域中,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非常的重要,是设计者能否设计出优秀建筑作品的关键一环。所以,创建居住环境,表现成都生态区域的特征,并利用好自然环境帮助的优势来进行建筑设计是成都建筑设计工者的核心思想。杨经文是著名的马来西亚建筑师,他结合当地的气候,并搜集了有关当地建筑特点的资料,经过整理,最终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特点的设计理念:将绿化空间建设在高层建筑中,并构建“两层皮”的外墙,这样就可以创设出空气间层。而杨经文之所以能够有这样的想法,跟它掌握好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4 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若想体现出具有成都民族风格的建筑,就一定要在尊重传统建筑艺术的基础上,融入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还要研究和创造建筑良性空间特色以及确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观等等。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研究者要积极努力,认真探究,争取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方案,以此让成都的民族建筑水平迈向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宋晓真.以建筑设计为例浅谈设计的地域与民族特色[J].艺术科技,2014(12).
[2] 刘雪涛.论公共环境标志设计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精神[J].包装世界,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