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放新思维
2016-10-19《重庆与世界》编辑部
重庆开放新思维
今年5月15日,国家铁路系统迎来近十年来最大规模调图。成都铁路局对外宣布,因货源充足,即日起新增4趟中欧班列,其中3趟为“渝新欧”班列。
“渝新欧”,已成为中欧班列“最耀眼的亮点”,也成了重庆对外开放的“大动脉”。
重庆开放,过去的思路主要是多出口产品、多引进外资。但作为中国内陆腹地的重庆,要开放须跨越千山万水,远涉重洋,从中国西部到东部再到欧洲、美洲、非洲,漫漫长路,想做大出口好比登天,外企也常嫌路远不愿来。
后来,重庆有了渝新欧铁路—一条深入世界“心脏”的铁路,重庆的开放路便变得十分便捷:在重庆一抬脚就能跨进欧洲。由此,重庆紧紧依靠渝新欧这个核心,不仅建成了全国最大汽车制造基地和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生产基地,还引来了平行进口汽车和繁荣的跨境电商。
然而,此时的渝新欧主要还是作为一条简单的“运输通道”来使用的。种种迹象表明,“渝新欧”及其背后的决策者们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个简单的理念,而是在构想一篇宏大的开放大文章。
5月11日,韩国仁川市市长刘正福首次到访重庆。重庆方面提出希望仁川市利用以重庆为起点的“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让欧洲运往韩国的货物通过“渝新欧”中转,形成“铁空联运”,这样其整个运输成本将降低一半以上。刘正福对此建议表示“可行性大”。同样的建议,重庆更早之前也向新加坡提出过。
重庆构想的这篇开放大文章可以简单概括为:互联互通。
欧洲的货物未来都可以从“渝新欧”到重庆,再通过空运中转到曼谷、吉隆坡、香港、台北、东京、大阪、首尔等距离重庆四五个小时航空半径的亚洲城市。由此,一个“渝新欧+空运”的铁空联运新物流通道构想悄然诞生。如果成功,未来重庆或将一跃成为亚欧之间贸易的重要中转地。
从欧洲到亚太,互联互通,重庆的开放由此进一步升级。互联互通,并不满足于一条单纯的运输通道的建设,而是“织网”,织一张能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开放大网,让重庆便捷联通世界。这就是内陆直辖市重庆的对外开放新思维。
有了大开放,重庆就能顺理成章集聚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本刊编辑部
New Thinking on Opening Cho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