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采、酝、排” 写出好新闻来
2016-10-18杜秋影
杜秋影
[关键词]新闻;报道方法;技巧
新闻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采用的一种文字形式。
写新闻既易也难。所谓易,就是说有些记者写新闻时只把新闻事实经过叙述出来就简简单单地完成了一篇稿件,根本不去深挖掘、细雕琢,浮草了事,文章也显得粗枝大叶,没有可读性。而所谓难,就是真正用心去写一个新闻,它要求新闻记者深入一线、深入实地、深入基层去采访,写稿件时要选题精准、语言简洁、突出较强的新闻性,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一篇生动翔实、令人称赞、叫得响的好新闻,才能全面提升报纸的档次。
“只要肯似蜜蜂勤,干土硬石也生金。”写一篇好的新闻报道要腿勤、脑勤、手勤、嘴勤,如蜜蜂酝蜜一样,要经历“采”、“酝”、“排”三个过程。
“采”就是深入采访,大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写新闻报道时,采访很讲究,应做到“不采无把握之访”。在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越充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就越能掌握主动。并且在采访技巧上要练就一种边收集材料、边整理材料、边思考写作主题、边列出写作提纲的本领。采访要到现场去、到群众中去,多采访人、多从不同侧面、不同渠道占有素材,尽量少问虚话、空话、套话,要多问实话、有用的话、符合主题的话;不但要“身入”,还要“心人”,多跑多听多看多学多闻多思,必须改变蜻蜓点水的采访方式,沉下心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见微知著,用灵敏“新闻鼻”,更深层次去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去挖掘更多有价值的“新闻眼”。有句俗话说得好,“欲想得甘泉,井要挖的深”。要善于用新闻的眼光去发现新闻,从会议材料中、从基层工作和生活中捕捉到好的新闻点,也就是要“变废为宝”选角度,“大海捞针”挖新闻。
“酝”就是运笔过程,要善于在“做”字上下工夫。我们常说,好的新闻别做“瞎”了,要把新闻做“靓”。这需要精心采写,反复推敲,精益求精。从标题的确立到全文的完成,整个工序都需要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要谋篇布局,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要做到叙事突出动感、描绘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同时,写新闻稿件还要具备“实、真、新、强、短”的特点。所谓“实”,就是新闻报道中选择能反映事实本质、能说明问题的事实加以叙述。所谓“真”,就是新闻报道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甚至所用的每一个词都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要说实话,不能有半点虚假。所谓“新”,就是谁能在第一时间抢先占有了新闻,谁的报道就最有价值。为了保证新闻的“新”,不仅要练就“脚快、手快、脑快”的功夫,还要在报道的时间、角度、构思和所要表现的思想意义上进行精筛细选。所谓“强”,是指新闻报道的针对性、指导性要强。新闻必须针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言,用具有典型意义的事实,指导人们去认识和解决问题。“短”,就是指新闻报道叙述要简明扼要、短小精悍。写新闻报道,结构不能复杂、字数也不能多,要写好确实不易,但是,只要我们抓住了新闻的“实、真、新、强、短”五个特点,善于选取独特视角进行认真构思,就一定会写出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因此,在“采”和“酝”过程中要做到自然衔接、做到“倚马可待”是很重要的。
“排”就是排除糟粕,去粗取精。写文章不要胡子眉毛一齐抓,要抓住某一事物的某个侧面或某一点进行报道,不要面面俱到;要紧扣主题,做到脉络分明,条理清晰,运用好剪裁技巧;要量体裁衣,句无续发,字无浪费。初稿写成后,应反复修改、反复推敲,看文章有无说服力,结构是否严密,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只有反复审查和修改,才能达到文章完善。古人说过:“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文章无论大小,都用心去写,反复推敲,反复删改。要用事实说话,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不生编硬造,不夸张或随意涅造。要思路清晰,文字简练,在写作时要说短话、写短句,不用过剩的抒情句,不用过多的形容词,不用不恰当的比喻和警句。在结构上,要简捷直叙,少曲折迂回。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写一篇好的新闻报道,就要长期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走基层,接地气,“一头汗两腿泥”,才能写出好新闻。长期的新闻实践证明,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不到基层去,总隔着玻璃窗,眼睛就看不清楚;不到基层去,从材料到材料,思考就不够深入;不到基层去,通篇干巴话,表达就不够到位;不到基层去,冷暖不相知,感情就不够投入。要在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上下工夫见成效,回答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转作风,俯下身弯下腰才能与百姓心贴心。要在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上下工夫见成效,继承弘扬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改文风,“短、新、实”为新闻报道添“魅力”。要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工夫见成效,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读爱看,实现最佳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