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的思考
2016-10-18孟利
孟利
大兴安岭地区为适应木材停产和经济转型的新形势、新常态,只有依托自身的生态、资源、区位和环境优势,将全域生态旅游业作为大兴安岭地区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去谋划,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惠及民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更是全面保护生态资源的客观要求。
一、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业的分析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改革思路,自2014年4月1日起,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商品性木材生产,“独木支撑”的经济模式从此成为历史,经济转型迫在眉睫。大兴安岭地区拥有富集的生态旅游资源,倾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是实现区域发展与资源保护双赢的有效路径。
(一)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业的优势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边境地区,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行政区面积8.3万平方公里,素有“神州北极”之美誉。森林资源优越丰富,至今仍保存着完整的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高达81.86%,pm2.5接近于零,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4.8~5万个,夏季平均气温为19℃左右,空气、土壤、水都达到了3S标准,纯净的生态环境使大兴安岭具有极强的旅游吸引力和极高的生态旅游价值。依托“神州北极,神秘源头、神奇天象、圣诞世界、最美湿地、最冷小镇”,以及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湿地和大氧吧等优势资源,打造了诸多精品旅游景观。全区拥有A级旅游景区23个,其中5A级1个,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8个,4s滑雪场1个。旅游品牌初具影响,通过近几年的宣传营销,大兴安岭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增强,先后获得“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 中国十大特色魅力旅游风景名胜区”、“中国三大低碳旅游景区”、“中国野生蓝莓之乡”、“中国最美十大森林”、“中国最美十大秋色”、“中国森林氧吧”、“亚洲最美湿地”、“2015旅游业最美中国榜”等殊荣。北极村被评为 “全国首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亚洲旅游业金旅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兴安岭地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寒温带首席生态旅游新兴区。
(二)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业的劣势
冬季旅游吸引物体系严重缺乏,没有挖掘好冬季冰雪期长、雪量大、雪质好的资源优势,致使旅游发展季节性太强。营销模式陈旧,对旅游宣传营销的重视程度不够,营销资金投入不足,新媒体利用率低,基本形成了守株待兔式旅游发展格局。运营管理体制传统僵化,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的关系没有理顺,市场融合度不强。旅游发展资本金不足,大兴安岭地区长期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经济模式全面停止,导致经济基础薄弱,加之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较弱,旅游产业市场化程度低,融资招商合作效果不显著,从而制约着旅游景区景点和基础配套设施的开发建设。基础配套功能不够完善,部分景区景点和交通主干道手机通讯信号盲点较多,铁路运行速度慢、车体舒适度差,公路等级低,以及娱乐产品和液态项目匮乏,实现不了旅游人天数和液态消费项目双增加的效果,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了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发展进程。
(三)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业的机遇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特别是近几年雾霾天气频现,人们对原生态和大自然有强烈的需求,生态旅游无疑是旅游消费者的首要选择。大兴安岭几乎近于原始的生态环境,使其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的成长空间潜力巨大,具有强劲的后发优势。针对这一实际,大兴安岭地区确立了将生态旅游业作为林区转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旅游项目评审委会员、旅游质量安全办公室等相关机构,出台了《大兴安岭地区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旅游产业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修编了《旅游产业总体规划》、《养生旅游度假区发展规划》、《大北极村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旅游发展规划。同时,积极强化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在可进入性方面,建成了加格达奇和漠河两个机场,加之铁路、公路的安全畅通,构建了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在旅游接待上,全区有旅行社25家,导游235人,客运车辆7723台,能同时载客4.1万人,有标准间以上床位近2万张,满足了旅游业发展的基本需求。合力宣传初具效应,先后成功举办了北极光节、冰雪汽车越野赛、蓝莓节、冬至文化节等节赛活动。借助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凤凰卫视媒体平台,进行了深度宣传报道和有针对性的促销。在运用新兴媒体方面,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平台开展旅游宣传,今年2月,已与南方卫视合作开展了“中华旅游名博大兴安岭行”活动,新浪微博阅读量已近3000万,百度收录信息数量达57万,有效送达超过1.5亿人。在拓展市场发展方面,与重要客源地的合作,组建了东北16+1旅游联盟,黑龙江·内蒙古4+1旅游联盟等,通过全方位的宣传营销,叫响大兴安岭的生态旅游品牌。2015年,全区接待游客456万人次。
(四)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业的威胁
同类型生态旅游竞争激烈,特别是东三省同质化竞争较为突出。针对冬季旅游,万达集团进入长白山,辽宁和吉林多次举办国际和全国冰雪赛事,以及省内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亚布力、“雪乡”等地旅游线路厘清连片,对大兴安岭的冰雪旅游构成了莫大的冲击。夏季省内伊春等地的生态森林游,省外长白山等地的避暑养生游都极具吸引力,而且上述区域交通相对便利,大交通成本低,已形成较大的截留威胁。大兴安岭旅游业发展较晚,缺乏具有差异化的生态旅游产品,森林体验、森林穿越、森林康养等新兴差异化、休闲度假型旅游产品还没有打造成型,进而使大兴安岭的生态旅游竞争愈显强劲。
二、发展全域生态旅游的路径选择和对策
大兴安岭地区发展全域生态旅游优势大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整合各个要素,从七个维度实现深层次突破,才能有效推进大兴安岭地区全域生态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战略板块——树立全域发展理念
根据大兴安岭地区实际,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必须准确把握旅游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势,切实强化全局意识、市场意识、融合发展意识,坚持保护优先、规划先行、错位发展、盘活存量、扬长补短的原则,大力实施全景兴安、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在产品供给和产品营销“两大方面”狠下工夫,在服务质量和市场监管“两大焦点”上加大力度,真正把“绿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
按照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首先要转变“重建设、轻营销”的思想观念。目前,人流是制约大兴安岭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重点应从三个方面来解决人流问题,做好营销让人想来,增加运力让人能来,打造冬季产品拓展旅游周期让人常来,但最首要问题是怎么让人想来?那就是做好旅游营销。目前,全国旅游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游客出游所选目的地很宽泛,谁先营销谁就抢占先机,旅游市场的第一竞争更直接体现在营销竞争层面上,大兴安岭作为新兴旅游目的地,时间成本、货币成本呈现“双高”的不利局面,旅游营销就更突显其重要性。我们要利用新兴媒体开展全方面、多角度、立体式的营销,提升旅游的认知度和吸引力,抢占市场份额,吸引更多的人流进入大兴安岭,进而产生良好的洼地效应,促使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汇聚于此,众多的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也会源源不断地相继涌入,改变过去主动招商、找商、求商的局面,基础设施、景区景点和接待场所的建设和提档升级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二)规划板块——合理修编保障执行
围绕大兴安岭地区的资源特点、文化主题、差异化和旅游市场需求趋势,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科学客观的修编,避免同质化、杜绝碎片,坚持各县区局错位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区域一体化的产业布局,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意见。要强化旅游规划对产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对于已经审批通过的旅游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坚持在规划期内,一个规划贯彻到底,确保旅游规划的指导性、权威性、连续性和执行性,提升规划的刚性和约束力。
(三)营销板块——运用新兴媒体资源
要整合全区优势资源,确定专项营销费用,实行策划式营销,调整传统营销渠道和新媒体营销的投入比例,做好线上线下营销的有机结合,实现由“大网式”营销向“刀锋式”营销的转变。在宣传载体上,有重点的向客源地市场的城市地铁、机场、城市LED、分众传媒和框架媒体等新兴媒体平台转变,选择微信、微博、网络微视频、借助大V、OTA资源等最现代、最便捷、最有效的新营销模式,从而抢占旅游市场份额,改变守株待兔的旅游经营和营销模式。
(四)路径板块——有效增加旅游运力
依托哈尔滨作为东北最大旅游集散地的优势,重点考虑加密哈尔滨至加格达奇、漠河航班,既能降低成本和开通难度,又能有效提高旅游运力。保障现有运力的基础上,积极与铁路部门协调联系,加开哈尔滨至漠河的客运列车,重点加开空调旅游专列或摆式旅游列车,缩短铁路运行时间。保障公路路况,提高主干线等级,完善区内公路网络,做好公路沿线旅游服务区、加油站、公共厕所及卫生绿化,完善交通和景区标识,满足日益增长的自驾游市场需求。
(五)开发板块——深度打造差异产品
1.打造本土文化核心产品。融入更丰富的北文化,做足差异化。饮食差异化:以天然山野食品等有机食材为原料,打造“山八珍、河八珍、土八珍、菌八珍”等本土系列饮食;住宿差异化:以北方特色民居为基础,打造原始与现代相互融合的住宿环境;娱乐差异化:开展俄罗斯与鄂伦春文化为代表的娱乐活动和常态化演出,重点打造“四季+夜晚”的娱乐模式,有效增加夜态消费和旅游人天数;产品差异化:围绕北做文章,开发找北迷宫、找北星宿馆、活佛授顶等产品,满足广大游客找北的心理预期。围绕原始的生态资源,开展森林穿越、雪地穿越、摄影、攀岩等户外旅游项目;争取与《非诚勿扰》等栏目合作,打造春天希望的婚礼、夏季火热的婚礼、秋季收获的婚礼、冬天圣洁的婚礼,实地拍摄婚礼VCR和特色北极婚纱照,开发“四季婚礼”旅游项目;依托夏季气候宜人、绿色有机食药材等优势,开发养生养老项目,打造中国最北的养生养老基地品牌。出行差异化:利用北方驯鹿、马匹等原始的交通工具,以及打造特色文化车厢等形式,打造具有浓郁北方特点的旅游交通工具。
2.打造森林全境自驾游产品。依托漠河品牌影响力的辐射作用,利用自驾游的灵活性和可伸展性,改变原来北极村单点支撑的旅游模式,使点对点的旅游转化为大兴安岭区域化的旅游,依托区域内南北两个机场,串联各县区局差异化的旅游节点,做好产品组合及旅游线路设计,在全国率先打造“畅游兴安”森林自驾游品牌,延长大兴安岭区域旅游周期,提升游览大兴安岭的性价比。从拓展战略看,采取异地手车的模式可外延西线至根河市、海拉尔,东线扩展至黑河、五大连池,南线延伸到齐齐哈尔和哈尔滨等地。
3.打造冬季特色游产品。定位上避开与辽宁、吉林、哈尔滨的冰雪旅游同质竞争,成本上利用林业转岗富余职工,通过办培训班、实地演练等形式,培训本土冰雪雕队伍,有效降低制作冰雪产品成本。倾力打造“中国最大体验式冰雪乐园”品牌,建造冰雪体验酒店、雪地火锅、俄罗斯风情冰雪酒吧、巨型冰尜、巨型滑梯,举办全国雪雕大赛、滑雪体验比赛、雪地耐寒大赛、圣诞婚礼等冬季项目,设计至少5项创世界纪录的冰雪作品,解决冬季旅游产品匮乏的问题。依托呼中区最冷小镇封冻早的优势,与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合作,将纯净的冰块运抵哈尔滨建造冰雪大世界,使冰雪大世界提前20天开园,既可以使冰资源货币化,又能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4.深度开发旅游纪念品。通过举办设计比赛的形式,吸引专业企业、院校的工艺美术师和民间手工艺者,利用地产黄金、树根、树皮、石头、药材、食果、动物毛皮等本地原材料,开发诸如找北转运星、送子糕、森林之子、北极光衫等美观新颖、质优价廉、包装精美、便于携带的主题旅游纪念品,满足旅游市场多样化需求。
(六)外延板块——强化外埠合作意识
积极开发对俄旅游,争取开通对俄1—2日游,打造中国最北的“出境游”品牌和界江旅游黄金带。倾力做好招商引资,建立旅游产业项目库,强化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采取PPP等模式,寻求诸如首旅、中青旅、中景信等有实力的大型旅游产业集团或产业基金合作,刺激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向旅游产业集中。有效开展对外合作,加强与周边地市的合作开发力度,重点与呼伦贝尔、黑河、五大连池、齐齐哈尔、大庆等地市开展深度旅游合作。提高旅游市场化程度,通过出台对旅行社的激励机制,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旅行社入驻大兴安岭地区。通过“目的地直采”模式,与途牛、携程、驴妈妈、绿野等大型旅游伙伴合作,有效减少中间环节成本,提升旅游性价比。
(七)服务板块——注重优化发展环境
汲取“天价虾”和“天价鱼”的教训,要高度重视旅游市场秩序管理。重点强化从业人员培训力度,大力实施“区域内全员培训”法,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文明素质。充分发挥旅游质量安全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形成常态化齐抓共管的态势。组建综合执法大队,对旅行社实行事先申报制,导游证实行服务分值制,物价实行线上线下价格公开制,涉旅主体推行诚信体系曝光制。实行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全链条监管,提升服务质量,打造安全、放心、诚信的旅游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