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师琉璃光如来

2016-10-18王俊懿

收藏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浙江师范大学琉璃西风

"

二○年来,王俊懿一直思考的是如何传承玉文化的历史使命,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作为皈依佛门的玉雕艺术家,祈愿慈善、环保思想的延伸,继二○一二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个展上推出“玉文化史上首件当代环保题材大型翡翠装置艺术作品”“冰蝴蝶”之后,二○一三年王俊懿将当代装置艺术、古代佛造像艺术,以及制玉人对社会的人文关怀结合,发愿并创作完成有“东方玉佛”之称的“药师琉璃光如来”,使之成为中华玉雕艺术史上首件宝石级老坑翡翠佛造像翡翠艺术作品。为人类祈愿健康、幸福,以玉文化智慧演绎社会文明的人类生态智慧。“药师琉璃光如来”于二○一三年获得中国百名玉雕大师参加的中国玉雕“神工奖”高于金奖的唯一创新大奖。

东方宝玉佛,翡翠艺术史上首件宝石级老坑翡翠佛造像艺术作品“药师琉璃光如来”,以价值过亿的完美级“琉璃种晴水老坑”翡翠原石整体打造的传世级玉佛瑰宝。此块“琉璃种晴水老坑”翡翠原石,无论色泽、质地、通透度都和青色琉璃有极大的相似度。更惊人的是,里面的小棉点像极了琉璃中的小气泡,让整块料更具有一种彷佛有呼吸般的天然灵性,与“药师琉璃光如来”所在的东方净琉璃世界所体现的意境内涵之契合度达百分之百。以琉璃为名,取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东方净琉璃世界这个佛国净土清静无染、纯净无暇。“药师琉璃光如来”严格遵循藏传佛造像量度经等比例法身表现,并结合汉传佛像艺术的开脸,塑造新时代佛造像艺术。以同一题材,同时创作,一大一小,一玉双身,将原石主体创作成玉佛、金属、楠木相结合的陈设供奉式的大型装置艺术佛造像,另取原石局部精华创作药师如来之无相法身佛,可贴身佩戴,一佛二体,共命化身,无论相隔天涯海角,灵神相生相连,佛佑天下。

缘起 妙得

二○一三年,王俊懿先生巧遇此块珍稀旷世琉璃种晴水老坑翡翠。它与有“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之称的“药师琉璃光如来”的体量完美契合。

艰难困苦,玉汝於成。结缘传世美玉,终於圆等待长达十年的“药师佛”创作梦。

缘起 西藏朝圣

二○一三年六月,王俊懿先生借此佛缘首次踏上西藏的圣土祈求灵感,朝拜拉萨大昭寺时,在大殿一层的墙壁上,他拜见到一尊从墙壁中自然显现的药师佛圣像。喇嘛弟子在面目上沿轮廓少许勾勒,便呈现出药师佛的法相。药师佛为琉璃世界透明身,因此得重要灵感,最终他将翡翠药师佛雕琢得好似从翡翠原石中自然显现之态。

诚 献

中华翡翠艺术史上首件严格遵循“佛家造像量度经”等比例创作的入法玉佛造像药师佛,史无前例。法相庄严,能量永恒,祈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消灾去业,驱逐一切疾厄。

大昭寺感应

二○一三年六月,王俊懿先生借此佛缘首次踏上西藏圣土祈求灵感,朝拜拉萨大昭寺时,在大殿一层的墙壁上,他终于拜见到从墙壁中自然显现的药师佛圣像。因药师佛为琉璃世界透明身,喇嘛弟子在墙面凸显处沿轮廓少许勾勒,便呈现出药师佛的法相。见此顿悟,获得重要灵感,最终王俊懿先生将翡翠药师佛表现出从净琉璃世界中自然显现之相,玉、佛、净琉璃世界融为一体,此表现手法在玉佛造像中堪称首创,亦将玉佛造像与佛法意境完美呈现。

殊 胜

“金玉结合”的千年艺术,“金、玉、木”三位一体的独到艺术思想和造诣,超凡殊胜。采用大型精密贵金属铸造艺术,挑战铸造界的极限。

5927颗蓝宝和钻石搭配镶嵌,45颗“帝王绿”和“冰种”翡翠,史无前例。

223.7克黄金,237.3克纯银,8279克黄铜重金打造。

新 生

高二米七三大型水沉老金丝楠木,历经百年沧桑,蕴含“千年不腐、百邪不侵”的秉性。佛法普照,佛掌型底座枯木逢春,消灾去难,佛法无边。

信佛者,诵读“药师如来本原经”七七四十九遍,便可重获新生。

共 命

同一题材,同时创作,将原石主体创作成玉佛、金属、楠木结合的陈设供奉式大型装置艺术佛造像,另取原石局部精华创作药师如来之无相法身佛,可贴身佩戴,一佛二体,共命化身,无论相隔天涯,灵神法力相生相连。

作品荣誉

二○一三年,“药师琉璃光如来”荣获中国百名玉雕大师参评的中国玉石雕刻“神工奖”唯一高于金奖的创新大奖,同时王俊懿先生被评为“中国神工价值人物”。

与夏荆山老居士的交流

二○一一年,原世界佛教协会会长夏荆山居士在看过王俊懿先生创作的佛像艺术作品后,对他的佛造像作品大加赞赏,年近九旬的夏老是海内外知名的佛教绘画艺术家,他对王俊懿说:“你一定可以创作出世间最好的玉佛像。这是你一生的使命。”从此王俊懿也如此发愿,在今后的生命时光中,他将以创作可传世的玉佛像为使命。

“你一定可以创作出世间最好的玉佛像。这是你一生的使命。”

——原世界佛教协会会长,当代佛像艺术泰斗夏荆山老居士

一叶如来 化腐朽神奇

纯银、钻石、红宝石、琉璃种翡翠

通高42.5厘米 宽17厘米 厚16厘米

2012年

腐朽的莲瓣与莲枝合而为一,一瓣腐朽的莲花正徐徐地从泥土中生长,莲枝上的微刺闪烁着晨露清澈的光,一枝青莲由泥土缓缓盘旋而上,将这瓣残莲稳稳地托住。她手持象征五蕴皆空的空灵宝珠,度化执迷众生,告诫众生,唯有放下终能离苦一叶如来得乐。

无量寿佛 万寿延绵

各色翡翠、纯银、黄铜、钻石、红宝石

冰糯种帝王缘满色老坑翡翠

通高75.4厘米 长31.8厘米 宽22厘米

2010年

王俊懿先生创作的翡翠艺术史上首件国宝级大型宝石艺术佛造像“无量寿佛——万寿延绵”。

白度母 微雕佛造像

三彩翡翠、纯银 通高38.5厘米 宽15厘米 厚8.5厘米 2007年

王俊懿先生遵照北京雍和宫永佑殿所藏白度母唐卡的法相,以精湛的技法把温静微笑的微妙表情,七只慧眼若隐若现的法力,能观照一切众生的慧眼,巧妙运用白、绿、金的色彩分部将白度母跌坐在花草中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再现,达到天人合一的创作境界。悉心端详,白度母眼皮双迭,作为翡翠微雕,雕玉过程中始终伴以水衍,仅凭信手一刀造就,两眼眼皮皆对称如斯堪称神 妙笔意,浑然天作。

药师宝宝佛 心境似婴儿

金、钻石、红宝石 晴水玻璃种翡翠

通高7.8厘米 宽4.7厘米 厚1.6厘米 2013年

“药师宝宝佛”,是翡翠艺术史上的一次创新。在佛造像度量标准的基础上,佛以宝宝的形象示现,以通透纯净的琉璃质感,灵现了艺术家心里“佛”的形象。二○一三年王俊懿先生的第一尊“药师宝宝佛”被选为保利八周年秋季拍卖封面拍品,作品以价值八十万元人民币的原料创作,最终以一千三百八十万元人民币结缘,创造了国内翡翠雕刻艺术品拍卖的历史最高纪录。

事件经过:

2015年6月12日,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开馆,展出由李舒第等人捐赠的170多件古代陶瓷器。开展当日,校方向陶瓷艺术馆主要捐展人、设计与艺术总监、美术学院退休教师李舒弟等14名捐赠者颁发捐赠证书。

该馆的展品一经在网上发布,在收藏界引起一片哗然,许多收藏家,以及一些文物界的专家都认为所展示的历史“文物”中,充斥着大量的赝品、伪品。更有甚者,许多赝品、伪品“文物”,甚至达到“毁人三观、贻害子孙”的地步,却堂而皇之在浙江师范大学的教学圣地上以历史“文物”的面目展示!两天后,瓷器圈网名“花市暂得楼”梁晓新先生直接在微博开火,怒斥展品“假到了惨不忍睹、令人发指的状况”,引发“国宝帮”全力回击。随即,全国一大批与文博相关的从业者加入战团,正面对阵“国宝帮”。

6月20日,浙江省十位实力派收藏家孙海芳等人联名致信浙江师范大学:“艺术馆所展示历史‘文物中,充斥着大量的假、仿‘文物。”随后,孙海芳等人又致信浙江省文物局请求严肃处理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的赝品展览。

2015年7月29日,网名“西风”的张星忠在微博和博客上发了题为《浙师大艺术馆藏品假到离谱》质疑和批评帖子,认为浙师大陶瓷艺术馆所展出的大量瓷器存在问题,并在微博发了质疑为赝品的高清晰藏品图片,同时做了评论,言辞犀利,极具挑战性。这篇文章被新浪网推荐,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2015年9月2日,浙江省文物局回复孙海芳等人的质疑,明确表示“这次陶艺馆展出的陶、瓷器标注的年代普遍存在问题”(详见文件),并要求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把年代存在问题的展品重新标注年代,或取消原来标识的年代,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也作出了积极的回应。由于浙江省文物局的明确答复,以及众多收藏家及体制内文博专家的“声讨”,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展品的“真伪”之争有了明确的结论:艺术馆展出的古陶瓷器标注年代存在严重问题,必须纠正,可改为艺术品展出。

正当大家以为闹得沸沸扬扬的浙江师范大学艺术馆事件已尘埃落定,不曾想事态演变成一场司法诉讼。2015年9月底,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钱卫清、吴炜鹏两位律师作为原告李舒弟的代理人,以张星忠及网络服务提供者新浪公司、微梦公司作为共同被告,向海淀法院正式提起诉讼,起诉西风(张星忠)严重侵犯了李舒第的名誉权。海淀法院于2015年10月组织各方进行了证据交换,并于2015年11月、12月两度开庭审理本案。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收藏界人士旁听了庭审,共同见证了李舒弟诉张星忠名誉侵权案。

2016年7月5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淀法院”)对李舒弟诉张星忠(网名“西风”)、北京新浪互联信息网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浪公司”)、北京微梦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梦公司”)名誉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认定张星忠构成对李舒弟名誉权的侵害,并判决张星忠删除博文《浙师大艺术馆藏品“假到离谱”》一文中的相关内容,同时在其新浪博客首页连续五日发布声明,向李舒弟赔礼道歉。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业界舆论一片哗然,发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本刊选登最具代表性的两篇博文加以刊载,供读者诸君解读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古陶瓷展览事件的前因后果。

此案的判决告诉我们,在正常的学术辩论,或收藏品真伪的争论,法律维护言论自由,各抒己见,但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的底线,进行恶意的人身攻击,否则就会触犯法律。西风(张星忠)“文物打假”败诉的案件对我们是一个很好的警示,我们每一个收藏爱好者一定要切记在心!

(说明:以下转载的两篇博文,略有删减!)

国内收藏界的“官民”之争已是老生常谈,而近日,业内再起波澜,备受瞩目的李舒弟怒诉“西风”张星忠案一审判决出炉,结果为李舒弟教授胜诉,并责令张星忠向其公开致歉。此判决一出,犹如决堤洪水,冲醒了迷恍的收藏界,而更是蓄积的沉怨引出了国内艺术品行业的诟病。满履沧桑的藏品背后是文化传承,还是伪装者的“生意道具”?明镜如法,待钱卫清律师道出其中深意。

“无据打假”这步棋,似退非进

人生如棋,多少人甘为利益的棋子,“西风”来袭,可这第一步“无据打假”即注定输掉了全盘。接下来,我们邀请本案原告律师,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钱卫清律师为大家解局。

钱卫清律师表示。此案是典型的“无据打假”。当时,浙江师范大学接受李舒弟教授的开展捐赠,展览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学校为了宣传和传播传统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古陶瓷艺术,没想到此次展览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十几名所谓的“收藏家”联名写信给浙江有关部门质疑此次展出藏品为赝品,但提出质疑的这些人并没有去现场看过藏品,也没有近距离了解过这些古代陶瓷艺术品,只是靠网上的图片和一些相关报道就断定这些藏品为赝品,且联名致信给浙江有关部门要求浙师大停止展览赝品,更有甚者前后两次写公开信致浙江文化厅及文物管理部门,要求这些部门责令浙师大停展。

我们发现“西风”张星忠这几年参与了多次“无据打假”的行动,他利用这些收藏家的质疑公开信借题发挥,在他的博文上引用了大量没有事实依据的文章,其中包括“假的不能再假”、“李舒弟借着展览达到个人不可告人目的”、“存在腐败现象”、“浙师大的这次活动是强奸社会的”等等。此篇博文一出便出现大规模的转载,且转载次数高达十几万次,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鸣。

此时钱卫清律师加重语气形容说:“无据打假”是弥漫在整个收藏界的雾霾。因为有很多民间收藏家想把自己花心血收集到的精美绝伦的古代艺术品,通过艺术馆或者博物馆展览出来,就被社会上所谓的专家、收藏家、评论家质疑。

这些所谓的“专家”,完全是隔空打假,既不调查,也没有亲临现场观摩,更没有与展览者进行交流,而是直接判定为假。我相信,这其中存在很深刻的社会因素,在他们心中,只有故宫、国家博物馆、国有博物馆才会有这些东西,没有事实依据地质疑民间收藏家手中精美绝伦的藏品。

败在何处

简而言之:西风败诉,不是因为他抨击李舒弟的展品是赝品,而是因为他在抨击的时候,说错了三句话。法院在判决中一开始就严格区分了“评论的自由”和“恶意人格贬损”。

第一,所有对于展品真伪的评论,都不构成侵权。包括“许多藏品假得离谱”、“赝品蛮多”和“地摊级别仿品”。换句话说,说展品是赝品,没有任何问题。

第二,对李舒弟眼力的评论和对人格的大部分评价,不构成侵权(包括“土豪华侨”)。换句话说,说李舒弟眼力差,鉴赏能力低下,没有任何问题。

第三,对于人格的部分评论,构成侵权,关键词分别是展览“张罗工程谁知道是怎么回事”、“某些灰色利益”和“不可告人的目的”。要这么说,那可就真侵权了。

说人家是“国宝帮”乃至“二五眼”,都无伤大雅。但是,说展览涉及利益输送和腐败,这可是指控人家涉及刑事犯罪,如果落实了,当事人是要丢官乃至坐牢的,这性质完全不一样。而且西风的这三句话不仅针对李舒弟,还把浙师大拉下了水。谁平白无故被指为罪犯,心里能乐意?法庭是讲证据的,公众人物既然享受着言论影响力带来的好处,就有谨言慎行的义务,不能以“猜测”为挡箭牌。西风作为一位有影响的公众人物,把这种莫须有的猜测搭配含沙射影的措辞,明显构成恶意人格贬损,也就是所谓的人身攻击。所以,西风败诉的原因,根本不是“国宝帮”津津乐道地“无据打架”,而是严重的人身攻击。

请各位仔细想一想,第一个对浙师大展览进行批判的人是梁晓新老师。按一般的逻辑,就算要枪打出头鸟,也应该告梁老师。在批判浪潮中发声的,也远不止西风一个,为什么偏偏选西风做被告?这是随意而为还是精心谋划?

这一切可能得归功于李舒弟“背后的男人”——他的律师钱列清先生,作为大成所的高级合伙人,钱律师35年的司法实务经验恐怕不是吃素的。我们按照法院的审理思路逆向推理,梁老师在微博上几乎所有激烈的批判都只针对藏品本身,即是涉及人格也属于点到为止。如果以梁老师为被告,那么(李舒弟)败诉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但西风就不一样了,就冲那三句话,赢面恐怕就不小。这样的判断能力和专业素养,钱律师应该有。而且,如果我再大胆猜测一次,这次诉讼无论结果如何,其实原告方都有话可说。既然已经挑了最有可能赢的方式起诉,一旦胜诉,自然可以把名誉侵权和藏品真伪混为一谈 ,让司法权给“国宝”背锅。(事实证明,他们就是这么干的)而如果不幸输了,也可以淡化处理,避而不谈;还可以激烈抨击法院尽是昏庸无能之辈,再扮一次委屈的受害者。只要如意算盘打得好,谁说甘蔗没有两头甜?

谁是赢家

如果说正道与“国宝帮”的较量,就像一场全面战争,那么我们永远不要纠结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而要看到大势的走向。西风败诉了,“国宝帮”看似胜了一局,而真正的赢家,是整个玩真货的圈子。原因很简单:法院的判决,其实戳中了“国宝帮”的命门。

“国宝帮”最关心的不在于有没有被以礼相待,而是藏品能不能被认可。起诉西风最大的目的,在于试图获得国家权威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只有能和藏品产生关联,才具有意义。通俗一点说,告西风是为了变相证明展品是真的。可恰恰在判决书第24页“不构成侵权的博文言论”中,法院认可了西风(此刻他代表了所有玩老货的藏家)对展品真伪提出质疑乃至否定的权利。(注意:是认可他有权利,而非认同其对真伪的判断。)这一段话为所有圈子里的后来人指明了方向,单纯涉及器物真伪的判断问题,法院不会插手。因此,下次看见“国宝帮”那些开门新的赝品,可以大胆骂,放心骂,怎么痛快怎么骂。只要别人身攻击,都没问题。

我认为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马伯庸亲王那篇著名的《少年Ma的奇幻历史漂流之旅》,“国宝帮”除了气急败坏地跳脚大骂毫无办法,而且这样人身攻击同样很容易把自己推上被告席,若是一不小心自己“势败”,且看他们如何收场。

法院不傻,不会用国家权力替“国宝帮”背黑锅。法院为批判的限度画出了范围的同时,其实是变相认可了批判的自由。这为将来对“国宝帮”的舆论战,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这难道不是胜利吗?这是整个圈子的大胜!

最后一点感想

对于鉴定足够专业说明您可以瞬间判断“李教授”藏品的真伪,您可以对办假货展览这种行为嗤之以鼻;同样的,对于法律如果不是足够专业,产生的误解,也会让专业的人士笑话。我想,中国如果真的要成为一个法治国家,至少民众要给法律和法官足够的尊重,在发表不同意见之前应该细致认真地了解相关资料。对于本案,至少是判决书。而对于自己并不专业的法律领域,凭感觉出发的一番指责,我们并不提倡。法律和艺术品鉴定一样,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

再次总结一下全文观点:

当法院认可:

1.所有对于展品真伪的评论,都不构成侵权。

2.对李舒弟眼力的评论和对人格的大部分评价,也不构成侵权。

西风老师和所有反对“国宝帮”的朋友都没有输,都是赢家。

(责编:博雅)

猜你喜欢

浙江师范大学琉璃西风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手绘作品选登
LiBa0.95-yBO3∶0.05Tb3+,yBi3+荧光粉的制备及荧光性质
于昕卉作品
法门寺里的琉璃
秋渐浓,分付西风此夜凉
Application of “Process Approach”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Writing-Teaching
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大山深处是琉璃
八角琉璃井
有扇白羽,有灯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