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块花岗岩和三位叛军的“标本意义”

2016-10-18章夫

看历史 2016年8期
关键词:南北战争格兰特罗伯特

章夫

一般游人眼里,在美国像石头山公园这样不起眼的景点, 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引起我浓厚兴趣的,是知道那儿有一位叱咤风云的“李将军”。

美国南北战争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便是外号叫“李将军” 的罗伯特·李。

发生在十九世纪中叶的南北战争于美国的意义,在美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放在何时,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这是美国内战,参战双方为“北方美利坚合众国”和“南方美利坚联盟国”。最初发动战争的由头,本是一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后来却演变为一场为了黑奴自由新生而战的革命战争。

代表“叛军”的罗伯特·李,在美国南部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石头山公园就是因为供有他和他的两位战友,而让世界各地旅游者络绎不绝。这座公园位于亚特兰大以东30 公里左右,以一座巨大的花岗石山峰为主体而得名。

身临其境,你会不由得发出“山是一块石, 石是一座山”的赞叹。据说这块石头乃世界上最大的裸露在地表的花岗岩石。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我从亚特兰大东北郊出发,经85 号高速公路、环城的285 号高速公路, 转78 号高速公路,约近一个小时的车程便到达目的地。

远远地,坐在车上透过层层绿肥红瘦,便隐隐约约可眺望公园浮雕之意境。一片略有起伏的平地上,兀立着一座土豆形石山。花岗岩的山体最为特别,全是光秃秃的,一草一木都难插其间。一眼看上去,便知这山头是火山岩浆喷发而成的, 南北纵向的山坡尚缓,横向剖面的山坡非常之陡。

车还未停稳,便隐约可见朝向东方的陡壁上, 雕刻着三位动感十足的巨人,他们排列整齐骑在马上,神采飞扬,英姿飒爽,煞是威武。

这个堪称世界上最高大的浮雕,雕刻的三位主角,便是美国南北战争中“南方美利坚联盟国” 邦联总统杰斐逊·戴维斯、南军统帅罗伯特·李和外号“石墙”的勇将杰克斯。因而这组雕像又称为“南部同盟纪念雕像”。

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整个雕像面积竟达三英亩,比一个足球场和总统雕像山还要大,最深的雕刻点是罗伯特·李的眉毛处,距离石山表面在3 米左右。

1865 年, 就是中间那位骑马的将军罗伯特·李,代表南军签署了投降书。

美国南北战争

要了解美国南北战争,就必须从18 世纪美国独立战争说起。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建立了联邦制,由资产阶级与种植园奴隶主联合执政。不过南北两地依旧各行其道,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 世纪起,日趋激烈。

1860 年的总统大选,成为美国内战的导火索。林肯的当选使南部分裂主义者如坐针毡。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退出联邦,紧接着密西西比、阿拉巴马、佐治亚、佛罗里达、路易斯安娜和得克萨斯等南部6 州相继退出,并成立“美利坚邦联”, 他们还推举出临时总统和副总统,还通过一部仓促草就的临时宪法。稍后,又有弗吉尼亚、阿肯色、田纳西和北卡罗来纳4 个州加入。这样一来,当时南部的15 个州中,就有11 个州脱离联邦,加入“南部同盟”,还有四个州处于观望之中。美国处于随时被分裂的危险之中。

南部铤而走险的原因在于,他们误解为北部不会轻易动武。因为棉花是南部的主要出口农产品,某种意义上,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北部纺织工业立即停摆。这样的“食物链” 很是让南方处于主动地位。

林肯政府当然很尴尬。就任演说中,林肯表现出的宽容和克制,又被南方视为委曲求全,过于乐观的他们,没有考虑太多,悍然打响了内战的第一枪。这一天是1861 年4 月12 日,战争的始发点位于南卡罗来纳的萨姆特要塞。

对这种分裂国家的行为,林肯再也难以容忍。他下令为恢复联邦统一而战(又称“南北战争”)。仅仅用了3 天时间,征召的7.5 万名志愿军便开赴战争前线。

因为南方军队有备而来,战争初期联邦军队频频失利。特别是1861 年7 月,离华盛顿仅40 公里的马那萨斯城发生第一次会战时,华盛顿几乎失守。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林肯政府采取了两项重大改革措施——1862 年5 月,林肯签署了《宅地法》;1863 年1 月1 日,美国政府又颁布了林肯亲自起草的《解放黑奴宣言》,宣布即日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宅地法》从根本上消除了

南方奴隶主夺取西部土地的可能性,大大激发了农民奋勇参战的积极性;而解放的黑奴可以应召参加联邦军队,从根本上瓦解了叛军的战斗力, 也使北军得到雄厚的兵源。

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成为南北战争的转折点和分水岭。1862 年8 月22 日,林肯回复了一封在多家报纸上发表的公开信:“这场斗争中,我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要拯救联邦共同体,而不是保全奴隶制或摧毁奴隶制。如果我可以拯救联邦而不需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这么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就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也愿意这样做;而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保留另一部分奴隶,我同样愿意这样做。” 在这封公开信的结尾,林肯断言,以上所述是他“所理解的官方职责;至于我经常表达的个人意愿, 即无论何处,人人都应是自由的,我从未有过一丝改变”。

据说林肯提笔写下这封信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起草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只不过林肯还是在等待着一场联邦的军事胜利,以此赋予解放宣言以推动力和公信力。

1863 年初,美国南北战争中最大的一次会战在葛底斯堡爆发,这是战争中北部联邦军由败转胜的关键。葛底斯堡战役打得非常惨烈,联邦军损失2.3 万人,南部同盟军伤亡2.8 万人。战争一直呈胶着状态,直到同年7 月4 日,联邦军队在维克斯堡大获全胜,南部“叛军”一蹶不振, 联邦军队方开始转入反攻。

1863 年11 月19 日,林肯出席在葛底斯堡举行的国家烈士公墓落成典礼,并特地为南北战争中牺牲的阵亡将士发表著名演讲,又大大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为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1864 年11 月,全美进行总统大选,林肯毫无悬念连任总统。作为政治领袖,他深谙民心之道, 匆匆宣誓就职之后,便亲赴前线督战,联邦军士气大振,不断遭受重击的南军败局已定。

1865 年4 月9 日,南军总司令罗伯特·李将军下令打起了白旗。他率余部2.8 万将士,代表南军向联邦军签下了投降书。在起草给战士们最后一份文告里,他这样深情地写到:“只是因为感到英勇和忠诚,无法补偿继续战斗所招致的损失,所以我决定避免无谓的牺牲。”自此,美国恢复统一。

内战让美国成为了一个“受难的国度”,留下了这样一组血与泪凝成的数字——

23 万黑人参军,南北双方共有62 万人死于疆场,伤亡人数达百万,北方伤亡63 万余人, 南方伤亡48 万余人。约每60 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死于战火。南部有四分之一白人青壮年阵亡, 家畜死亡五分之二,农业机械、工厂、铁路损坏一半,财产损失近三分之二。双方共耗资250 亿美元。

这些沉重的数据面前,照常理说,总得有人为这场残酷的战争负责。可当新任总统杰克逊询问北方军总司令格兰特,什么时候审判罗伯特·李和杰斐逊·戴维斯时,令人不解的是,格兰特将军不容商量地留下五个字:“决不能审判。”他甚至说自己宁可辞去总司令之职,也不愿去执行逮捕罗伯特·李的命令。

看来罗伯特·李的担心是多余的,他去格兰特军中洽谈投降事宜前,还曾特地对属下交代:“我可能要成为格兰特的阶下囚了,我想我必须使自己的仪表尽可能好一些。”

谈判仪式和内容比想象的还要简单。仪式在一个叫迈克林斯家的二层红砖楼里进行,仪式之前,格兰特将军和罗伯特·李将军如休闲巡庄园一般,先后骑马来到弗吉尼亚州的阿波马托克斯镇。

人们没有忘记那极富纪念意义的一天—— 1865 年4 月9 日。

仪式上的对话也颇具史诗般耐人寻味。罗伯特·李提出:“败军不受辱,必须充分保证南军将士的人格和尊严不受侵犯。”望着罗伯特·李不屈的双眼,格兰特的助手奥特将军也特地加以提醒:“应该在停战协议里写上,所有接受投降的南军军官,可以随身携带他们的手枪和佩剑。” 格兰特点头同意。

罗伯特·李继续提出条件,希望他的骑兵和炮兵,能够保留那些属于他们自己的马匹。格兰特的回答比罗伯特·李想象的还要富有幽默与创意:“如果这些士兵没有现在所乘马匹的帮助, 就很难收获下一季的庄稼,养活家中老小过冬, 我会这样安排的。”

那些马匹曾经是战争的工具,但格兰特和罗伯特·李都没有忘记,美国此刻更需要“养活家中老小过冬”。

签字仪式结束,败军之将罗伯特·李即起身告辞,格兰特亲率随从相送。当罗伯特·李一身戎装,如一尊雕像般含泪离开时,在场的北军将士全体肃立,举帽致敬,目送一个悲剧英雄最后谢幕。

南部同盟纪念雕像

有这样的故事作铺垫,我们不难理解,后来亚特兰大人为何要以极其特殊的方式,给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最高礼遇。

那座石头山公园原系Venable 家族的私有财产,他们一直构想在公园巨大的屏障上,永久保留南北战争的功勋人物。1916 年, 受邀的雕塑家Borglum 构思有七个中心人物伴随千军的画面,因为经费太过巨额,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到来,直到1923 年才开始动工。但一年过后,因为彼此存在分歧,雕塑家带走了所有的图纸和模型,去南达科他州开凿了著名的总统雕像山。1925 年, 又一位雕塑家接手这神圣的工程,可直到协议规定的1928 年期限已到,也只完成了罗伯特·李的头部,经费就消耗殆尽。

当初未曾预料工程如此艰巨,Venable 家族收回了他们的财产。此后36 年,这座巨大的花岗岩山再无人敢触摸。

梦想纪念南北战争的,不仅仅只有Venable 家族,但人们普遍认为,这个石头山公园堪称一处绝佳风景。当时间走到1958 年时,强大的民意之下,南方重镇乔治亚州特别成立石山纪念协会,并购得Venable 家族的巨石山以及周边土地。

经过两年准备,面向世界招标的设计全面展开,九位世界知名雕塑家相继递交雕塑设计图后, 方案得以敲定。

1964 年工程重新开始,坚硬的花岗石在喷气火炬的作用下,一天之内可以移开好几吨石头。罗伯特·李、杰斐逊·戴维斯、杰克斯的浮雕每位高约30 米——比一座9 层楼房还要高,仅一只眼睛就有一个人高。工人们常常能够很轻松地站在马的耳朵上或者在马的嘴里,躲避突然降临的大雨。

为了这个巨大的工程,切割花岗岩的喷气火炬烧了整整8 年……三位南军将军在啸啸马鸣中神采飞扬,活灵活现。眉毛、手指、扣子,甚至头发丝都在小的热喷火炬雕刻下,精准地呈现出来。

似一幅油画,又恰如一件浮雕,更像一帧山水画……嵌入这巨石之上,真可谓浑然天成。

1972 年整个工程竣工,正式面向游人开放。自此,三位南军将军的军姿,在花岗岩上定格成永恒。更为巧合的是,位于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 其花岗岩石料也是采自这座山。

山只是一张白纸。夜里,美国人用激光画出最美的画卷。激光的高潮部分三位将军动画写实感很强的画面,特别是骑马前行的动作,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与傍晚的风雨雷电形成一幅默契的连续剧。

瞬间,一组爆竹映亮夜空,石刻的三位将军在爆竹中复活了,赫然醒目,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而后,一幅巨大的美国国旗铺陈在整个巨石山上, 让人拍案叫绝。

每年5 月至9 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晚上,石头山公园都要举行精彩的彩色辐射灯光表演。我们便是瞄准了这个时间,下午6 点左右早早地来到这里。

夏日的阳光已经西去,慢慢收起灼人的余辉。驻足仰望,三位将军浮雕所在的岩壁构成一个天然的屏障,屏障下有一个半圆形的水池,不时喷射出若干形状不同的图案,水池外圈是大片草坪, 宁静、开阔,草坪的尽头是南北战争纪念馆。

这儿天朗气清,碧绿的草坪很是诱人,早早地不少人便来到这里,等着晚上的灯光秀。他们有的带着野营的帐篷,有的围坐在垫布上,还有的几人十几人围坐在一起娱乐。

我正抓住太阳的尾巴,来回穿梭在草坪的各个部位,对着焦距,按动快门。

夏日的天气如同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阳光灿烂,刹那间便乌云密布,风声骤起。正当人们为这突袭的凉意叫好之际,硕大的雨滴横空而至,坐在草坪上的人们根本来不及撤退,有的惊慌失措,有的脱衣罩头,有的赶紧收起行头撒腿而逃……奇怪的是,更多的人则在草坪上动也未动,尽情享受老天免费的桑拿浴。为了保护相机,我从草坪落荒而逃,跑到能躲雨的建筑里也不过20 多米,却已是落汤鸡了。

雨水在风的追赶下列阵般地从我们的眼前急驰而去。约莫5 分钟左右,奇迹出现了。对面嵌着三位将军的屏障,挂着10 多条雪白的瀑布, 瀑布直泻而下,目光穿透被风掠过的“雨阵”, 看上去十分壮观。

眼前的一切,似乎要把我们带进百年前的南北战争时代,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如虎。老天烘托出的这种特殊氛围,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仅一刻钟之后,雨骤然停了,天由阴转晴, 黄昏的余晖在雨清洗过后,把一切衬托得美轮美奂。同行的美国朋友告诉我,在夏天的石头山公园, 很容易看到这样的美景。那些雨中一动不动的人原来是在等待这番景色。

三位将军的结局

一切有如过眼烟云。此刻我最为关心的,还是可能成为“战犯”的三位将军最后的命运。

他们的故事比想象的还要圆满。南部邦联总统杰斐逊·戴维斯活了81 岁,于1889 年去世; 副总统杰克斯战后不久就被佐治亚选为联邦参议员,死后墓碑上刻着“一心为公”。战争结束后, 罗伯特·李从此远离尘嚣,也远离仇恨。他拒绝了一家保险公司月薪一万美元的聘请,于1865 年9 月就任华盛顿学院的院长,工资一年只有1500 美元。这所规模很小、名气也很小的、且破了产的学院,地处偏僻的列克星敦山区。

南北战争结束后的三十余年里,昔日南部邦联的一些大人物们,用回忆录和文章继续着往日的战斗。而这位善于辞令的院长,一个字也没写。

1870 年——罗伯特·李生命的最后一年,他带着女儿安妮到南方休了两个月假。所到之处, 迎接他的是鲜花、欢呼和敬意。在哥伦比亚,南部邦联老战士冒着倾盆大雨,列队走到车站欢迎; 在奥古斯塔,数千人向他致敬;在朴次茅斯,人们为他鸣放礼炮……

罗伯特·李最终长眠于华盛顿学院的小教堂之下,他的塑像依然身着南部邦联军装。

猜你喜欢

南北战争格兰特罗伯特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Little Women
“我离罗伯特·德尼罗很近,等了他十天!”
试论南北战争的非正义性
伤病专家 格兰特·希尔
《飘》中有关南北战争的解读
《美国南北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
Autumn Fiers 秋火
我并不完美
20年后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