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教育良知的价值及其构建

2016-10-18王航王帅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6年8期
关键词:良知教育教师

王航++王帅

教师的教育活动是引导成“人”的良知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一名有良知的教师,就是按照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等尽职尽责完成教学任务,以满足社会、学校、家长的期许。事实上,真正有教育良知的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职业道德层面上的满足,而是不断反思什么才是好的教育,并在实践中不断构建自身的教育良知。

教师教育良知的价值

《孟子·尽心上》讲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又譬如王阳明的“致良知”中说,在实践中,个人应不断发掘与生俱来的良知,并以此来引导自己明辨善恶。在西方,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也将良知视为一种对真、善、美的认识和追求,并常常将良知与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联系在一起。笔者以为,“良知”不仅要强调“良”“良心”,即在道德层面上对善的追求;更要强调对“知”的把握,即在理性层面上,对事物本质的认知。教师的教育良知就是要唤醒求真自觉,促进专业自觉,引导教育良行。

唤醒教师的求真自觉。有不少教师认为,一名“优秀”的、有“良知”的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名学生。这样,既满足了社会、学校的需求,又满足了家长的要求。的确,这些都是一名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但社会、学校的需求及家长的要求是否完全合理?如果教师不思考这一问题,就可能会偏离教学的正当性。教学的正当性之于教学并不是可有可无之点缀,而是教学守护本己,规避异化,使教学之为教学的内在规定性。对教育正当性的追求是教育求真的自觉表现。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单纯满足学生在认知领域些许知识的获得,无疑会使学生的成长遭受偏见与风险,正如“虽然受过学校教育的人越来越多,但没有灵魂的人也越来越多,没有良知的人越来越多,精神的疲软和倦怠表现得越来越充分。”

促进教师的专业自觉。良知是一种内在的自觉,它强调个体的自知性、独知性,是“不假外求”的。教师的教育良知,是教师内在的心灵卫士,他左右着教师的教育选择,影响着教师对教育的判断。在应试教育的熏染之下,部分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高级中学的一线教师,将教育的“有效性”作为自己教学成功的追求,最大限度地追求提高学生分数和升学率等,使得教师的教学行为被这种外显的标准所左右,逐渐丧失自己的专业自觉。教师的专业自觉是教师教育良知的重要构成部分,以教师内在个体的理性判断为基础,具有较高的专业自主性,不会因为外界的异化追求改变专业标准,更不会将教育商业化和利益化。专业自觉要求教师直面自己内在的声音,坦荡地接受良知的拷问,促使教师由他律走向自律。

引导教师的教育良行。教学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工作,具有实践性和情境性,教育良知最终是要引导教师走向具体的教育良行。只有在具体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历练,教育良知才能一直保持生气,才能更好地指导和调控教师的教学行为。当前,不少教师的教学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单一性,认为将已经做好的课件、备好的教学内容通过幻灯片和语言的形式,在学生面前表达出来就算是完成了教育任务,履行了教学职责。这远远不够,教育良行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先备学生,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基础来设计教学,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已有的教学计划。

教师教育良知的构建

由于教育良知是教师所独有的一种真知、自觉与良行,只有不断锤炼教育理念,用“心”去从事教育教学,并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省自躬,才能促成教育良知的构建。

坚定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形成的理性价值观念,具有内隐性、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会贯穿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始终,并能有效地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首先,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前,教师应该明确自己为何而教。陶行知曾说过:“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人”,重点又在于促进个体人性的发展与精神的丰盈,教师需要牢牢把握这一点。其次,教育直面的对象又是一个个“未完成”之人,它触碰着人的灵魂,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它的复杂性不言而喻。教育的复杂性就要求教师具备坚定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地面对这份复杂。

用“心”从教。教师的教育工作直面学生人性的生成。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良知的调节作用,用“四心”去做教育。

关爱之心。对学生的关爱之心、仁爱之心是成为一名有教育良知教师的首要前提。有教育良知的教师对学生充满关怀意识,促使教师用心观察学生的生活态度、学生生活中的欢笑与忧伤、学生学习的兴趣点,以及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表现,从而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使教育更适应学生的需要。这种关怀意识使得教师在教育良知的指引下,改变“蛮横”“专制”“强加于人”的教学方式。

包容之心。教育是一种慢艺术,学生也各具特色,教育良知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包容之心,包容学生的“慢节奏”,包容学生的“独特性”。此外,教育的良知也要求教师时时谨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认知的发展要靠内部认知图式的建立。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方法、进程以及教学环境更适合学生的切实需要,用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有益于学生思维训练和多元化发展的教学方式,来代替照本宣科、耳提面命式的教学。

责任之心。教师的责任之心是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良知的内在规定。有责任的教师并不仅仅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而是有更高层次的追求——自我提升。这种自我提升是纯粹的,是被教师内在教育良知所驱动的。责任之心要求教师成为一名真正的教育内行专家,主动承担起对教育的责任,对学生的责任。

敬畏之心。有教育良知的教师具有一颗对人性发展的敬畏之心。教师只有保持了对人性的敬畏,他才能明白教育事业的神圣,才能彻底改变唯知识传授的教学观念。每一个人生命的长度都是有限的,每一个学生也各不相同,教师虽然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左右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但却能增加生命的厚度与宽度,引导学生自觉丰富精神内涵。

反省自躬。教师教育良知的形成实属不易,会使教师面临诸多挑战和压力。如果教师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没有做好“防护”工作使教育良知丢失,那么只能通过反省自躬进行“自救”。教师要守护或补救自己的教育良知,就只能从自身着眼,做到反省自躬。

第一,良知是否止于道德。教师首先应将教授与教学这两种教育行为分辨开来。教授是教师主导学生的发展,教师仅满足于将教材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知识的获得,它是教学的初级阶段。而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活动,它关注如何才能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指导,追求学生潜在素质的开发和个性的形成。而在现实中,很多教师往往将教授当作教学,仅仅满足于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只做“教书匠”,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第二,良知是否止于功利。教育良知之所以强调教师的教育自觉,就是要求教师能够做到“慎独”,以批判性思维自觉摈弃教育的“商业化”。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已经是一个见怪不怪的现象了。在集体教学的情况下,往往都是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容易得到教师的青睐,而那些表现不好的学生不断地被边缘化,这其中的缘由很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成绩好的学生无论是在教师的公开课上,还是在年级期末考试成绩的评比上,亦或是在升学率或教师职称的评定上,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这是对教育的一种异化,是一种“反教育良知”的行为。

第三,良知是否止于“有心无力”“空喊口号”。诚然,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现象,教学也是一件不易做好的工作,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知难而退。有教育良知的教师,不会将“有心无力”作为不愿改变的借口。当前教育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促进学生人性的生成、精神世界的充实。但大多数教师也只停留在“知道”的层面,跟着教育呼唤的潮流,喊几声“口号”。而这些,都是对教育良知的背离。有教育良知的教师,即使面临再大的压力,也有决心、有毅力去坚守教育的本质,做到“即俗而远俗”。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周 群)

猜你喜欢

良知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良知说话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