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勿戕害孩子

2016-10-17张志达

江西教育A 2016年7期
关键词:著名品牌教辅读物

张志达

记得鲁迅先生《狂人日记》的结尾是“救救孩子”。虽只是短短四字,却振聋发聩,读来令人心酸。不为别的,只为满眼可见的一些现象,诸如学校门口的小零食、小玩意儿店,林林总总的课外辅导机构,甚至还有违法接受未成年人的游戏厅和网吧等等。那些经营者在赚取学生、家长们血汗钱的同时,都极大地戕害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些现象,虽然与近百年前鲁迅先生抨击的社会制度不能同日而语,但对孩子的伤害也是极大的。

有一套封面上标注为与某地“二期课改教材同步配套”的“著名品牌助学读物”(《跟我学语文》),在其六年级中出了一道“自我检测”题,使用的标题为《遇虎捐子》的寓言故事,其第一句赫然印作“荆人有老虎而捐其子者”(文后要求学生翻译的句子也是如此);而在这一选段的注释中,竟然把句中的“有”字注释为“遇到”!只要稍有古汉语基本功的人,想必一定会立即发现这里有两大明显的差错:一是“……人有……者”是古代寓言中常见的句式,意为某某诸侯国或地方有一个怎么样或想干什么的人,如“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淮南子·人间训》);其中的“有”字,就是通常所说的有无之有,表示存在,决不能解释为“遇到”。二是文言文中一般都称老虎为“虎”,白话文中才加上前缀“老”。查一下该则寓言故事的出处——明代刘基的《郁离子》,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个句子本作“荆人有走虎而捐其子者”,其中被错引为“老”的“走”是逃避的意思,全句可解释为“楚国有一个逃避老虎而丢弃儿子的人”。

或许有人会问,一本自名为“著名品牌助学读物”的书中,怎么会出现这样低级的差错呢?窃以为,这与当下一些人的浮躁心态、唯利是图有关,为了轻松赚钱、快速致富,一些人眼盯着庞大的课外教辅读物市场,不惜拼凑起一个又一个编写组,购买书号,粗制滥造出一本又一本课外教辅读物。由于是临时搭起来的草台班子,成员水平参差不齐,差错就不可避免。

由于该套书差错严重,出版社已于今年叫停该书重印发行。但这则练习内容已被上传到网络,在百度中能搜索到,其错误也全盘保存在网上。而类似的低劣课外教辅读物,又何止此一本。因此,我在这里大声呼吁:切勿戕害孩子!编写课外教辅读物,请务必保证质量。

猜你喜欢

著名品牌教辅读物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河南煤化集团再次入选世界著名品牌500强
中国88个企业入选世界著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