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中层干部管理的务实措施
2016-10-17金坤荣
金坤荣
学校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校长对于学校的管理,很多时候是借助中层干部来推动的。所以,对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必须有务实的措施。这里略举几例。
一是记好“巡视本”。中层干部既是学校的管理者,又是一线基层的实践者和见证者。中层干部较多地扎根在基层,会了解到方方面面的情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能把这些情况和问题,点滴积累起来,无疑提供了管理素材和第一手资料,为学校领导的决策提供了咨询参谋。因而,中层干部要记好一个“本”,我们称之为“巡视管理本”。
“巡视管理本”定位于“巡视”。身处校园,只要你在走动,就是在巡视,就涉及管理。“巡视管理”四个字,提醒干部要认真巡视、细致管理,无形之中增强了干部管理的责任感,工作态度也变得认真严肃起来;手拿“巡视管理本”也在有意无意地催促干部要“想方设法”地在本子上记录点内容,这就促使干部深入校园角落巡视观察。从这个角度上说,“巡视管理本”促使中层干部学会了关注校园细节,培养了敏锐的观察力。
借助“巡视管理本”,促使中层干部不断强化巡视管理的内容和方式——既巡视学生表现,也巡视教师情况;既巡视教室走廊,也巡视操场和办公室;既管理校园中正在发生的事情,也预测可能发生的现象。干部在巡视管理中要针对学生,也要针对教师,更要针对校园中的一切情况。干部记录“巡视管理本”,不但记录发现的问题和现象,也记录着自己所做的管理工作和由问题引发的见解、思索。从这个意义上说,记好“巡视管理本”,有利于使工作及时留下“痕迹”,便于总结反思。
二是抓好“工作线”。学校中层干部是学校各职能处室、各条工作线上的负责人。要督促他们实实在在地抓好自己分管这条“工作线”的工作,当然首先要帮助他们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切实为学校和全体师生服务,切实把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做好。但更为重要的是,校长要帮助、引导中层干部把握住“工作线”上的节点,多动脑筋,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教务处这条线,教务主任忙什么?应该忙教学活动的组织,忙教学研修的思考,忙教学质量的提高。比如某项教学竞赛活动如何组织,要考虑哪些环节,怎样使活动获得最大收益;如何组织好教学思辨活动,如何提高研修成果;课堂教学中学生一方如何动作,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怎样,学生的成绩提高有没有保障,优秀生是否脱颖而出,潜能生是否寻求进步,等等。教务主任要“能打仗、会打仗、打胜仗”。有一位教务处主任总是在我面前抱怨事情多、很劳累,问他忙什么,他说有老师请假需要换课,要求人去上课。笔者听后建议建立课务协调制度——老师外出活动,可以让这个老师去跟别的老师商量协调课务,协调好了,填写一个单子上报教务处(至于教师生病而产生的课务协调,则由教务处处理)。这样一来,不仅大大减轻了教导处换课事务的负担,还促进了教师之间相互协作。从此,他甩掉了忙碌的枷锁,戴上了思考的帽子,各项工作忙得有方向、有重点、有目标,工作做得有序、有效、实在。
要中层干部把工作做好,校长要给他们一定的话语权,要帮助他们确立在这条工作线中的引领地位和权威地位。如教科室主任,必须在教育科研方面有自己的发言权:他能通晓课题研究,他能撰写科研文章,他能指导科研思辨等。如果中层干部在这条工作线上马马虎虎,没有抓好工作的能力和行动,那么他就会在教师面前失去威信,也使学校工作受到影响。所以,一条工作线做得好不好,最能考验中层干部的管理智慧和工作能力。抓好“工作线”,是中层干部的首要职责任务。
三是蹲好“基层点”。中层干部在条线部门,隶属于校长室领导。但学校里还有好多基层单位,如教研组,某个班级,往往是校内条线的交汇点、工作事务的集合点。在这个点上,会遭遇这样那样的情况,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这个点上,既要接受校内上级的领导,又要面对各方的巡查,还要处理多样化的问题。所以,中层干部作为中间的管理者,也应该是基层的管理者,是“点”上的管理者、指挥者。作为一个成熟的中层干部,应该沉在基层,感受基层的酸甜苦辣,要用心去蹲好一个“基层点”。
某校出现这样的情况,学校里一位教务主任长期抓教学研究组织工作,勤勤恳恳,工作成绩比较出色。学校高度肯定他的工作,并提拔他担任副校长。应该说,他在教学管理这条线上做得好,提拔他也理所当然。可是,在校级领导分工时,因某种原因他却分管了德育和班级管理工作。这个时候,这位干部就有点茫然了,德育工作对他来说是一张白纸啊。于是他只好打马虎眼地“混”过去,对德育工作处于一个较长时间的适应过程。这个事例,不仅暴露了干部和使用干部的问题,也告诉我们,中层干部不但要在条线岗位或分管事务上得到锻炼,更重要的是还要在一个“基层点”岗位上多角度历练。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班级,可以是一个教研组,可以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或工作。在这个“点”上,既要做教学工作,又要做科研工作、后勤工作;既要面对教师,又要面对学生、面对家长;既要抓好教学业务,又要抓好德育和学生管理。在这个“点”上,要练就“会管”的技能,增强“善理”的本领。如在组织方面的工作上,要提高统筹能力、计划能力、整合能力;在协调方面,要提高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下属之间的各种关系,理顺工作联系和人际关系;在应急方面,能够面对意外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寻求合适的方法,使事件得以妥善解决,等等。中层干部,不管是教务条线的,还是科研条线的,还是总务条线的,只有在这样的“点”上多做实事,经受锻炼,才能提高各方面的经验,历练各种能力。
总之,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是校长决策的“参谋智囊”。中层干部如能以“本 ”记录细节、以“线”精通业务、以“点”岗位历练,就能深入巡查发现问题,就能有效落实分管工作,就能沟通协调历练提升。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好中层干部的桥梁作用和模范作用,为学校管理的和谐健康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