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教育 理性观察
2016-10-17曾维娜
曾维娜
早在2007年参加北京“全国剑桥英语观摩课堂”及2011年西安的“全国英语名师课堂观摩”中就见识过专家评审组观课的细致入微。直到读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才对课堂观察这一研究方法有了深入、系统的理解。
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课堂观察既是一种研究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团队合作:让课堂观察者从“听课个体”走向“观察合作体”,让教师们在上课、听课、评课的环节中合作研究,促进群体专业化发展。
书中介绍,浙江余杭高级中学开发的“课堂观察框架”经历了三版修订,最终形成4个维度、20个视角、68个观察点。4个维度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通过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形成多重对话、相互交织、彼此渗透的学习场。在崔允漷教授的指导下,余杭中学将听评课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活动,主要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会议三个程序。这一框架使得“课堂观察”这个行为系统工程更具有科学性、流程性、可操作性。
读完本书,笔者的脑中浮现起近几年我校英语组的听评课过程:一人执教、个人听课、集中评课,每次教研活动大体如此。笔者想:能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打破传统的听评课局面,走向专业化、科学化的课堂观察?
一、改变传统“应试”听课,促进教师“听——观——思——评”
听评课是教研常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形成的“听评课定势”存在着一些问题:
强调听课数量,导致只听不评,为听而听。很多学校都会规定每位教师一学期至少有听课笔记若干,演变到最后,很多教师抄袭听课笔记。所以,我们反对“只重听课数量,不重听课质量”的做法,不苛求听课的次数,而重视听课前后的评课与反思。
强调手写过程,导致重复记录、只记不思。有的学校十分强调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资料的收集。如在听课这一环节,要求必须手写,这就导致听课教师疲于记录,反而忽视了课堂中教学行为的改变对学生学习产生的不同效应。信息化时代,教师普遍采取了电子备课,完全可以基于执教者的教案,用纸笔或者电脑的形式进行批注,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评课与反馈。
二、巧借信息技术之翼,分层发展教师素养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提到,完整的听评课活动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会议。基于我校的工作实际,如何在有限的教研时间内“减负增效”地完成呢?我校英语教师六人,分散在不同办公室,并且有一半身兼学校或班级的管理工作。每周固定教研活动时间只有2节课,如果不进行时间管理,极容易陷入“没有计划、无备而听;没有针对、随意点评”的状况。
迈入“互联网+”时代,我校英语组尝试基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观察活动,线上线下混合进行。
课前会议:借力QQ群,碎片化教研。上课人说课,分别用文字和语音的方式进行。提前上传教案初稿至QQ群,供听课人下载查看,有计划、有准备地听课。发QQ语音,从“面”和“点”进行简要说课:面是讲目标预设、教学环节;点是讲重难点突破、设计创新点。听课人同样通过文字批注或者语音回复的方式进行反馈。
课堂观察:多角度观课,分层次要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会经历不一样的听、评课方式:由完整记录到重点记录到不想记录;由听课到观课到思课;由关注自己到关注教师到关注学生……无论处于哪种发展层,基于哪个观察视角,最终都应回归到学生的有效学习。
课后会议:写观察报告,记一课一得。课后会议必不可少的环节自然是上课人的自我反思,但是观察者的汇报也极为重要。“课堂观察行动”的评课拒绝“大段表扬、一点建议”“感性评课”,从科学的角度直击问题的核心。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面谈为宜。但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多的是混合式教研。上课人撰写上课反思,听课人撰写观察报告。在各自的“一课一得”中,追求基本的范式,但不宜面面俱到。既不给繁重的教学工作增添过重负担,也是对课堂观察的一个完整的梳理、对后期形成成果的一个素材积累。
笔者坚信,每一个教学行为就像一粒种子,若经历过蕴含时的焦灼、破土时的悸动,必将迎来花开一刻的欣喜,课堂观察也如此。
(作者单位: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
责任编辑 刘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