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创新产业扶贫模式统筹推进精准脱贫工作
2016-10-17
赤峰市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科学编制扶贫开发规划,创新脱贫机制和工作模式,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统筹推进精准脱贫工作,脱贫责任、脱贫措施和脱贫资金落实到位,取得了显著成效。
扶贫特色产业发展更加精准。全市确定了肉驴、肉牛、肉羊、生猪养殖,设施农业等14个扶贫主导产业。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确定扶贫项目。如翁旗、宁城县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各列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产业扶贫。完成692个“三到村三到户”贫困嘎查村项目审批1038个,覆盖贫困户44871户、105704人。在产业扶贫方式上进行探索和创新,对有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实行“菜单式”扶贫;对无劳动能力和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实行资产收益扶贫;认真落实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要求,积极推广了“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
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各旗县区积极引导培育、引进了东阿阿胶、温氏集团等一批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使龙头企业覆盖贫困人口更加广泛,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目前,这些龙头企业已与贫困户签约,将带动1.25万贫困户3.51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年度脱贫人口任务总数的66.48%。
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2015年底,赤峰市按照中央关于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的要求,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在全市114个贫困嘎查村开展了资产收益扶贫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625万元,覆盖贫困户9404户、18906人。如克旗永胜农牧专业合作社以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将4个村民组的146户贫困户、219人的7200亩耕地和1.9万亩草牧场依法流转到合作社统一经营,实现贫困户年户均土地入股分红6000元、利润返还收益2000元左右、工资性收入3万元。
积极推进新兴扶贫业态发展。全市确定了35个旅游扶贫重点试点村,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计划投资7.2亿元,覆盖1317户、3004人,带动1042户2382人脱贫;印发《赤峰市电商扶贫实施方案》,安排电商扶贫资金300万元,用于200个重点嘎查村网店、12个旗级服务中心和23个乡级服务站建设。新兴扶贫业态的发展,充分利用了贫困村的各类资源,为促进贫困人口脱贫开辟了新的路径。
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赤峰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预算8000万元,较去年增加3倍;旗县区预算2.7亿元,较去年增加6倍。目前,已投入各类扶贫资金8亿多元。同时,积极推进金融扶贫机制改革,在全区率先搭建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开展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扶贫小额信贷、小微企业“央贷扶”和扶贫再贷款、互助资金等项目。近期,还将实施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强龙贷”工程、国开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贷款等项目,预计年内投资达到60亿元以上。
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取得实效。重新调整了市级领导、市直、中区直单位帮扶点,联系单位由141个扩大至160个。全市12个旗县区有1369支工作队驻村入组开展工作,各旗县区相继出台了驻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舍得把优秀的后备干部派下去,舍得花钱落实食宿和交通补助,优先提拔重用优秀下派干部,驻村干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通过各项精准扶贫措施的落实,确保完成2016年脱贫攻坚的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