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活动成为作业

2016-10-17方芳

少先队活动 2016年10期
关键词:计划表讲坛教室

方芳

德育作业,即教育者为了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而设置的既定任务或活动要求,为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践行。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实验小学就德育作业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为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愿景打开了一扇窗。学校借助教育资源,放下教师权利,尊重儿童主体,在丰富的活动和自由的选择中实施德育作业,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一、流动的展板,让德育资源“会呼吸,能说话”

带领儿童领略周围世界的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教会他们欣赏美、创造美。教师可以抓住校园中的很多资源,让这些资源会呼吸,能说话。

教室外的软木板 教室外走廊上的软木板,就是一道靓丽的德育风景线。学校少先队曾经开展的环保袋系列活动,布置教室外的软木板成为了每个中队的任务。活动分为几个阶段:倡议动员,摩拳擦掌待前行;协商探讨,唇枪舌剑求共识;协同制作,真枪实弹做起来;靓丽走台,胸有成竹齐展示;梳理成文,精彩纷呈展风采。虽然这只是一次小小的环保袋活动,但没想到的是孩子们都主动地动了起来。基于这次幸福的尝试,孩子们知道了“五步走”的活动流程,并根据流程自行开展了“在意你的微笑”摄影大赛、“光盘行动在你我之间”盘子艺术等一系列的活动。

教室里的流动墙 除了固定的文化墙,每个教室里还会有一些“会流动的墙壁”,它们由一块块小型KT板组成。每个小队都拥有专属的一块,用来展示小队合作的成果。队员们自主结合,形成创作小队,一般以4-5人为佳,自行决策小队名称,自由撰写流动日记,以一星期为限形成一篇文章。第一人开头后,第二人按照前者的思路继续写下去,以此类推,整个过程充满着乐趣和挑战。每周一早晨总能看见一群孩子,他们满脸洋溢着期待,小小的身躯扛着大大的KT板,在教室里最显眼的地方抢个好位置,郑重地放下KT板,接受同学们的投票,最棒的小组还能收到老师准备的神秘礼物。整个过程,孩子们乐在合作中,享受一份共赢的快乐。

二、变革的主体,让德育对象“欢腾与成长”

当教师敢于下放权利时,便能促使学生的欢腾与成长。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开启学生主体的内驱力,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最终促进和谐地发展。

三分钟讲坛 以“三分钟讲坛”活动为例,演讲时间控制在三分钟左右,演讲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一个故事说生动,将一个道理讲清楚,让一个人物鲜活化。整个活动由学生自行组织、策划和完成。讲坛登记员制作并公布演讲人员安排表;讲坛电脑员负责收集、播放演讲PPT等材料;讲坛主持人负责活动串联。“三分钟讲坛”开讲以来,“我眼中的历代皇帝”“地理知识我最棒”“天王秘籍之武器篇”“游泳安全必知篇”“世界最可怕动物排行榜”“美丽宁波之山灵水秀”“我爱糖果”“我和计算机是好朋友”等主题包罗万象,“未解之谜”“纸上谈兵”“鱼来鱼网”“美丽建筑”“小李动物园”等多个主题还在陆续申报中。三分钟的演讲,队员们一般需要准备500字左右的讲稿,为了这500字的讲稿,大家至少需要阅读几千甚至上万字的文字材料,需要学会信息的选择、整理、加工、输出,再配以搜集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材料,这就是自主学习的真实过程。更好玩的是,每次演讲结束,演讲者会在演讲后提出2-3个问题,对答对者送出糖果或小本子等礼物。这种动力的激发,让聆听渐渐成为了一种自然的习惯。

一张计划表 德育综合性活动和少先队活动课也可以交给孩子们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在开学初,每个中队都会领到学校发给的一份计划表,里面有各年级每周班队课的活动安排。领到计划表后,各中队的小干部和小骨干便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开始忙碌了:认领主题,策划活动,排练节目,串联过程……活动中,大家在辅导员的指导下,了解如何安排计划表,学习撰写主持稿,形成演职人员二度节目审查制度,为了保障活动的成功,还会提前在黑板上书写活动主题,安排催场员督促后续节目有序候场等。孩子们乐在其中,辅导员也常会被他们一次次新颖的想法和一个个创意的举动感动着。德育的内化,就这样悄然发生。

三、多元的任务,让德育作业“满足儿童需要”

满足儿童向上发展的需要,重视评价的呈现过程,便能激发儿童无穷的创造力。最好的德育作业就是:孩子们忙碌地做着,开心地乐着,潜移默化地收获着;老师们欣喜地望着,会心地笑着,适时恰当地点拨着……

一本本作文集 每个学生都有一项特殊作业,那就是将自己的作文整理成册,成为一本本精彩纷呈的作文集。教师和学生约定,为这些成果举办一次校园巡回展示。有孩子提出可以在校园里张贴宣传小报,鼓励其他中队的同学一起来鉴赏、评价与参与;有孩子提出可以去校长那里备个案,在校园里文明张贴。有了教师们大张旗鼓的推进,孩子们便兴高采烈地参与其中,投入其中,更收获其中。

一个个特别的节 “伙伴节”,选定一天为自己中队的节日,可以和自己的好友一起穿同样的服装来学校;或是以家乡为题,寻找自己的“同乡”结成一个伙伴团,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人生中的一大资源就是朋友。“研究周”,通过借助各科老师的力量,如联系数学老师共同测量校园面积,联系科学老师了解学校的土壤和植物的特质,联系美术老师充分感受校园里独特建筑风格。“访谈日”,通过“寻找校园中的幕后英雄”系列活动,采访保安叔叔、卫生阿姨等一直默默工作在校园中的人物,制作成一份份校园宣传小报,让全校同学深深地感受着:平凡的工作岗位里有着不平凡的人和事。

一项项特殊任务 布置“我与城市老字号的合影”的任务,鼓励孩子们多渠道、多角度地观察街头巷尾的凡人小事;布置“给市长伯伯写一封信”的任务,鼓励孩子们关注国家地方的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在深刻的思考、独特的见解之下,使儿童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

德育作业渗透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落实在儿童的日常活动中,呈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意境,展现了行云流水般的美感,让每一个儿童欢腾,让每一位教育者为之欢欣。探索之路还将继续……

猜你喜欢

计划表讲坛教室
My Reading Tips
不要在教室打闹
英山 组工干部上讲坛
中国感光学会2019年活动计划表
清华学生计划表的借鉴意义
基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高职院校讲坛“321”模式构建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聆听花开静待绽放
我家的暑期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