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水”之精妙
2016-10-17洪丽莎
通过李鱓用笔、用墨的笔法,结合水的特性,探析李鱓绘画中水墨淋漓效果之原因所在。李鱓绘画善于用水,从作品表现形式分析,他的用“水”技法使得艺术格调之超越常人,这是其对增进中国画魅力的一大贡献。
李鱓从艺经历
李鱓,字宗扬,号复堂,扬州八怪之一,江苏兴化人。别号:兴化人、行云流水、怜道人等。工诗书,擅绘画,尤擅写意花鸟,也能山水,风格早期是工细派,中期阶段画风是纵横驰骋、挥洒自如的阶段,晚期阶段就进入了化境。李鱓的花鸟画成就很高,不仅扩大了文化花鸟画的题材、立意,也拓展了文人画的笔墨。关于李鱓的从艺生活,是从小就被熏陶,师从其兄王炳旦之妻王媛,有题跋(上海博物馆藏《李鱓花卉屏》)可证:“余幼学子久山水,从震男兄之嫂王媛学花卉。”从中可看出李鱓自幼学习绘画,学习四书五经,李鱓还向 “元四家”之首的黄公望学习山水画,黄公望热爱生活,较有全面的文化修养,早年练习的书法,胸中积累的知识,都是他的艺术高格调的原因所在,气势雄秀的山水画风格,影响着聪慧的李鱓,这都为李鱓以后的绘画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鱓少年时代就接收严格的家庭教育,自己也有着聪明过人的才智,在康熙五十二年(1711)九月,中举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九月李鱓向圣祖康熙献上自己精美的诗画,康熙帝确觉得有可塑之处,之后命他向宫廷画家蒋廷锡学习绘画。很快,他的绘画风格便承袭了宫廷细腻、工整的画风。此时,他的心情无比喜悦,好友郑板桥也有诗句相送,以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但好景不长,李鱓放荡不羁的性格加之“才雄颇得世人所忌”,所以受到了同僚们的排挤。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被迫离开宫廷。这是李鱓跌宕起伏人生中的第一次遭遇的不幸。从此落拓于江湖,投身于艺术之中。李鱓离开宫廷后,绘画风格从工细、严谨风格遂向文人画家们写意方向的快速转变。雍正八年(1730年),45岁的李鱓又被召入宫廷作画师,很不幸,在京城仅呆了一两年就被免除官职。可以说,李鱓一直想为朝廷效力,总觉“以画为业则陋”。但为官失败,仍坚持绘画,将感情寄托于书画,不放弃对书画的追求。虽为官给他带来的打击一次比一次强烈,但这多少也影响了他的绘画风格的形成。虽师从指头画家高其佩,然而他也并没有传承下他的风格。原因之一,厌倦了宫廷工细的风格,同时受到石涛绘画风格的影响,遂趋向于粗犷、写意的风格形式。绘画风格遂与以往不同,与宫廷的中的呆板工整的风格相抗衡。遭到同僚排挤,因此他浪迹天涯,过着不拘小节,放荡不羁,漂泊不定的民间市民生活。生活拮据,但仍未放弃对绘画的追求。
李鱓的早期从艺经历,就是在官场之余绘画的,虽无心绘画,但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像蒋廷锡的的取法一样,他早年的画风多师从元明人,受沈周、周之冕、孙克弘和陆治的影响颇多。后来慢慢受石涛等人的影响,绘画多为水墨、不拘小节,放荡不羁。李鱓从艺经历中,不乏大师的熏陶和指导,其中之一便是指头画家——高其佩,高其佩的花卉、鹅和鸭都非常生动传神,用笔很有力度,妙趣横生。后来虽然没有承袭其师的绘画风格,但高其佩的水墨调和之法,带给李鱓很大的影响。其二便是石涛,石涛的花鸟画以粗笔大墨的方式书画,淋漓酣畅的风格特点,李鱓深受其影响。李鱓三十岁之前,都是在学习古人的技法,从传世作品来看,受蒋廷锡的影响较大。蒋廷锡的作品多取法元明人,题材多为传统的四君子或杂卉,绘画较为写实具体,未脱离形似。李鱓具有开创性的一点是用色比其师鲜活。
李鱓作品的用笔、用墨及选笔的严谨性
《鲇鱼图》曾一度被认为是李方膺所作,据考证,画面上的水墨技巧并非李方膺所能及。虽然,两幅画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极为相似,就连上面的题画诗也完全相同,但还是从题跋中看出了破绽,磨墨人鱓,而笔法并非李方膺所能及,而是李鱓所作。这幅《鲇鱼图》尺幅虽小,但水墨技巧却很高明。由于能恰当的运用水、墨,画面效果很生动,鱼的结构和前后层次表现的很清楚。墨笔饱含水分,活灵活现的表现了鲇鱼粘滑多肉的质感;其用笔也充满力度,抑扬顿挫的线条,充分表达了鱼须和鱼鳍等坚硬的骨质,造型生动可人。李鱓称赞过自己的用水本领,用之得法,乃凝于神!观其作品,能感受到这种浓浓的水墨气息。李鱓绘画作品中所出现的水渍斑斑、墨彩淋漓的画面效果是前代画家之中少见的。距今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但经久未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有一帧《月季花》,以淡墨勾写花头,让花瓣呈现出自然、娇嫩洁白的质态,叶子水分充沛,彩墨鲜艳欲滴。画面水分饱满,带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生机勃勃的视觉感官享受。李鱓能够将笔、墨、水三者的关系处理的很轻松,除了技艺之娴熟外。还有他本人的艺术才气,当然他也是一个对画笔质量及其研究的一个人。乾隆十年(1745),写信委托侄子李道园在杭州为其买画笔,对画笔的质量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信中说: ……愚有急需事是买画笔,贤侄在杭州,而愚不寄书来购画笔,实非明智之举。画笔一旦拥有以下五点,说明这个画笔是好的。第一,制作笔的用料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达到刚柔相济,使之恰到好处。第二,笔尖入水不散,就是说用水浸湿笔尖2-3毫米,把它压平,成扁平状,笔毛长短一致、不能参差错落。蘸水后,恢复成圆锥状,能在指甲盖上轻轻画圆,画出来的圈不扭曲、不开叉,方可称之为入水不散。反之,称之为散。第三,好笔是用了很长时间不会脱毛,或者很少,用到最后落的很少。第四,选笔时要注意笔杆要直,精细最好。第五,笔根要狠扎笔管内。得此五善,方可用笔。话说李鱓画笔很多,满满一箱,但都不适用,说这并非门市的正品。他知道伪造者很多,并再三嘱咐其侄要询问大家、名家的笔是从哪里做的,像金农、黄树石皆可问,但不要提起时他要做的。并说明了要笔的数量与大小等相关的问题,句句都是行家名言,看的出李鱓是如此细心。对画笔提出了很严谨的要求。
水的成功应用成就了李鱓
李鱓绘画中的用水之精妙,关键在于李鱓用水用的形神兼备。浓、淡、干、枯、湿尽在画面中,从《墨荷图》画面中看到李鱓在墨色上大致分干、湿、浓、淡、清等几种墨色。水作为绘画的媒介,画家只有注入其内在的精神气韵才能使作品生机勃发、灵动多变。我认为以下两点可以解释水的成功应用成就了李鱓。
1.李鱓对水性的有着准确的把握。
首先,对水温度的准确把握和运用,能出现不同的水墨效果。我们翻阅历代大师谈论笔墨的记载时,可以看到他们总是独具慧眼,把水放到很高的地位: 李鱓对用水非常讲究,水也是传达气的一种绘画语言,水墨画关键在于笔墨,而笔为其骨,墨为其肉,墨法的关键在于用水。无味无色之水,是一种很有灵性的东西,它能使干枯的墨块,灵活运用于一张纸上,给人带来视觉的感官享受。
2.李鱓对水的属性——可溶性、湿度的变化能掌握自如。
水的可溶性,从而使画面产生空间上、层次上、虚实上有独特的视觉效果。李鱓作画时用“水”的洒脱、淡雅、飘逸,给人一种水墨淋漓、气韵酣畅的感觉。至于他所使用“水”产生的水墨丰富、浓淡干湿、层次鲜明的墨色效果。笔者认为绘画中用“水”之所以形成他的艺术风格,原因在在于他赋予水更多的内涵。这也成功塑造了李鱓,对用“水”的亲和力,是中国画的特征之一,也是李鱓特色之一。李鱓对水的驾驭有敏锐和丰富的经验。作画时的酣畅淋漓和渲染时特有的旨意都来自于他对“水”的灵活运用和经营。这种媒介语言之水与中国画有着天然的亲和力。李鱓绘画时,能准确用水,对画面的效果影响很大,五色尽在画面中。
李鱓善于用水,绘画作品往往笔酣墨饱、水墨淋漓、清新淡雅,在福建师大藏李鱓十二册页中,随手写的两棵白菜,就像刚被摘下来,叶子有生命的气息,水墨淋漓的效果仍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瓜果蔬菜,都能在他笔下熠熠生辉。在李鱓所处的历史时期,他绘画中用“水”的特点是具有时代性与自己创新性的完美统一。他绘画中的用“水”具有开创性,是前无古人。李鱓的作品虽已经历几百年,但仍然保持着新鲜感。李鱓绘画中用“水”的特点和用“水”营造的画面气韵,使很多画家从中受到启迪。他们对于李鱓的用“笔”、用“墨”、用“水”形式的追求与探索,也正是李鱓绘画艺术的延伸。
李鱓用水的精妙之处,体现在他用“水”使笔墨高度简练,形神兼备。中国历代画家对“水”运用和发挥,使得这些技法创新对后世的画家有着深远的影响。李鱓对于用水的技法,是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
在李鱓的作品中他使用“水”的技巧,使画面墨色润泽,层次丰富,浓淡不一,给人展现了一个新颖的绘画艺术领域。达到“墨色丰富、水色韵律”的绘画特色。这也在表达着李鱓的内在心理世界。
用水是李鱓绘画特色鲜明的原因
要想使一件作品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关键在于用“水”。 李鱓之所以用水,用水之精,在于能准确把握笔、墨、水三者有机结合的整体。准确用水,也就是李鱓特色鲜明的原因所在。 一幅画,如果缺少用水,或者说水墨画对水分的把握不够,恐怕这早已不是色墨丰富的水墨画了。水是领导中国画的一种有效媒介,若缺少媒介之水就如高迈庵所说:作画无水舟搁浅,划不得一浆。“湿润,”同时也是画家所追求的一种画面效果,是水墨画家在艺术创作中所追求的一种画面境界。李鱓的画幅虽已干,可是一幅水墨画多少年后看上去水墨淋漓的效果,这就是李鱓创作中用墨的效果,更是李鱓用水产生的效果。画家借墨色把水的生命永远留存在了画面上。李鱓就是充分发挥水的妙用,所以作品至今还好像刚画好的一般,世人观赏之后都钦佩不已。我们在欣赏水墨画时,尤其是李鱓的所绘的花鸟虫鱼,无论是干擦,还是水分饱满,画面都有滋润的感觉。笔墨是干枯的,而出来的效果是秀丽明朗、水色俱佳的,这就是水在营造画面境界时起到了作用。对比一下郑板桥的绘画,方可知,李鱓是擅于用水的专家。板桥的《竹》富有变化,通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工概括,创作出了很多名品。构图经营上有疏密关系,是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感觉。但李鱓的《竹》就显得水分十足,墨色在枯笔中有丰富的变化。这明显是受郑板桥的绘竹影响,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也是李鱓的创新之举。所以说,用水是李鱓绘画特色鲜明的原因。
结语
李鱓擅于用水,使画面产生水墨淋漓的效果,虽已历经三百年的历史沉淀,但仍保持新鲜感。这与他用水、用墨、用笔的严谨性是分不开的。这也无疑证明了中国画的魅力。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洪丽莎(1990-)女,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