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杭维吾尔族大学生资助项目的实施效果实证研究

2016-10-17任杨梓王由海

科技视界 2016年21期
关键词:价值观农村

任杨梓 王由海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在校学生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解决好这些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使其顺利完成学业,关系到一代人的成长,牵动着千家万户,事关学校和社会稳定,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尤其是针对少数民族的大学生,加强对其研究更有利于精准帮助。

【关键词】农村;文化礼堂;价值观

杭州师范大学作为在杭高校中维吾尔族大学生最多的一所学校,进行了维吾尔族大学生资助项目的实施效果实证研究,希望能够全面了解大学生资助项目对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影响。

1 杭州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资助项目的体系构建

目前高校已建立起“奖、贷、助、勤、补、减”为主要模式的资助工作体系,资助项目繁多,政策复杂,院系作为政策的具体落实者,首先要做的就是简化政策文件,以通俗易懂的精准化语句传达给维吾尔族的困难学生,让学生能清晰地了解各项资助政策、渠道及方法,同时在遇到困难时能想到并及时向学校、向国家求助。院系在处理种类繁多的资助工作时要做到精确定位,找准目标学生,具体应做到:一要精简政策,学生易于接受;二要工作人性化,学生乐于接受;三要感恩常态化,强化被资助学生的感恩意识。

在杭高校院系精准资助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具体做法是:

1)通过对困难生校规校纪遵守、学习、实践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从而最终判定认定结果。部分学院建立《班主任约谈制度》,形成对困难生的综合评价机制。对于大一的困难生每学期约谈一次,通过教师对学生穿戴的直观感受和细致约谈,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关注学生入校后的成长;其他年级学生,一学年约谈一次,关注困难学生的成长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加深了学院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又让学生体会到关心和帮助,同时也建立起对于一些问题学生、特殊困难学生的信息反馈机制。约谈结果反馈至学院团委,记录存档,结合班主任、团委老师意见,综合评价困难。

2)学校资助部门应准确分析受助学生需求的特点与层次,实行需求差异化的资助政策,提升资助需求层次。海洋生命学院通过分析学院学生及学科特点,搭建困难学生实践平台,形成“分层激励模式”,鼓励困难学生成长发展。首先,学院设立“助学公益岗”,组织“为你掌灯志愿帮扶活动”,发动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社会类奖助学金的学习优异的困难学生,组建学业帮扶结对平台,让经济困难学生帮助学业困难学生,让困难生发挥积极作用,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 杭州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学校资助项目的认同情况与实施效果

高校资助工作既要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因此,了解杭州高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对学校资助项目的认同情况与实施效果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在杭高校都做得比较到位,以杭师大为例,注重资助工作的“人性化”,加强对学生“隐私”和“自尊”的保护。在对资助学生名单进行公示方面,直接公布姓名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损害困难生的隐私和自尊。因此,为兼具公平和隐私保护,可采取公示学生学号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自尊。不仅如此,在杭高校将助学工作中将“感恩”常态化,提升受助学生“感恩”意识。当前,受助学生中普遍存在“等靠要”的心理,学生感恩意识淡薄,觉得受助和拿钱理所应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以杭师大为例,院系在进行资助工作时,要注重在日常工作中营造感恩氛围,比如借助学院的公共微信平台,QQ平台,主题教育活动,倡导感恩、奉献精神;通过举办与感恩相关的主题班会,主题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感恩和奉献的快乐。并且,各学院努力联系学校方面,为维吾尔族学生争取更多的勤工岗位,鼓励他们以实际付出换取一定的成果。

虽然实施贫困生资助有着不小的成效,得到了不少同学的认可。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高校资助与育人脱节。经过了不少院系资助体系的完善,贫困资助金是送到了贫困生的手里,但是不少贫困生拿了资助金之后很少把钱利用在与学习相关的事物上。以杭师大的维吾尔族同学为例,不少维吾尔族同学都拿了助学金,但是对待学习的态度并没有因此而端正,上课迟到、早退、逃课的名单中,不乏维吾尔族的同学。

2)高校对贫困生资助的针对性还不够强,即使大部分资助金发放到了需要的同学手里,但是仍有极少数同学以贪图利益的目的,接受着学校的资助金。

3)不少贫困生自身认知存在偏差,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他们在自卑和自尊的矛盾中苦苦挣扎,他们不能摆脱自己经济窘迫的现状,但却把别人给予的关怀认为是施舍。以杭师大的维吾尔族同学为例,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少数民族的同学,因为羞怯与自卑他们不善与人沟通,心中的苦闷无法缓解,他们的内心往往是敏感和脆弱的,同时对自己的身份感到迷失和彷徨,面对巨大的学习、生活、就业压力感到束手无策。所以,仍有一部分贫困生是因此而没有得到资助。

3 对资助项目的完善意见

1)加强贫困生的主体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是指生命个体基于对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自觉践行当下社会伦理要求的伦理行为能力以及其对个体行为后果的自觉承担。责任是贫困生作为在社会中一个独立的主体所必须承担的,只有成为一种道德的存在、责任的存在,其自身发展才有了道德基础。其次,要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贫困生在得到他人关心、理解、和被认同的同时,也要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关心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也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关心可以使贫困生自觉激发责任心,学会关心可以使贫困生有爱和归属的感觉,并使他们体验到对集体的依赖,也就能够使贫困生自然生成一种对自己、他人、社会普遍关心的责任意识和完成责任行为的责任能力。再次,要让他们自助自强。增强贫困生的学习动力,形成以资助金为模式的激励机制。

2)具体完善贫困生的个人信息,对不符合条件的贫困生立即停止各项资助措施,尤其是针对那些不诚信的贫困生。例如:实行匿名举报制度,然后由院系老师去核实具体情况或者在获贷同学毕业时,要与其签订《还款承诺书》,告知他们的还款要求,这些做法让贷款违约情况缓解的同时,也起到警醒的作用,使贫困生诚信意识得到提升。

3)在杭各高校应引导贫困生正确认识资助政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经过一系列探索和整改,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制定并完善了相关的措施。但实际落实到贫困学生身上,还需要各高校院系老师的工作和配合,因此就需要院系老师详细地向学生们宣传贫困政策,尤其是刚进校的大一新生,对于一些新的政策、新的动向,要及时通知到每个学生。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工作正在转型,朝着“精准化”的方向发展。院系作为资助工作的实践者,应当充分分析当前工作实际,针对维吾尔族同学构建出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的精准化资助工作模式,从而最终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价值观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