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应急发电机检验常见问题分析
2016-10-17赵庆峰
赵庆峰
""【摘 要】在如今的科技经济社会里,电是当前绝大多数机械化操作、运用的基础和原动力。而电的应用,对于船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主电源和应急电源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船舶的心脏,电就如血液,提供动力,而应急发电机是这颗“心脏”的重要组成。应急发电机的装配应用就是解决船舶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应急的动力和及时的能源替补。而切实做好应急发电机的各项检验工作是很有必要的,检验工作的到位与否关系到船舶应急发电机的正常化、标准化、科学化。
【关键词】船舶;应急发电机;检验 ;问题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机械化、自动化、电能数字化的推进,电是现代的船舶正常运行的动力所在,应急发电对于在断电情况下的船舶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是相当重要的,是重要的应急设备[1]。而船舶应急发电机的检验关系到船舶的正常运行,在船舶的管理和检查中是要绝对重视的。
1 船舶应急发电机的概述
1.1 SOLAS中的规定
在国际公约,也就是SOLAS(海上人命安全公约)里对于应急发电机等应急电源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对于用于运载的客船和总吨量在500吨之上的货船必须要有独立的应急电源。对于应急发电机的起动运行和日常检验维护有标准化的规定[4]。
SOLAS公约对船舶应急发电机及应急电源容量和用途有一定的标准,应保证船舶应急供电时长,客船保证36小时和货船等一般船舶为18个小时。主要保证舱室、应急通道、消防、通讯以及主要操作设备的正常使用,以确保船舶和人员必要的安全。
1.2 船舶应急发电机
船舶应急发电设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看出,第三种方法,不自动化的发电设备,在SOLAS公约里,明确规定不适用[2]。对于现代的船舶多用于自动化和已蓄电的临时电源同时配置为主,符合公约的规定。
2 应急发电机的检验常见问题
2.1 船舶应急电源方式
由于船舶应急电源方式的不明确,导致应急发电机的检查不到位,从而要求对船舶应急电源及应急发电设备的检查,必须先了解船舶应急电源装置的方式,再检查其重要部分的磨损以及是否正常运行,是否配置临时的应急电源(蓄电池组)。做好应急电源的检查:判断应急发电机是否可以自动起动,如果正常起动则不需要临时的应急电源;如果没有正常起动,应及时的检查临时电源的问题,是否配备,是否电量不足,做到及时跟进[3]。以确保船舶应急发电机在规定的时间40秒内起动并迅速的提供应急的供电,保证船舶的应急安全运行需要。应急电源的装置如图1所示:
2.2 应急发电机位置及布置
船舶应急发电机的设置位置需明确到位,工作人员往往在检验中没有重视到此点。船舶应急发电机和蓄电池应安装在规定的地方,并在船舶的最高连续的甲板上,同时应考虑在露天的甲板上是否可以顺利到达。应急发电机和应急配电板的设备应于一处;应急电源和应急发电机组合的临时电源,不可与应急配电板设置于一处。此项检查主要是保证应急发电机和应急电源在出现断电、能源不足、以及特殊环境下对电力需求的供应。
2.3 应急发电机的起动方式配置
由于不同船舶的用途和船员的操作性和技术性限制,对应急电源及应急发电机的配置认识度不高,从而在检查过程中出现遗漏。正常情况下应急发电机的方式配置决定着应急电力的正常供应和应急需求[1]。因此应急发电的起动方式的配置检验是相当重要的。不同的配置有着不同的检验方式、检验规范和检验要求。比如:
第一种,应急发电机是由电来起动,则配有一电动的马达和两组并联起来的蓄电池组。故必须做好起动装置完整性的检验。
第二种,应急发电机同时运用电起动与压缩空气法起动,配有相对应的电动马达和空气起动马达,有蓄电池组的电瓶和压缩空气的气瓶。检验应急发电机的整体性和自动性效果。
第三种,应急发电机单独的由压缩空气来运行的。应该检查空气起动马达和气瓶,看应急发电机是否可以正常的起动。检验工作相对复杂点,但必须确保检验的标准化和规划化。
2.4 应急发电机的起动和供电
应急发电机最终达到的要求是正常进行电力的供应,以确保船舶在特殊情况下电力动力的继续。船舶应急发电机主要是给应急需求的电力提供,在应急情况下,检验应急发电机的供电状况是否正常。工作人员必须先对应急发电机的起动进行检验,比如:柴油型的应急发电机,应查验其电起动、气起动以及人为手动起动。对于这种类型的发电机应查验其压力表、温度表及转速表等仪器是否正常运行;并观测其振动、漏水、漏气等情况的是否出现,以确保应急发电机的正常运转[2]。同时,应提高对应急发电机起动时间的检查,可让其在40秒内自动起动。检验应急配电板的开合、显示等状况。
3 应急发电机检验问题分析和对策
应急发电机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供电应急消防设备。应急发电机检验常伴的问题有发电机的组成方式、发电机的设备结构、发电机的自身损耗及发电机的供电等。船舶应急发电机的检验应在一定的思路和方法下展开,不同的配备方式应采取不同的检验手段及技术。
相对应,如表1中的三个方式,在检验的过程中可以做到一一对应,进行行之有效的检验,把问题排除。对于I方式,主要是蓄电池组的电瓶设备,在检验上,主要做好船舶的应急动力源是否符合SOLAS公约的要求以及蓄电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对于II方式,主要是自动的应急发电机,检验的重点在于应急发电起动方式以及相关配备是否在规范要求之内;对于III方式,因为是自动加蓄电池组构成的应急发电,应检验发电机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力度是否到位。相应的问题采取对应的对策,可以有效的提高检验效率和解决检验中常见问题。
4 总结
船舶应急发电机的检验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运行和船员的安全。船舶应急发电机的检验要求在发电机的配置方式、构造、设备、供电等做好标准化的检验,确保应急装置正常运行和船舶的应急需求。在实际的检验中,检验员应熟悉SOLAS公约的相关规范条例,做好检验报告和数据的记录;检验员应和相关人员进行有力的配合,对船舶应急发电机的组成设备、电路应进行检验并排除故障。
应急发电机是在应急情况下提供船舶动力再续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其检验工作应有高度的重视。检验员平时应加强对检验工作的学习和检验能力的提高,检验员在检验工作中应切实做好掌握好检验的操作程序、检验标准、检验技巧,切实解决好检验中的问题[4]。以此保障应急发电机的正常运行,确保配备的船舶正常、安全的运输。
【参考文献】
[1]谭辉,段高峰.船舶应急发电起动方式的配备及检查[J].航海技术,2012(1):32-33.
[2]张平.船舶应急电源的检查及要点[J].船舶机电,2011(5):55-57.
[3]高树柏.船舶应急发电机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212,8,9.
[责任编辑:张涛]
【摘 要】高校工会法治化是是高校工会履行职能的要求,适应了高校改革的需求,也是国家法制逐步健全,公民法治观念提高的需求。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要完善工会工作机制,加强工会内部管理;加强工会法制宣传教育,强化全员法律意识,提高职工守法、用法素质;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教代会制度。
【关键词】工会法治化;法治观念;依法治会
2015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工会工作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法治化”是指在工会制度中树立“法治”的精神和法律的权威,强化法律因素在工会运作机制中的重要性、权威性;完善工会法律制度对工会组织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权利保障和责任约束。[1]因此建立健全工会法律制度和合理设定工会法律角色是实现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工会法治化建设,对于提高职工对工会的信任度,提升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之背景
1.1 是高校工会履行职能的要求
我国《工会法》明确规定各级工会组织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并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工会法》明确了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2008年修订的《中国工会章程》第28条明确规定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解决劳动争议和纠纷、协商与指导企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劳动关系。[3] 在国家推行依法治国的目标下,工会要做好维权工作,就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履职。因此,高校工会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高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履行高校工会的基本职能。
1.2 适应了高校改革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贯彻执行《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大学将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面临进一步深化的改革,对高校教师将全面实行聘用制的管理模式,在对高等学校的事业单位体制、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也将会同时出现,高校的劳动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高校教职工代表的高校工会组织,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教职工和学校之间产生的劳动争议。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的变革的需要,高校工会应当改变观念,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工会法治化的建设,形成依法创新治理的新态势。
1.3 国家法制逐步健全,公民法治观念提高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健全,法制机构不断完善,使得工会在依法治会、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有了法律依据。自1978年10月中国工会恢复正常运行以来,1981年成立了全总法律顾问委员会。2001年修改后的《工会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工会的社团法人地位[4],阐明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5]。2006年5月,全国总工会决定建立工会公职律师制度。2011年5月,全国总工会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建立,不仅为工会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为工会依法治会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经过多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法制观念逐步增强。运用传统手段解决现代人际关系收效甚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已成为一种最佳选择,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不仅能够提高工会的信誉度,也能提高职工对工会的信任度,同时对纠纷的处理结果也具有了权威性。
2 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之路经
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就是要在工会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宪法、法律和工会章程的规定,依法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依照法律规范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同时严格依法完善工会的各项制度,使工会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良好态势。
2.1 完善工会工作机制,加强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
工会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社团法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要依法完善、规范工会的办事机制。2011年5月,全国总工会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为落实这一意见精神,目前许多高校在工会的领导下,依托本校资源,完善工会的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机制。如建立工会法律咨询室,为教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特别是设有法学院(法律系)的学校,依托专业优势为教职工提供法律服务,这样做不仅充分发挥了学校的资源优势,而且为教职工提供了便利的法律服务。以工会为依托,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机构,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表达诉求的渠道,促使工会的维权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2.2 加强工会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职工守法、用法素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建设法治中国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对全民实施普法教育,在社会上树立依法办事的风气,使群众对法律有信赖感、亲近感,促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思想上树立法治精神、法治观念,养成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纠纷的习惯。因此工会应当发挥与教职工联系密切的优势,在教职工中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经常性普及法律知识。通过学习要让他们认识到依法保障教职工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违反劳动法规、侵犯教职工合法权益会带来的损害。认识到只有依法管理、依法治会,才能维护学校的和谐发展。
2.3 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教代会制度
实行民主管理,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依法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各种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让广大教职工充分知晓有关学校发展和自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并且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给予他们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机会,从而调动和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好地投身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