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促进文艺繁荣发展的有效体系

2016-10-17李羚

经济 2016年26期
关键词:德艺双馨院团评奖

李羚

习近平总书记以历史性的担当,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指明了文艺繁荣发展的方向。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笔者深受启发,倍感责任重大,借此机会,就建立促进文艺繁荣发展的有效体系提一些建议。

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和文艺批评

第一,加强培训,建强理论队伍。

第二,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分析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文艺管理的特点和创作生产的规律,研判文艺发展的新情况、新动向,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有力指导。

第三,对文艺管理者进行理论培训和新情况通报,使其把握态势,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第四,加强正确理论的传播,要求各类国有主流媒体开辟文艺理论和文艺批评专栏,确保正确的文艺理论始终占领主阵地、始终发出最强音,用文艺的方式为国家发展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

完善国有文艺院团管理机制

第一,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目前财政资金支持依然不够。

第二,对国有艺术院团进行合理定位。文艺院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框架下具有特殊性的文艺院团,应建立符合我国体制框架下的合理的文艺院团结构体系,各级艺术院团分工应各有侧重。

第三,推动支持院团改革的政策真正落实落地。一些转企院团的法人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法人的权利义务没有得到完整实现,有的地方还没有真正为院团注资。

第四,探索院团人才管理新办法。现在许多院团的业务骨干与经纪人和经纪公司签约。这种做法,推动了人才流动、活跃了市场、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创作机会;另一方面,也使国有院团本应具备的国家主流文艺创作演出的职能被削弱,坚持文艺创作主流方向和系统培养人才的功能难以实现,无法集中优势人才资源进行创作。这种现象亟待研究。

第五,对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成效进行总结评估,研究推进院团发展的有效对策,要适应供给侧改革新形势。

完善国家文化艺术类基金的运行机制

第一,精准扶持。现有资助项目较多,比较分散。建议以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艺术规律和艺术本质为原则,选准扶持项目,真正扶精扶优。

第二,增加透明度。目前主要是将评审结果向社会进行公示,专家意见应可以查询。应全程向社会公开评委评审意见,包括各类不同意见。这样做有利于百家争鸣,营造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引导艺术创作的正确方向,有利于培养公众健康正确的艺术审美观,从而使国家基金评选结果真正成为国家文化艺术主流的标志。

第三,完善评审验收机制。目前,评审和验收不是一拨专家,信息不对称。应建立精干、稳定、透明、具有公信力的专家队伍,对项目持续关注跟踪,并将验收结果公示。

第四,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有特殊性,很难直观准确地反映在账目上。因此不能简单地选用第三方按常规财务审计办法进行审计,应组织熟知文艺创作生产规律的审核人员和机构,对资金使用明细账目进行专业化的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公示。

加强对网络文艺的管理

当前,网络影响无处不在,对于意识形态和文艺市场形成巨大冲击。“网红”现象的出现,特别是带有低级色情内容的表演,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文艺创作生态,扭曲了很多人的审美价值观。据了解,国外“网红”也在试图进入中国。这一现象的出现甚至泛滥,说明政府管理还存在漏洞,手段相对滞后。建议有关部门研究预判网络文艺发展态势,加快出台相关法规,及时采取有效举措加强管理。

规范和改进文艺评奖

近两年,政府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压缩文艺评奖奖项,完善评奖标准。但是,各类评奖依然较多,有的甚至成为一些机构维持运营的抓手。应进一步精简、规范,仅保留政府奖,并向社会全程公布评委会和评委的评语,以确保公平公正,提高评奖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

创新建立新时期“德艺双馨”队伍

目前,文艺创作浮躁,文艺市场格调低下,情况复杂,是不争的事实。解决这些事,不能靠堵漏洞、老手段、老办法。解决好这些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改革创新体制。

第一,加强法制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审查、演出、传播等各门类的法律法规建设。用法律的标准和手段来衡量判定作品和传播。文艺产品,往往有着多重标准,多种审美判断,这造成了审查的困难和准入的困难。仅仅靠我们过去审片小组或请领导拍板的审查办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目前的现状。造成了大量低级趣味甚至意识形态非常不健康的作品流入了社会,严重影响和扰乱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审美观。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建立有效的法律审查制度。

第二,通过体制改革和创新,使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占有应有的地位,并且使作品和他的创作者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宣传和经济报酬。让人们不再觉得深入生活、尊重艺术规律、勤奋创作是一件过时的事情,既浪费时间又挣不到钱。通过制度的创新、舆论的建设,强力地扭转市场,风清气正,才会有“德艺双馨”的标准。

第三,通过各种手段,建立并营造良好的社会共识。没有好食客,就没有好厨子,没有好厨子,也不可能有好食客,这是一个相互辩证的关系。建立真正健康的尊重艺术规律、具有健康审美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应该更加深入、更加普及地设立“德艺双馨”的标准,让“德艺双馨”不再单是一个行业对于某些人的一种评奖,而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应该成为每一个文艺工作者,无论在哪里,什么样的工作属性,都自觉而又必须去遵守的基本规则。只有在这样的层面上,“德艺双馨”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第四,青年是队伍建设的后备力量和希望。但是现在,专业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毕业后,往往没有用武之地。原因很简单,现在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成名的艺术从业者太多了。而那些专业的因为太正流、太严肃,反而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国家浪费了大量的教育资源,个人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文艺院团失去了大量的后备力量。笔者认为,文艺界也同样需要供给侧改革,同样需要市场细分和市场结构的改革。计划和调整,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有的手段,应该通过对市场结构的调整,使文艺形式、结构、演出方面,得到合理的分配,使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有一个宝塔式的健康的结构,各就各位,各取所需。当然,这需要政府下大力气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创新一些新的体制。

文艺工作是一种社会工作,是与观众共同完成的工作。所以,不能仅仅在我们这个行业的小环境中去建立队伍的标准,应该去建设大环境。让“德艺双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让“德艺双馨”成为每一个文艺工作者自觉的认同,自觉遵守的从业标准。

政府应下大力气,放远眼光,务求实效地组成一支真正有水平的研究队伍,这支队伍中,应该包括文艺专家、理论家、文艺市场专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对现行的运行体制进行非常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必须创新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体制、体系和创作规律。只有先进的体制和管理,才会有良性的循环,才可能有标准的建立和提高,才可能谈得上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常委、国家一级演员)

猜你喜欢

德艺双馨院团评奖
2022年昆曲院团调查报告
第三届“日知世界史奖”评奖公告
杏林国手 德艺双馨
——国医大师李佃贵
一种聚焦: 上海民营院团的现状与发展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评奖获奖
德艺双馨
——这一方舞台
扎根基层 德艺双馨——记省人大代表、河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袁淑梅
取消“热闹的评奖”是文化回归
德艺双馨 臻于至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