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家电影节都有争议

2016-10-17韩林陈文

环球时报 2016-10-17
关键词:评奖戛纳奥斯卡

本报特约记者 韩林 陈文

15日,黄晓明凭《大唐玄奘》摘得长春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重现之前百花奖颁给李易峰“最佳男配角”和杨颖“最佳女配角”的争议。电影节到底如何选出奖项?主办方面对质疑如何平息?这些其实是整个世界影坛都存在的问题。

戛纳被“眼瞎的评委毁了”

首先从组织规模和评选范围上,国际电影节由临时召集的评审团决定,成员基本是业内人士,对报名入围的十余部影片做出专业评选。这其中,A类国际电影节(戛纳、威尼斯、柏林)的入围者基本是世界首映的新片,普通观众尚未接触,最后的奖项归属由几位评委内部敲定。与之相比,各国每年一度的“电影奖”(包括奥斯卡在内)则要受到更广泛的议论和监督,因为奖项是对上一年几百部已映影片的评选,无论是专业人士、媒体记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已看过。

今年5月23日,第69届戛纳电影节在争议中落幕。戛纳场刊评分仅为2.4分、80岁英国名导肯·洛奇的作品《我是布莱克》爆冷摘得金棕榈;加拿大27岁天才导演多兰的《只是世界尽头》虽收获众多差评,仍获评委会大奖。

另一方面,此前在场刊评分和媒体预测中大热的《托尼·厄德曼》和《她》均颗粒无收。有媒体统计,获得场刊评分2.5分以上的电影有8部,只有蒙吉《毕业会考》获了奖。对此,有记者直接质问评委:“金棕榈的选择是出于你们的罪恶感和特权吗?”法国杂志《电影手册》在官方推特上吐槽:“一届相当不错的戛纳主竞赛被一群眼瞎的评委毁了。”

对于争议,评审团主席乔治·米勒回应称:“一部电影不可能像奥斯卡一样,又拿演员奖又拿金棕榈奖又拿剧本奖,不要用好莱坞的眼光来看待戛纳。”

奥斯卡的游戏规则

乔治·米勒口中的奥斯卡评奖同样争议不断。去年第87届奥斯卡提名名单公布之后,《星球大战》之父乔治·卢卡斯曾因大热电影《塞尔玛》仅获两项提名痛骂奥斯卡是个政治游戏,斯派克·李等名导也出面抨击奥斯卡与其说表彰好电影好影人,不如说嘉奖交际能力强的人。

在影评界公认的奥斯卡最大冤案之一——第71届奥斯卡上,《莎翁情史》打败战争大片《拯救大兵瑞恩》,夺得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背后则是好莱坞心知肚明的公关法则。正是韦恩斯坦影业出色的“Phonebanks”公关,令这部影片成功逆转夺奖形势。有美国媒体称,奥斯卡甚至为此专门修改评奖规则,拒绝电话攻势。但另一种“洗脑”方式又被发明出来——通过找明星办派对招待学院成员、搞内部放映招待传媒大亨的方式宣传他们的电影,效果同样显著。

奥斯卡的全称为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学院的成员上千,均衡下来投票结果多趋于中庸,极少出现极端情况,这也是奥斯卡几十年来执业界牛耳的原因。与奥斯卡相比,美国许多娱乐商业性的奖项就不那么靠谱。即便是影响力仅次于奥斯卡的金球奖,也因为其评选方“外国记者协会”的权威性备受争议;至于MTV奖、青少年选择奖等,纯粹是娱乐性的商业活动,毫无专业性可言——譬如没人会把《暮光之城》的获奖当真,不过是个讨好年轻观众的大派对而已。

争议的背后

知名国际电影节的评奖有一个特点:都会被刻上电影节主席和评委会主席的烙印。例如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曾因为主竞赛单元6部获奖影片中4部都与同一家公司有关系,而那届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意大利导演南尼·莫雷蒂的最新一部影片也由这家公司发行,法国多家媒体因此指责莫雷蒂“带有明显倾向并影响其他评委”;前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的马可·穆勒,则一直被西方媒体质疑偏袒中国电影;2012年,韩国媒体曾炮轰少数电影垄断电影节各项提名,“原因在于韩国电影市场是由少数几家影业大鳄掌控整个电影制作与发行”。

其实,评奖争议本身对电影节并不可怕。戛纳何以奠定其世界电影节之王的地位?正是依靠争议。1979年4月,时任电影节主席勒·布海特力排众议,说服其他评委,最终把金棕榈并列发给施隆多夫《铁皮鼓》和科波拉《现代启示录》以维护电影节利益。回头去看,1979年的戛纳无疑是里程碑式的,并彻底改写国际电影节历史:一方面,戛纳评审团制度的权威性和独立性从此确立;另一方面,《现代启示录》作为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和新好莱坞十年的收官之作,在戛纳问世并争议性夺魁,间接把戛纳领向世界电影舞台的中心。

争议也可能是电影节魅力的一部分。中国女演员赵薇担任评委、今年9月举行的第73届威尼斯电影节正是一届奖项充满争议的电影节。菲律宾导演拉夫·达玆的作品《离开的女人》出乎所有人意料斩获最佳影片金狮奖。最佳导演由俄罗斯电影大师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和《野蛮地区》墨西哥导演阿玛特·伊斯卡兰特分享。有媒体评论认为,尽管大多数作品都存在喜爱和诟病的两极,但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观众支持。

世界电影节应当为何而争?有影评人认为,尽管全球各大电影节争议不断,但总体而言,主要还是在一定规则范围内呈现出的电影审美之争,这令全球主要电影节评奖出现某种钟摆效应:上一届被舆论猛烈质疑的评选倾向和评奖漏洞,往往在下一届得到迅速修正,也正是在巨大的争议中,这些电影节不断前行,并依然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和持久的公信力。▲

猜你喜欢

评奖戛纳奥斯卡
戛纳电影节左右为难
范冰冰、李宇春、娜扎 斗艳2018戛纳,谁赢了?
暖!一猫有难,众猫支援
戛纳红毯迎来中国小仙女,原来你是这样的关晓彤
动物奥斯卡
文艺评奖不能沦为“评奖文艺”
文化部:大幅压缩全国性文艺评奖 减少60%以上
文化部全面清理整顿文艺评奖
每人一个戛纳
阿达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