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心搏骤停时的濒死呼吸与胸外按压的时效性分析
2016-10-17北京急救中心100031孙婧
北京急救中心(100031)孙婧
附图 濒死呼吸人数的病因统计
附表1 116例病人年龄及性别构成比
附表2 按压干预的时间(秒)与ROSC(例)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北京急救中心2011年1月~2014年12月116例院前心脏骤停出现濒死呼吸的患者。男性71例,女性45例;年龄43~87岁。应用ZOLL、PHILIP心电监护仪,胸外按压方法参照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
1.2 方法 将心脏骤停出现濒死呼吸的患者分为即刻胸外按压和濒死呼吸停止后胸外按压两组,分别对胸外按压的时间进行记录,观察ROSC的效果,算出最佳的时效性。即刻胸外按压组在识别濒死呼吸时进行胸外按压。濒死呼吸停止后胸外按压组先进行辅助通气,呼吸停止后再行胸外按压。
1.3 观察指标 濒死呼吸为心脏骤停后出现异常呼吸,如不规则呼吸、缓慢、微弱呼吸等[1]。呼吸停止为观察下颌运动停止。胸外按压:至少100次/分的频率、至少5CM的深度、充分回弹、减少中断的高质量心肺复苏[2]。时间统计:记录呼吸停止时间,按压开始时间及ROSC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完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01为差异有高度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16例病人年龄及性别构成比(见附表1)
2.2 病因对濒死呼吸的影响(见附图)
2.3 按压干预的时间(秒)与ROSC(例)的相关性(见附表2)
3 讨论
3.1 胸外按压时胸廓起伏可维持接近的每分钟通气量,血液中含有部分氧,及时而正确的胸外按压可维持大脑和重要器官的氧供[3]。一些患者心搏骤停后尚存在呼吸频率降低、深大或表浅、节律紊乱的濒死呼吸。这种呼吸可导致气管内压力变化和声门快速开启,对肺的通换气仍有一定代偿作用[4][5]。
3.2 本文按压的有效程度依据SpO2波形作为指标,SpO2波形的搏动越明显,说明按压所形成的血压就越高,在胸外按压时监测SpO2波形比监测大动脉搏动更为精确、可靠[6]。
3.3 上表中通气组和按压组出现濒死呼吸的时间相差不大,但对于不同时间后的按压导致的ROSC有很大的差异。结果显示按压反应时间在4.47秒内复苏效果较好。因此及时的胸外按压比通气后行按压对ROSC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