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承包大户服务新模式
2016-10-17
农业承包大户服务新模式
国家近几年鼓励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各地出现数量庞大的包地大户。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2687万公顷,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这些土地承包大户有见识、有知识、会经营,但是在现实的生产中却仍然面临几个问题。
一、土地承包大户面临的问题
1.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很难落地。农业生产技术往往是通过农资产品实现的,但是作为专业性较强的肥料、农药、农机技术,确实很难在短时期内掌握,加上农资较低的准入门槛和销售完全市场化,往往包地大户很难购买到质优价廉的农资产品,也从一定层面上使得先进农业技术无法落地。
2.土地有了规模化,种地没有新思维。现在很多的包地大户仍然沿用老套的思维,没有在种植标准化、科学化上进行革新,仍旧是自然农业思维,没有从作物的标准化生产方面做工作,例如小麦如何进行标准化生产,如何制定标准合理的稳产、高产的种植方案。
3.真正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技服务人员远远达不到农业的需求。现在活跃在田间地头的主力军是农资企业的产品推广人员,他们的农业技术往往存在简单、不成熟以及以销售自家产品为主导的片面性,真正全面的农技人员非常少。因此很多先进、系统的种植技术推广起来过程漫长。
4.资金需求急需解决。包地大户的经营行为属于营利性法人行为,由于面积大、有规模,例如人力、资金、农资、农机等需求特别大,也就是资金需求特别大,种13公顷的包地大户每年的资金需求不下于20万元。所以如何调动社会资金对包地大户进行扶持,或者协助他们妥善解决他们的资金需求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5.规模化生产面临的供求关系也需要改善。包地大户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粮食的晾晒以及存储问题,由于解决不了这两个问题,包地大户往往以较低的价格将粮食卖给需粮企业,这不符合规模化经营的初衷。
6.专业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包地大户既是包地大户也是农机大户,往往多重身份、事务繁多,这不符合农业向集约化发展的思路。未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应该是有种植的包地大户,有农机服务公司,有植保服务公司等向专业化纵深的发展。既是包地户又是农机户,往往出现要么两种经营都搞不好,要么重复购置,加重了经济负担。
以上几方面是农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如何服务好包地大户,使他们在生产经营中实现节本、增收、高产、优质、安全,是当下农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的核心体现。
二、专业化农业服务公司山东农邦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做法
淄博出现了专门服务于包地大户的专业化农业服务公司—山东农邦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们给包地大户提供优质农资团购服务、田间地头农技服务,推广小麦、玉米的标准化高产种植方案,并根据该方案提供套餐式的一站化服务。同时积极运作区域内农业器械实现有效供给,提高使用效率。更难能可贵的是,该公司还给包地大户提供资金帮扶。该公司建立农邦邦农业服务平台,采取O2O模式进行运营。其主要的服务内容有以下几项:
一是粮食(小麦、玉米)转化高产方案。根据该方案制订优质农资方案、农事操作细则等,同时配备专业农技人员在田间地头解决包地大户的种植问题。
二是农资团购服务。基于高产方案制订套餐,选取全国最优质的产品给包地大户提供团购服务。例如复合肥选取了农大肥业、金正大、施可丰等名优企业,小麦包衣剂套餐选取中农联合、天达生物等质量优异的企业。同时采取“平价”团购服务模式,降低了包地大户的很多开支。为了进一步解决种衣剂包衣效率低的问题,农邦邦公司还购买了可移动自动化拌种机,把种子包衣现场放在农户家中。
三是区域内农机供求协调。农邦邦通过其网站将农业器械进行信息收集,并由农机所有者和需求者在网站上发布供求信息,简便快捷的对接服务,提高了生产效率。
四是订单种植服务。这个公司通过对接下游需粮企业以及商超等,逐步采取高标准的订单种植,既提高了种粮大户的收益,也提高了粮食的安全性。
五是资金帮扶。公司通过自筹资金以及协助包地大户对接银行等,帮助大户解决短期内的资金需求。
针对当前农业发展趋势,农邦邦这种农业服务平台既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也是国家鼓励的现代化农业服务企业。这种模式采取贴身服务的形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我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思路,同时也提供了如何解决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过程中的专业化以及高产、优质的一个思路。思者建行方能兼济天下,我们在看好农邦邦这种服务模式的同时,也希望农邦邦在农业服务这条路上越走越健壮。
(林玉柱 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小麦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