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致远
2016-10-17陈士林
陈士林
一、 “乱花渐欲迷人眼”——不应打破的“静寂”
现象一:(打破静寂的“多”媒体)课堂上,学生未充分接触文本,没来得及感悟,教师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杀手锏”——多媒体课件。悠扬的乐声,绚丽的画面,精彩的视频……轮番上场。整节课,大部分时间的欣赏代替了阅读,学生不再是经历学习过程,成了“看客”。
现象二:(打破静寂的“假”对话)为了课堂气氛热烈,频繁进行师生对话。老师问,学生答,时不时追问:是不是?对不对?学生的回答声音响亮,整齐划一。所谓“师生对话”可以说是此起彼伏,看似“生成”,却是假热闹。
现象三:(打破静寂的“泛”合作)课堂上,老师经常抛出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学习,美其名曰运用新型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细观“合作”,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大多数学生只是重在参与,小组同学之间并未深入讨论、思辨、效果甚微。
……
二、 “豪华落尽见真淳”——理应追求的“静界”
如此种种,大概与我们一味追求语文课堂的活跃有关。如何拒绝这种假热闹真肤浅?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还语文课堂的“静界”,让学生在“静寂”中去读、听、思、写,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美妙中放飞神思,深化情感,达到宁静而致远的“静界”。
1. “书卷多情似故人”——静读“思”之远。古人将书卷比作多情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是静静走近对方,默默读懂。课堂上,学生与文本之间就需要这种静默式的朋友对话,默读是对话最好的方式。默默无声地读,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空间,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是此时最美的境界。张祖庆老师在执教《詹天佑》一文时,引导学生静静地默读课文,在静读中让学生放飞思绪,营造静读致远的课堂。
师:请默读课文第4~6自然段,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中的哪些细节,让你深有感触?边读边在自己特别有感触的词语下面做一些批注。(教师留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批注)
师:谁来说说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我从这一段,可以感觉到詹天佑身体力行,不怕危险。
师:这叫“同甘共苦”!
生:“遇到困难……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我从这一细节,感受到他非常爱自己的祖国,不想让外国人讥笑自己的祖国。
师:你读出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课文说“遇到困难”,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再次读课文(学生再次默读)。
生:铁路要经过许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
生:路过青龙桥的时候,坡度很大,火车没法上去。
生:八达岭长,居庸关高,很难开凿隧道,所以他利用……
生:我还从高山深涧、狂风怒号等词语中,读懂了遇到的困难多。
……
十分钟的静,表面上看课堂缺少生气,显得沉闷。但在这种静中,学生的智慧在萌芽,思维在发散,精彩在积聚。
2. “如听仙乐耳暂明”——静听“智”之远。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学生静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可以将师生、生生之间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的沟通,让彼此心领神会,凝神“智”远。
教师应是一名忠实的“听众”。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上,当学生发言的时候,于老师总是举目凝视发言的学生,时而含笑点头,时而交换眼神,时而翘起拇指……短短几分钟的安静等待,送给学生的是宽容、尊重、自信。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时,宁静中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更加积极努力思索,表达更具智慧。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喜欢“听我说”,而不太愿意做“听众”。课堂上,教师提问的话音刚落,学生就高高地举手。而当一个学生被叫起来发言时,大部分学生却私下相互讨论讲话,有的甚至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静听“别人说”。“看看谁最会听?”“你听得真认真!你真会听!”“这么一点小错误都被你听出来了,真是金耳朵呀!”“这位同学不仅认真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真棒!”这些是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上,经常听到的赞美之词。老师的鼓励,让学生尝到认真倾听的甜头,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在宁静中学会了理解和分享别人的学习成果。此时,远去了的是“鼓角争鸣”,留下的是凝神谛听。
3. “熟读精思子自知”——静思“辨”之远。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凝神静思的时光,老师要有让学生“静下来想一想再回答”的耐心,学会“在下一个路口等待学生”的宽容。
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中的“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一句时,让学生在静思中,联系上下文,理解“翻山越岭”一词,生成了精彩。
师:“翻山越岭”连起来说怎么讲啊?
生:走过很多的路。
生:是说母亲翻越了一座座山,一道道岭。
师:走过很多的路。翻过一道道山,越过一道道岭。这是字面的意思,别着急,再静下心来想一想,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师:(大约2分钟后)有新的理解吗?
生:指母亲多少年来如一日,肩上挑着家庭的生活重担。
生:母亲为了把“我们”拉扯大,走过许多坎坷的生活道路。
生:这“山”这“岭”,不就是母亲生活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重担吗?
……
这样的“安静”,促进思辨的深远。理解得有情,有味,文章的语言真正静静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田。在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静一下”,换来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4. “笔端有力任纵横”——静写“意”之远。设置“安静”模式,把写“挤”进语文课堂,让学生语言的倾吐与精神的熏染融为一体,现在已成了许多教师的共识。让学生静写,一方面要给足学生“静”的时间,学生动笔,教师静心等待。另一方面要营造“静”的环境,不要在一旁喋喋不休,慎用音乐,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薛法根老师教学《江雪》一课时,在学生读熟了诗句后,并没有引导学生逐字逐句理解,而是很快帮助学生梳理出诗中描绘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个要素,然后要求学生静静想象,围绕着这四个要素,把古诗所描绘的画面写下来。几分钟后,一幅幅寒冷凄清、孤舟独钓的画面,便在学生笔端呈现出来。
在“安静”中,引导学生写下自己的独特体验和思考,让语文素养与思维能力同步提升,使写话、写段的历练,融入文本理解的过程中,这种在宁静中表达更具个性,更加深远。
三、 “不为繁华易素心”——本应回归的“静念”
语文课要安静,重要的是语文教师内心“静念”的回归。静静地修炼自己的内功,读书作文;静静地研读教材,静心思考。把自己“指导”的角色演绎成本真、朴素和实在,引导学生回归真实的语文学习状态,让学生静静地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
大教育家孔子,喜欢带着学生到自然中去,远离尘世的喧嚣。孔子认为这种外部环境的静,有利于学生不受干扰,潜心投入。其实,这不光是为了营造外部的“静”界,更是为了引导学生也能回归“静念”: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索,静静地对话,静静地表达。在这静谧的“情境”下,语文的营养才会如随风潜入的春夜细雨,在有无之间缓缓落入,于是,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芽儿,在无声无息中潜滋暗长。
(作者单位:淮安市金湖县官塘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