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海的情怀
2016-10-15
他是农民的儿子、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0年间,他把一个负债近百万元的中腰堡村变成了人均收入过万元的富裕村;5年间,他把一个柳绕地区贫困落后的乡镇变成人均收入超万元的辽宁十大“魅力乡镇”,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奋进之路,被总结为“周坨子镇经验”广为推广。
他,就是辽宁省新民市政协副主席、周坨子镇党委第一书记徐占海。
农民不富就是我的耻辱,更是我的无能!
2008年4月,徐占海以在新民市姚堡乡中腰堡村担任村支书工作的10年间创造出的突出业绩,被破格提拔为周坨子镇党委书记。
周坨子镇地处柳绕地区,土地贫瘠,是新民乃至沈阳市出了名的穷乡僻壤。为了走出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当地实际、符合农民意愿的富民强镇之路,徐占海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全镇每个角落。经过细致的调查摸底,反复扎实的考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之后,他认为“设施农业”是克制贫瘠土地的不二法宝,大胆提出了“321”工程:“全镇三年内发展三万亩暖棚,二万亩寒富苹果和葡萄,一万亩冷棚,实现‘沙漠变海洋、四季变绿洲的目标”,并首先选择没有外债的韩坨子村作试点。建棚期间,徐占海每天吃住在棚区,带领干部群众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打响了一场“白色战役”。韩坨子村1400亩暖棚顺利投入了生产,实现了全镇设施农业“零”的突破。有了样板,尝到了甜头,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提前半年时间实现了“321”工程的发展目标,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实现13500元,是2007年的3倍。
群众富起来了,干部不能倒下去!
为了将权力晾晒在阳光下,徐占海率先叫响了“勤政跟我干,廉政向我看”的口号,敢为人先地成立政府财务监督小组,每月定期审查、公开政府收支情况;成立重大事项监察小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公开招投标,小组全程监督,工程结束后,出具图文并茂的监察报告,政府方可支付工程款;成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实行社会管理网格化;激活农民党校,镇设校、村设班、组和棚区设活动点,设置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户,机关党员戴党徽,农民党员户挂标牌,每年召开一次评先选优表彰大会……
就这样,徐占海激活了大家心中的希望和梦想,把许多不可能变成了现实!昔日的柳河套、穷沙窝一跃成为了沈阳市先进单位、沈阳市先进党委、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十大魅力乡镇。
我愿意挺身而出,把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扛在自己肩上!
当地老百姓的手里都有一张徐占海的名片,有什么急难事,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他。
2009年6月的一天,村民李久全家突然失火,他第一个把电话打给了徐占海。接到电话后,徐占海即刻带领机关干部奔向李久全家。当时着火的正房里有两个液化气罐和一辆摩托车,连家人都怕爆炸,不敢上前抢救,徐占海不顾大家的阻拦率先冲进院里。他的行为不但感动了李久全,更感动了在场的群众。徐占海认为:“关键时刻,干部不冲在前,谁冲在前?作为一个干部,就是要把老百姓的安危,视为自己的生命。”
村民老夏头撒手人寰了,夏家两个智障的孩子跌跌撞撞找到徐占海:“徐书记,俺爸没了,咋办呢?”徐占海到夏家后,自掏腰包为老人置办了丧葬用品。由于身体有残疾,老人不知多少年都没擦身子了,骨瘦如柴的身上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人们都躲得远远的。特别是老人的脚因为残疾,一辈子都没洗过,上面的皴有大钱厚。徐占海烧了一大锅水,先用水泡,再拿手指甲一点一点地往下抠,然后再洗,让老人安详、干净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与此同时,徐占海也收获了期待与信任:“只要徐书记敢干的,我们农民就敢干。一心跟着他走,跟着他致富去!”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先进思想政治工作者、辽宁省勤廉兼优标兵、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接踵而至,徐占海的攀登从未停止!“今日当官别无求,满腔热情解民忧,酸甜苦辣皆甘露,百姓不富誓不休!”在他的带领下,周坨子镇百姓正阔步迈向那幸福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