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五方面看中国智能养老

2016-10-15杨士军

金色年代 2016年3期
关键词:养老智能化老年人

杨士军

1.智能化养老需求日益迫切

近年来,社会和科技发展非常迅猛,很多从前难以想象的事情,现在都已成为现实,并深入到了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养老领域亦是如此,“智能化”为老年人带来了诸多便捷,并提高了他们的生活品质,尤其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智能化可以增强他们对于生命的渴望和信心。随着中国经济的飞跃发展和医疗水平的大幅提升,中国老龄化问题也更加严峻,养老市场对“智能化”的需求日益提高,智能养老已成为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智能养老需改变老年人的观念

中国现在60岁以上的老人多为上世纪50年代之前生人,他们的观念相对保守,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差,能够接受高科技的人少之又少;而且,中国老人都有勤俭节约的习惯,能自己解决的事情都尽量自己解决,不愿麻烦别人或者采用高科技手段,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老年人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但要他们立刻接受智能养老,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生活习惯、社会环境、养老理念、福利体系等方面有着诸多差异,比如:在德国养老护理过程中,能使用辅具的尽量不使用人工,而在中国现阶段这样做反而让人感到不舒服。

3.智能养老发展需依从客观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就养老来说,国外的智能养老之所以成功,是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趋于完善的,而中国现阶段的养老投资者对西方国家养老产业的发展历程缺乏细致的研究,直接“照搬照抄”,甚至一味追求“高、大、上”,在关键细节上缺乏深入的认识,比如在“智能养老”方面,前沿技术是否能够与中国的养老现状完美匹配,如何做好从传统养老到智能养老的过渡与对接,怎样使智能养老适合中国特色,怎样能让先进技术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等等。

4.智能化设备要物尽其用

事物的价值由其使用价值来体现。“智能化”虽被一致认可,但目前的实际使用率却不高,形成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一些高端养老项目将先进的智能设备和理念作为展示和宣传的重点,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却不能物尽其用,甚至有些项目的智能养老设备由于长期闲置而接近报废,着实可惜。

5.智能养老应该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智能化”是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并逐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快乐,当然在养老领域更是如此。在中国现阶段怎样让“智能化”发挥更大的作用?我认为中国的智能化养老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总结了以下几点:1.对中国现阶段老年人群体的特点要做全面分析;2.对西方国家养老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3.寻求“智能化”在中国养老业中应用的切入点,切忌盲目;4.根据老年人的特征,循序渐进,逐步养成智能化设备的使用习惯。

猜你喜欢

养老智能化老年人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