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少年成长中家庭教育的影响
2016-10-15姚宏洋
姚宏洋
摘要:家庭作为青少年主要的活动场所,家庭教育相比于其他的教育有它自身的某些特征,同时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也有着一定的规律。家庭教育会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产生或是积极或是消极的影响。因此,当下我们需要从家庭和社会这两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以此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从而能够帮助青少年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青少年;家庭教育;建议
当前时代下我国的家庭教育情况正在经历着深刻变化,特别是在教育思路、教育理念以及家庭等方面的情况不容忽视,同时因为社会的转型发展,一些政策的改变及随之而来的人们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影响。在这些影响中有可能积极促进家庭教育质量的提高,也可能会对家庭教育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家庭教育因有其特殊的位置,会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着恒久性、稳固性、不可替代性[1]的影响,任何一个人的失足基本上都可以从他的家庭教育中寻找到某些联系。因此,我们研究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可能产生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的意义和积极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家庭是互动的场所,是社会的细胞。伴随着越来越多的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对家庭教育的概念表述也有所不同:在《辞海》中,把家庭教育解释为:父母或其他长辈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教育。同时也确认了家庭教育的定位:家庭教育作为教育后一代的主要战场。
(二)青少年健康成长过程中家庭的的积极作用
教育体系涵盖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它们之间只有通过密切配合,才能最终形成一个培养人、教育人的工程。只有三者密切配合,才能保证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能取得期望的教育最佳目的。具体说来家庭教育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理论的奠基性与行为的示范性;内容的丰富性与价值的传递性;形式的灵活性与表现的多样性;独特的道德教育情感性;对个体的指导具有针对性。
二、当代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家庭教育反映了人们的家庭生活状况,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有着鲜明的时代特性。必须把握好家庭教育的现实状况,立足于当今时代,认清当代家庭教育存留的问题和未来面临的机遇来研究家庭教育。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全社会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领域转换中页取得了许多骄人成效。[2]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形式不断丰富;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婚姻家庭道德的合理观念正在逐步确立。是以我国家庭教育也面对着更好的发展时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给家庭教育提供重要的物质保障基础;和谐的文化氛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中为家庭教育不断深化;西方先进文明成果可以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果成果相结合,为当今的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三、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应尽力克服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不利影响。[3]
(一)克服社会转型对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
对于某些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可能家长在致力于子女能够身心健康成长的道路上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成长毕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还是会有很多这样或那样问题成为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导致家教中的某些失误错误地酿成一杯苦酒。家长在选择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策略上应扬长避短,这才是解决存在于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关键。需要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注意淡化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家长应转变以往的错误观念,淡化子女存在于内心已久的“独生”意识,克服“四怕”心理,使子女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是主轴。
必须要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问题, 能对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维护好地区社会的稳固、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项任务做出重要贡献。因此,在就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加强教育的问题上,有关单位和部门应该在加强社会、学校的配合这两者紧密联系的同时,重视营造出一个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来帮助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每个家长都期待着自己的子女能够长能一个德才兼备、令他们自豪的人,但这些愿望必须要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来支撑起来。家庭提供了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而且家庭教育担负着对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不可推卸的重任[4]。要想能够充分尽到这个义务,在家长方面需要重视家庭教育当中的德育这一具体功能。家长在除了要关心照顾子女的身体健康问题之外,还需要留意子女的心理健康的成长,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父母在对子女进行心理卫生辅导教育时,可以对子女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方面予以着重关注,毕竟良好的性格作为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标志,同时还能促进身心健康的成长,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子女的正常社会交流活动。
(三)选择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
保护好子女的自尊心,做好适当的教育说服工作。教育说服,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对子女的思想观、价值观施以影响,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使它们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最终能够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规范[5]。应侧重注意合适地施爱,培养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以身作则,家长教育要一致。奖惩得当,评价要公正合理。潜移默化,防微杜渐。
(四)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
拥有良好的家庭关系成为了制约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立起良好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主要包括两点:
1.建立良性亲子关系。亲子关系不仅是人生的一门哲学,更重要的是作为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它有利于显著提高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
2.增强家庭互动。家庭互动是家庭成员在进行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做出的反应。家庭成员之间可以通过家庭互动的过程使成员间的情感得以交流和加深。家庭成员之间要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来相聚,同时还要有情感的充分表达与投入和有效的家庭沟通。
四、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了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家庭和家庭教育的特点,包括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中可能产生的影响。针对当前时代下家庭教育环境中,影响青少年成长成才进程中还仍存在一些问题,分别提出了能够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对当下家庭教育研究过程中解决问题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陈佑兰.家庭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王天慧.浅议新形势下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243-244.
[3]陶德春.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校园心理,2009(4).
[4]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5]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