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职辅导员团队建设
2016-10-15谢燕兵程伟超
谢燕兵 程伟超
摘要: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履行好辅导员的职责要求辅导员自身具备较高的素质,本文就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目前辅导员团队存在的问题、传统文化的作用、并提出如何提升辅导员团队的传统文化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辅导员;传统文化;团队建设
高职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一个群体,对学生的成长及成才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要求辅导员自身具备过硬的素质,以更好的提高工作的能力。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历史、时代的要求,也是提升辅导员团队建设的需要。
一、加强传统文化建设对辅导员团队建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儒家政治理念为核心、体现在观念形态的哲学体系中的多元动态的文化系统[1],高职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理论素养,提高精神气质,同时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过去的人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并将一些优秀的文化融汇在日常的工作中,以提高自身的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
在现今的高职辅导员工作中,日常事务的处理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在处理学生问题和面对问题学生的时候,使用的工具大部分为普通的说教。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在校园的学生以95后为主甚至马上要迎来00后,这些学生相较于以往的个性更加鲜明,他们成长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体验着日益发达的文化快餐,虽然足不出户却了解社会发展的各种新闻,广而不精是很多学生的共性,如果还以传统的说教方式进行教育,很难收到理想效果。而经过历史沉淀的传统文化则是现代文化快餐的重要基石和补充,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有效开展学生工作的助推器[2]。
(三)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如何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承担者,辅导员团队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发展校园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而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校园文化内涵。
二、高职辅导员团队传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具备较高传统文化造诣带头人
目前的高职辅导员团队成员相对复杂,有的大专院校在招辅导员有专业限制,有的学校没有,而限制的专业一般为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或者与所带专业相关的专业,未设置专业限制的学校招收的辅导员专业背景更为复杂,不管是否有专业限制,真正有较深传统文化造诣的人少之又少,有的院系甚至学院都没有这样的辅导员。另外,辅导员团队相对年轻化,也是导致缺乏具备较高造诣传统文化带头人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相关平台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基本为实用性专业,基础性专业非常少,特别在一些特色院校,甚至没有基础专业,只设置基础课部,传统文化学习氛围不浓。另外在一些本科院校特别是省会城市的本科院校,虽然也没有相关专业,但是在这些院校中很多都存在相关的人文讲坛,定期请一些著名学府或者政府、事业单位的专家来校作讲座或者表演,对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及辅导员传统文化素养有一定的帮助,而这些在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空缺的,没有相关专业,也没有外来传统文化血液的输入,是导致辅导员团队建设中传统文化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缺乏提升辅导员传统文化素养激励机制
目前的辅导员考核机制侧重于日常工作事务的处理,包括处理突发事件、应急事件、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等等,对文化建设这一块的考核机制非常少,而且要建立这样的考核机制也相对困难。加之很多院系并不重视传统文化或者是校园文化的建设,更多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因而辅导员加强传统文化修养的外部推动力较少。同时,在平常的工作中,大多数辅导员忙于处理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对提升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意愿不高。
三、如何提升辅导员传统文化素养,加强辅导员团队建设
(一)高职院校重视传统文化建设,大力建设校园文化
高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民族传统技艺为主题的活动,比如中国茶艺、古诗词赏析及背诵、剪纸活动、围棋比赛等等,让学生及辅导员在这些活动中收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开展主题讲堂,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校演讲或对辅导员进行相关培训,让辅导员们能更好地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组织各个院系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及辅导员在竞赛准备的过程中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及认识,同时对表现较好的院系进行嘉奖,增强学生及辅导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将传统文化与学院特色相结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大力培养具有较传统文化的辅导员团队带头人
培养团队带头人有两种方法,一是在现有的辅导员团队中选择一位有良好基础或者有较强学习意愿的人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对其进行相关培训,待这位重点培养对象学有所成以后对系部辅导员团队中的其他辅导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文化素养。另一种方法则是在辅导员选拔的过程中,选择那些具有良好传统文化素养的人,在其进校后利用其专业知识,对其他辅导员进行培训。
(三)高职辅导员要提高文化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意识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所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3],而作为学生工作的高职院校辅导员,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意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余要寻找书本、网络、媒体等相关渠道资源,多学习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理解其精神内涵。同时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的日常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特别是要利用现代发达的网络资源如微信朋友圈,潜移默化中让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入到校园、到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武惠营.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07):52-53.
[2]徐兴权.试析发扬传统文化对高校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04):112-113.
[3]蔡文鹏,马福运.高校辅导员文化自觉意识的培养与提升[J].思想教育研究, 2008(0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