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主要闽系行商创始人的发迹
2016-10-15陈宗海
摘要:十三行作为清朝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地位非常重要,而活跃在其中的行商,更是商界中的佼佼者。本文试从四个著名闽系行商家族创始人的发迹进行浅析,进而初步阐述总结他们之间的发迹特点。
关键词:十三行;行商;创始人;发迹
清代广州十三行素称“天子南库”,其地位在中外贸易史上举足轻重,而作为“南库守望者”的行商,亦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中的主要行商很多是闽商,较为有名的泰和行颜家、同文行(同孚行)潘家、怡和行伍家、义成行叶家。这四个著名闽系行商家族创始人的发迹有着不少类似之处。
一、泰和行颜亮洲
泰和行创始人颜亮洲(1697-1751年),又名德,字淇瞻,号绰亭,西人称之为颜德舍(Yan Deshe)。其先世本姓张,福建晋江县人,宋末入赘同县颜八郎,因八郎年老无嗣,遂以张氏为子,改姓颜。颜家家境贫寒,及至明代,颜氏子孙渐有读书出仕者,如颜容舒为明隆庆二年进士,曾官广东博罗县知县。明末,颜容舒之子,颜亮洲的曾祖父颜廷濬由福建迁入广东,入籍南海县。这可能与颜容舒在广东任官,对广东较为熟悉有关。
颜亮洲三岁时,其父建谋早逝,与母艰苦度日,长大后,考取监生,本想走应举入仕之路,无奈家境困苦,在甘肃任知县的伯父建勋又因亏累公款而回家变卖产业抵充,于是家计日蹙,亮洲不得不弃儒从商。
李成璠《诰赠中宪大夫绰亭公暨淑配柯太恭人墓志铭》称亮洲(绰亭公)“少孤,壮岁贡入成均,未卒业,去而服贾,相羊家食,五十六年而卒。……(柯太恭人)力劝公习计然书,会奉榷部檄,募充十三家,与番汉通市,公乃投笔厕身其间(指十三行)。时则有若陈监州、叶比部皆公同事,然尤推公为领袖云。公在事急饷课,一权衡,平出入,开诚布公。产日饶而息以大,不十余年,拥巨资,成巨室,称城西甲乙之家焉”[1]。颜亮洲生于康熙三十六年,卒于乾隆十六年,按墓志铭中说的“不十余年,拥巨资,成巨室,称城西甲乙之家焉”来推测,泰和行应成立于雍正年间。在富商巨贾云集的西关称“甲乙之家”,可见早期的泰和行行务已经相当畅旺,获利甚丰,颜亮洲也是一个颇有能力的人,只是资料有所欠缺,鲜见记载。
乾隆十六年(1751)颜亮洲病逝后,其子时瑞(Yan Ruishe)、时瑛(Yngshaw)先后继承行务,后因商欠破产。
二、同文行潘振承
同文行创始人潘振承(1714—1788年),又名振成,字逊贤,号文岩,又名启。能敬堂《潘氏族谱》潘启官传云:其祖籍为河南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唐代时,其先祖随陈元光从戎入闽,定居漳州龙溪乡;宋代时,其先世又迁居泉州府同安县明盛乡;清代时,传至十七世潘振承,乾隆年间,率族人由闽入粤经商,遂寄居广东省,定居广州河南乌龙岗(发迹后以其龙溪乡命名该地),潘振承成为潘氏入粤寄籍的始祖和潘家产业的开创者、缔造者。
潘振承出生于福建漳州市龙海角美镇(清代旧属同安县)白礁村潘膺的贫困农民家庭,从小过着“家无宿春升斗贮”、“风飨露寝为饥躯”(潘有为《南雪巢诗钞》)的贫困日子。按潘月槎撰《潘启传略》原稿云:“潘启,……少有志,长怀远略,习商贾”;能敬堂《潘氏族谱》潘启官传云:“启讳振承,……夷语深通”,可见潘振承自少便有做商人的志向和与洋人打交道的本领。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解除福建人到南洋贸易的禁令。次年,十四岁的潘振承当上船工,凭着自己精通夷语,先后三次前往吕宋(菲律宾),甚至远达瑞典,从事商贸活动,“通外国语言文字,至吕宋、瑞典,贩运丝茶,往返数次”,贸易对象既有马尼拉,也有英、法和瑞典等番商,他自己笑谓“见‘鬼多过见人”,时人也称他“熟于洋商贸易事”。有学者认为潘振承出海到吕宋是获得职业生涯的“第一桶金”,如果所指的是金钱积攒,这就显得有点偏颇。事实上,直到18世纪40年代中期,他的资金依然非常短缺。据他的次子潘有为的诗记载,当时他与兄仍是共享一条被子。正确地说,他获得“第一桶金”,是他飘洋到吕宋三次,历经与西班牙人贸易的磨砺,丰富了他的阅历和见识,拓宽了他的胸怀和视野,沉淀强化成他创业的智慧和胆识,积聚起从事外贸的基础素质和不畏艰难的创业观。他在家乡泉州从事中国沿海或南洋一带的帆船贸易事业,因而获得“前水路运输家”的称誉[2],初步展示了他的经商才华,为他入粤从事外贸交易打下良好的经验基础。
后来,潘振承渴望闯出一片新天地,在其父支持之下毅然离闽入粤从商。《潘启传略》记载“启生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六月十二日”,他入粤的时间大概为乾隆五年(1740年)前后,可见他是26岁左右到广州的。他在广州陈姓洋行当帮工,深受器重,被委以重任。约在1742年,雇主获利归里(一说病逝),他依靠微薄的积蓄接办商行。后为怀念家乡的文圃山,商号更名为同文行,由于经商得法,使之逐渐取得行商翘楚地位,被推举为广州十三行行首,成为中外贸易中举足轻重的大商人,潘家也成为了著名的百年外贸世家。
潘振承精通夷语,见多识广,笃守诚信,注重塑造品牌,思想开放,善于接纳西方新生事物,后来他又成功解散公行,垄断对外贸易,他手腕玲珑,长袖善舞,成功周旋于清廷和外商之间,屹立十三行30年不倒,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巨大的声誉。
三、怡和行伍秉钧
怡和行伍家先世居福建莆田,迁泉州晋江安海乡。至伍朝凤自闽入粤,康熙初籍隶南海。W.C.Hunter说:伍潘两家“长期在武夷山作茶叶种植园主,他们初来广州大约在1750年,即对外贸易被限制在该口岸之后不久”[3]。有学者认为年份为误,但可知伍潘两家先世曾在福建以种茶为业,来到广州应与广州的对外贸易兴旺有关。
乾隆年间,在怡和行创立以前,朝凤曾孙国琼字永石,号长源;国莹字明石,号琇亭,先后承充元顺行商。国莹以其第三子秉鉴乳名亚浩,取以为商名,西人称之为浩官(Howqua I)。1777年,已经出现了东印度公司与伍国莹茶丝买卖的交易记录。1782年,伍国莹拒绝了海关监督要其承充行商的命令,次年他才承充行商。东印度公司对其生意格外关照,怡和行务有了一定的发展,至1786年,伍国莹已在二十家行商中位居第六,还成为了东印度公司的债权人和船只保商。但精明能干的伍国莹也难逃外商的挟制和官府的勒索,很快于1787年,伍国莹被牵连进了一项英商与中国人的银钱纠葛,濒临破产,后来大概是在东印度公司的扶植控制政策之下渡过难关,旋将行务移交第二子秉钧主持。
乾隆五十七年(1792),国莹次子秉钧承充行商,为怡和行创办之始。秉钧号衡坡,商名忠诚,西人称之为浩官(Howqua II)或沛官(Puiqua I)。秉钧执掌的怡和行为东印度公司所信任,贸易额逐年增长,在行商中的地位稳步上升,而且随着财富的增加,怡和行开始了对其他行商的兼并之旅,实力不断增强。初承商时,秉钧因其父之旧居于行商第六位,至嘉庆五年(1800)升至第三位,已跻身富裕行商之列。
嘉庆六年(1801),伍秉钧病逝,行务由其弟秉鉴接办,即后来举世闻名的十三行富商伍秉鉴。
四、义成行叶廷勋
义成行创始人叶廷勋(1753-1809年),原名仁,字光常,号花溪,晋封资政大夫,诰授中宪大夫,钦加盐运使司盐运使,晚年号荔湾渔者,商名上林,西人称之为仁官(Yanqua)。原籍福建漳州诏安县,其祖为明神宗时期的宰相叶向高,叶振德为由福建落籍南海的始祖,叶廷勋为人粤三房四世祖。先世以业茶致富。廷勋少弃儒从贾,在十三行中贸易。据《皇清晋封资政大夫盐运使司衔叶先生墓表》所述,“资政大夫叶公,以学行显荣。初,公祖母苦节获旌,父牵车艰于养。公少励学,作而曰:‘学在克家。遂弃章句。”可见廷勋是因为家庭贫寒,为了家业而从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叶廷勋成为而益行商石中和的合伙人。三年后而益行倒闭,“罄家赔累,始得免于难,竟至不能卒岁。……迨除夕,来家讨债者不下数百人,公慰之,而内库实空,终无善策。三鼓后忽闻后门剥啄声,得洋人赠遗白金三千圆,公尽付之讨债者,因此见信于友。明年大起,另开义成洋行”[4]。
义成行创设于嘉庆元年(1796),因其执守诚信,生意日益兴隆,一直在行商中居第四位。仁官在嘉庆七年(1802)向公司大班表示,愿从此退休;随后公司多次劝阻,仁官才答应继办一年,不料竟在当年身故,其子(亦称仁官,Yanqua II)不能继充行商,但其子孙仍然在广州经商。
五、结语
这四家著名闽系行商的创始人的发迹有着很多的共同点。首先,和官商不同,他们都无政府背景,属于“白手起家”型,出身贫寒,全靠自己的拼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一点和官商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次,有一定的儒学背景,或是仕途不顺,弃儒从商。最后,勤劳与智慧并重,坚持诚信经营。勤劳打理、诚信经营是其立足十三行的必备条件。特别是诚信,在当时那种贸易环境下,尤显重要。
闽商普遍具有开放开拓精神,热衷外出掘金。十三行的兴旺必然吸引众多的福建人由闽入粤,从一点而言,从闽商转为粤商,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在十三行这个舞台上,他们善于官商之道,长袖善舞,凭着他们的智慧和努力,最终各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清]颜叙铻重修.同治《颜氏族谱》:卷二.
[2]广州市荔湾区地方志纂委员会等编.广州十三行沧桑[M].广州:广东地图出版社,2001:151.
[3] W.C.Hunter, The Fankwae at Canton, Shanghai 1911:93.
[4] 叶官谦修.民国《叶氏族谱》:卷一.
作者简介:陈宗海(1982~),男,广东高州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文化交流、岭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