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人物角色的掌握与提炼
2016-10-15齐奇
齐奇
摘要:舞剧在我国,从20世纪30年代兴起,是一种引进的外来艺术。但是在80多年的时间里,已经快速发展。《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经典舞剧曲目深入人心。舞剧有舞蹈更有剧情。人物是剧情的首要元素。演员表演舞剧,除了舞蹈功底之外,更要学会掌握人物的塑造。本文从前期准备、模仿、创造以及提炼几个方向为出发点,分析在舞剧中如何塑造人物角色。
关键词:舞剧;人物;模仿;创造
自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舞剧引入中国,与中国经典剧目结合,在我国发展迅速。经典大型舞剧不断被搬上舞台,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和审美。舞剧,是以舞蹈作为主要的表达手段,展现剧情的,其核心还是剧情故事。而剧情故事有三大要素,分别是人物、事件和矛盾冲突。其中人物是剧情三要素的首要元素。人物塑造不成功,就难以展现出剧情的内在张力,更难以传递给观众剧情主旨,整个舞剧会因为人物塑造不成功而失败。因此,舞剧演员不仅需要舞蹈功底,更需要学习对人物角色的塑造拿捏。本文从前期准备、模仿、创造以及提炼几个方向为出发点,分析演员在舞剧中应该如何塑造人物角色。
一、塑造人物的前期准备
(一)了解整个故事和人物背景
舞剧演员必须熟读剧本,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了解所塑造人物的基本性格。这个时候,演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给人物设置几个关键词,按照这几个关键词的理解进行动作和表情设计。例如女性角色中的,娇羞的、温柔的、体贴的;或者反面角色中,贪婪的、刻薄的等。对于历史背景非常强的话剧,例如《丝路长城》,要深入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人们的穿着、日常习俗。对于地域特色特别明显的话剧,例如《红色娘子军》,要提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文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不会表演出生疏和尴尬的感觉。
(二)提前将自己置身其中
提前将自己置身角色之中,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要了解角色的基本生活背景。世间上的事情,存在即合理。千差万别的人物,总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形成自己的性格。例如农民或者老一辈人的节俭是源自当时物质的极度匮乏。妇女对某些事情的犹豫,源自于男尊女卑的文化教育。因此,演员要主动了解剧情背景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理解人物性格的成因。如果演员自己都在心理想:我演的这个人怎么这么不合理,那么表演就很可能僵硬,给人感觉“演”的痕迹特别明显。所以,就算是反面角色,为什么会变成坏人,这其中必然有过程和原因,跟考验着演员的表现功力。第二层含义是,在表演之前,要给自己一段静静的缓冲时间,让自己平稳的进入角色情绪和背景之中,不在上台前一刻才让自己进入角色。
二、对相似人物的模仿
(一)寻找准确的相似人群进行模仿
虽然世界上的人千人千面,但是每一种类型的人,都能找到与他身份、教育背景、喜好或者性格相似的人。因此演员首先可以从模仿相似的人入手。例如从身份上模仿,演员提前确定,自己所饰演的角色是农民、工人、还是知识分子?是南方人,北方人,还是西北汉子?这样就有了初步的模仿对象。例如西北的农民,动作粗旷,嗓门大,不拘小节,而且爱蹲着聊天想事情。从生活原型中模仿,才能让艺术表现给观众真实的带入感。除去从身份上寻找模仿对象之外,还可以从人物性格中模仿。这要从过去成功的角色塑造观摩中得来。例如大型舞剧《丝路长城》中的柳娘,最开始出场,是娇羞的新娘子,这个时候的她具有一般新娘子的典型特征。之后作为商贾的女儿,在人生变故中,她体现出了果断和眼界,这个时候的柳娘,又有一些商人的特点。同样的道理,没有给角色,都能找到现实社会中,与其身份地位相似的人物,找到这个人物身份的典型动作和表情。
(二)进行有挑选的模仿
舞剧要用舞蹈的动作表达出来。而舞蹈是韵律感非常强的一门艺术。因此舞剧的人物塑造,区别于电视剧和话剧真实的和生活化的表演。演员需要将人物的动作与舞蹈和韵律进行结合,比如女性角色梳妆的动作,农民的耕作,士兵的战斗等。这些动作既可以美化成舞蹈,又能够表现出人物的出身低微。拿捏好这些典型舞蹈动作与表情,可以有效的将观众带入剧情,给人真实的美感。
三、对剧情人物的创造
(一)掌握人物的个性
虽然每个人,都因为身上的身份、社会背景而与同类型的人有相似之处。但是每个个体的千差万别,才构成了戏剧性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也就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同时又有自己的鲜明的个性。演员要提前掌握好一个人物的个性,可以将这个人物的个性设置成几个关键词,在表演中反复摸索和体会。例如舞剧《白鹿原》中的关键人物,白嘉轩和鹿子霖,两个都是家长,都是在地方上举重若轻的绅士,同时也都是农民,但是其个性却南辕北辙。那么这两个人在塑造时,就要有很大的差别。鹿子霖是奸诈虚伪和贪婪的,而白嘉轩是正直真诚又刚强的。演员在拿捏好人物个性后,才能进行创作和发挥。在塑造人物个性时,舞剧演员的气质与形象(包括肢体形象与容貌形象)属于演员第一本体材料,技能属于经过加工之后的第二本体材料。
(二)通过肢体动作和表情刻画人物
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其实也是在说一个人的体态对一个人性格的表达。继续用《白鹿原》的核心人物举例。刚直的白嘉轩的标志动作,是昂首挺胸和目不斜视,动作也大开大合,没有拖泥带水。相反的,反面人物鹿子霖则有很多小动作,来表现自己内心的算计、得逞或者失意。同样是走进祠堂,鹿子霖会更多的观察,在发生冲突时,会出现缩肩膀这种微动作。因此,演员要根据人物的个性,来设计自己的肢体语言。
第二,“有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吸在于眼”的说法。因此,表情是表达一个人性格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剧情冲突中,演员要拿捏微表情,也就是在肢体动作的基础上,面部也跟着表演。例如《丝路长城》中,柳娘作为新娘子甜美的笑容,在面对人生重大变故时的悲伤,而在心中想着民族大义之后,又会呈现出决绝与大义凛然的面容。
另外,特别需要注意的事情,舞剧中的舞蹈和哑剧,常常是交融在一起的,很难区分,特别是展示戏剧矛盾的情节舞蹈,常常带有一定的哑剧成分;舞剧艺术中哑剧的艺术力量,常常取决于手势的精确性、表达内容的鲜明造型性、动作的音乐感以及角色表演上的强烈激情,因此,能深刻刻画人物形象的舞剧,靠的就是鲜明的动作性和舞蹈造型性。也就是说,并不是每次都能通过台词来表现人物。虽然,在舞剧中没有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动作,要使普通观众都能明了内容,演员就需要有更充实的角色情感和身体的高度表现能力。当舞剧演员善于将深刻的角色心理刻划与熟练掌握舞剧表演手段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塑造出鲜明的舞剧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刘永建.论舞蹈《孔乙己》人物形象的塑造[J].戏剧之家,2014(08).
[2]何少伟.浅谈舞剧《姐妹》中的人物塑造[J].戏剧文学,2014(09).
[3]于平.李承祥大型舞剧创作及其论析感思[J].艺术百家,2014(04).
[4]钟瑛.舞蹈形象刍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