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提升党的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战略思考

2016-10-15谭文红杨宁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谭文红+杨宁

摘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巩固和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是人民和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在巩固和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过程中面临着结构性、机制性和发展性三大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从领导主体、领导内容和实现方式三个角度谋划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政治文化领导力;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6)04-0045-07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指的是无产阶级在政治文化领域实现的领导权力,即无产阶级及其执政党通过非暴力手段和政治社会化途径,引导和改造从属阶级的政治意识,使被统治阶级自觉认同或接受社会主义的政治取向模式。它以巩固和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地位为价值旨归,以期构建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政治取向。新形势下,面对世情、党情、国情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现实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政治文化领导权探索实践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我们主要从现实挑战和和对策思路两个角度探讨分析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现实发展问题。

一、新形势下党的政治文化领导力面临的现实挑战

(一)多元政治文化格局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面临结构性挑战

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探索实践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复杂的社会转型和变迁。在这一阶段,社会的政治文化结构也被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具体表现为多重复合、多元并存的政治文化基本格局。这种多元政治文化格局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伴随着社会主义所有制和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确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无产阶级性质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政治文化,已经形成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旧的政治文化并未随着旧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关系的消失而自动消失。这一复合多元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图景无疑给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带来了严峻的结构性挑战。

1.从政治文化外部结构上看,主导政治文化外部冲击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领导权建设被置于一个更加开放的、宏大的世界文化坐标体系之中。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之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加快加深了与其他性质政治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与交锋。这一发展状态,在为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无疑也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独立性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这一挑战突出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冲击。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化历史进程,既是资本主义国家产品和资本向全世界的流动,也是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向全世界的扩张和蔓延。[1]这一过程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价值渗透和制度移植,是一个充满着意识形态复杂斗争的过程。对资本主义的这种扩张性和渗透性,即便是资本主义国家自己的学者也毫不讳言。

从理论上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肆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文化的所谓先进性和优越性,极力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寻找理论依据。从历史上看,西方政治文化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它极富挑战性和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扩张性,它在近代的发展,迫使任何与他相遇的各种文化卷入与它竞争的漩涡”[2],无论是福山杜撰的“历史终结论”还是亨廷顿鼓吹的“文明冲突论”,二者在本质上都是为资本主义文化中心论辩解的理论变种。他们一方面鼓吹“中国威胁”,极力扭曲和攻击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另一方面又极力淡化意识形态之争,大打“普世价值”的亲情牌、文化牌,其表象的背后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真理性的否定,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争夺。

从手段上看,新形势下西方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反而借助更加隐蔽的、持久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渗透,试图通过瓦解、削弱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方式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他们利用商品、资本、技术的优势对我国经济社会进行全面渗透,企图利用经济优势强化其政治文化优势、用政治经济强权培植其政治文化强权。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以教育援助与交流项目为幌子,在中国学术界积极培植自己的学术发言人和政治代言人,个别理论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言必称“西方”,对西方盲目照搬、不加鉴别的“拿来”,无疑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典型表现。

理论聚焦谭文红,杨宁:新形势下提升党的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战略思考2.从政治文化内部结构上看,主导政治文化内部分层加剧

我们之所以将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本质归结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地位的确立,就是强调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取得和巩固离不开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认同和支持。从政治文化的内部结构来考察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领导权,可以发现: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深刻变动,当前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内部格局上的多层非均衡化方向变动日益明显。主导政治文化内部这一深刻变动在给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构成严峻挑战。

一般而言,探寻某一社会的政治文化性状,往往可以从育成和演化该类型政治文化的社会生态中找寻答案。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一定社会的政治文化发展状况“受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它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总是反映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水平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度和广度。”[3]当前,正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关键阶段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种变革反映到社会结构层面,就是整个社会日益分化重组为更加多元的利益阶层。随着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社会变革、体制转换和政策调整在深度上已经触及到社会各群体利益。利益是社会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的源泉。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更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呈现凸显、多发的状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由于各阶层利益诉求上的差异性和离析性,不可避免地也会出现内部分层的状况。这种政治文化分层,不仅会加大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整合功能的实现难度,而且也加剧了人们形成社会主义改革共识的难度。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党对政治文化的领导方式面临的机制性挑战

机制在保障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系统构建中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当前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一个关键就表现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现代化转型要求与机制化回应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所谓机制性挑战,就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转型的过程中,其领导机制的固有模式带来的机制性阻滞,导致无法有效实现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的现代化转型。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主客体要素及其实现条件的变化,所有这些变化又对政治文化领导权领导机制的转型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领导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制于计划经济时代政治思维模式的影响,并面临社会转型的挑战。

1.政治文化领导权领导机制亟待实现从管制型向治理型转变

任何一种政治文化和政治文化领导方式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领导机制有了显著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管制型政治文化领导方式的“短板”。

具体来讲,管制型的政治文化领导权领导机制往往着眼于控制和限制人们的政治言论和政治评价,而忽略了人们政治认知的开放性和自主性。管制型政治文化领导权集中于对社会政治理论和政治共识的关注,而对个体的政治素养和独立政治人格的培育则重视不足。实践证明,这种让个体政治人简单依附、服从于整个社会共同体政治文化状况的做法,对于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实际达成效果而言,无异于削足适履,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体现为人本精神的缺失。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固守过去管制型政治文化领导权领导机制下“万能论”、“无情论”等错误认识,把管制型政治文化领导方式夸大为“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将其实现手段看成是单一的、冷冰冰的理论灌输,并简单地认为依托管控手段,就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社会成员个体政治倾向的全面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治文化领导权管制型领导机制所紧紧依赖的社会土壤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如果仍然沿用管制型的政治文化领导权实现方式,不仅不会起到强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主导地位的作用,反而可能弱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有效传播和实际效果。

2.政治文化领导权的领导机制亟待实现从单向型向互动型转变

人是政治文化领导权社会功能实现的根本性中介,也是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实践进程中最基础的应着眼于公民独立政治人格的形塑。

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理论认为,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巩固和提升过程就是社会主义主导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心理三者之间有机统一的过程,是政治文化领导主体和价值认同主体双向互动的过程。然而在以往的政治文化领导权实现过程中,领导主体的主导作用和权威地位被过分夸大,忽视了社会成员作为价值认同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认同自觉性。因此,本应在政治文化领导权达成过程中形成的“双边关系”、“双向互动”成了“单打一”和“独角戏”的单向灌输。

理论灌输是政治文化领导权实现的基本方式和有效方法。中国共产党一直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基本原理运用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实践中来,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随着信息社会的迅速到来和公民政治参与的飞速发展,以往行之有效的领导机制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领导主体与价值认同主体之间的信息鸿沟逐渐消弭,传统的领导主体对政治文化领导内容的管制,在基于信息共享网络平台的今天已经变得不再可能。网络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传播内容的共享性和选择空间的自主性,使过去单向的灌输模式失去了传播速度的先导性、传播内容的主导性和实现效果的权威性。在这种条件下传统的政治文化领导权领导机制与政治文化领导权实效性日渐剥离。

3.政治文化的领导机制亟待实现从运动型向制度型的转变

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政治文化领导主体通过政治社会化实践把统治阶级的政治文化要求内化为价值认同主体的基本政治取向、外化为政治行为的动态统一过程。这一过程中,政治社会化实践搭建起了领导主体和价值认同主体之间沟通的桥梁。而在政治社会化众多实践类型中,政治参与实践方式对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实现发挥着直观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公民制度内政治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已经成为衡量政治文化领导权发展程度的基本尺度。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政治参与的基本形态紧紧围绕“革命、斗争”展开。在这一阶段,大规模群众性政治运动表征着革命型政治文化的基本形式。不可否认,广泛的群众动员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都曾提供了强大的认同基础和动力支撑。但是过于频繁的、极端化的群众性政治社会化运动方式,已经背离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本质和初衷。新形势下,随着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前那种革命型、动员型、依附型政治文化潜藏的对现存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的否定性取向以及非理性的狂热情感亟待转变为建设型、自主型、独立型的公民政治文化,迫切需要制度化领导机制作为政治文化转型的制度依托。

(三)现代化进程中政治文化的领导面临发展性挑战

任何时代都存在着影响该时期政治文化变革与发展的内外部因素,都呼唤着符合时代特质和发展潮流的政治文化。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5]基于此,人们的社会政治意识似乎总是受到现实环境的“纠缠”。政治文化总是要渲染上时代色彩。而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必须探索创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特质。

目前,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实践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果,但是仍旧存在一定的与现代化发展和时代特征不完全相适应的问题。尤其体现在主导政治文化创新发展滞后,尤其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理论内容的更新速度难以适应社会新生事物的发展要求,政治理论内容难以为新情况提供更具说服力与解释力的内容。例如,随着网络话语的兴起,马克思主义政治话语体系就难以适应网络语境下“时尚的”、“通俗化”的话语体系,并面临着由此带来的巨大挑战。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必须寻求解决主导政治文化时代适应性不足以及自身的说服力和解释力弱化的问题。在加剧思想多元化的同时,社会中对政治的不信任情绪频繁出现,甚至使党的宣传工作陷入一种“正面宣传、负面解读”的现象,这要求中国共产党不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时俱进,使之有效发挥维护政治稳定,推动政治发展的作用。

二、新形势下提升党政治文化领导力的对策思路

(一)把改善党的领导作为提升党政治文化领导力的基本方略

任何一种类型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掌握,都离不开强有力的主体力量的推动和实现;任何一种政治文化领导权的成功实现与人民群众对该政治文化传播主体的信任程度密不可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执政党和领导党,中国共产党是影响政治文化形塑与发展的重要的核心政治变量,是巩固和提升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领导主体,其党员队伍的言行示范,就是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内涵的最好注脚。

1.努力构筑学习型政党,强化党的思想领导力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和根本保证。加强党自身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构筑学习型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必然要求。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才是有生命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60多年的执政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建设过程,实际上也是共产党自身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文化领导地位既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中国共产党自身不具备理论的先进性,就不可能引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也不可能持久保持政治文化领导权。

2.不断加强党员作风建设,提升党的实践引导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过程是一个理论向实践的转化过程。理论是否具有说服力,关键在于实践的示范效应。探索如何实现将经过提炼、总结、升华的政治文化推向社会,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认同,实践示范起到了根本的作用。党风是政党的政治思想、政治纲领、价值观念和组织纪律的外化,是一个党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的统一[6]。党风关系到政党形象,对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巩固与否有直接的影响。苏共执政长达七十多年之久,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共产党已经不再是全体人民利益的代表,溃散的党风最终使人民群众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抛弃了苏联共产党。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四个挑战”和“四个风险”,目的就在于以苏为戒,告诫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党风建设,牢固夯实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现实基础。

(二)把创新发展作为提升政治文化领导力的根本内容

政治文化是政治文化领导权实现的核心要素,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的理论前提和精神旗帜。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创新发展引领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领导权,必须从三个维度进行把握:一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先进性发展;二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包容性发展;三是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民族性发展。

1.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先进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反映到政治文化上,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发展。纵观我党夺取和巩固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历史进程,正是由于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才实现了在政治文化领域的领导权。在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就在理论阐释上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本质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为无产阶级运动描绘了宏伟的共产主义蓝图。建国以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有效引领多元政治文化,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成功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给予了有力的解答,并使其在这一过程中持续创新,从而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魅力。

2.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包容性发展

从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来看,真正有生命力的政治文化体系一定是能够在不同思想文化交锋中充分吸收养分、不断实现自我净化的文化体系。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政治文化,往往是那些能够在对社会现象的阐释力和社会实践基础的广度上超越其他类型的政治文化。在全球化、网络化深度发展的今天,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真正切断与其他国家政治文化交流的脐带。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一直秉持开放性、包容性的理论姿态。因而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包容性发展着力体现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兼收并蓄上。

3.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民族性发展

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改革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要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进一步解决政治理论抽象性、一般性向大众化、民族化转换的问题。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对民族文化精神的自我超越,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精神中固有的历史内容和特定的形式相结合。总结起来,就是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民族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同时结合中国实践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赋予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实现理论发展与形式创新之间的统一。

(三)把拓展政治社会化渠道作为提升党政治文化领导力的关键环节

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政治文化的全部过程首先是政治信息的交流和传播过程。传统的政治社会化以家庭、学校、社会团体为基本的施化单位,以大众传媒为传播的基本载体,构筑了单向主导的基本传播模式。而网络时代的悄然来临,使得政治社会化的传统图景发生了深刻的转换。

根据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已有网民632亿,上网普及率达463%。互联网发展重心正在实现从“广泛”向“深入”的转换。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我们的时代是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是互联网的社会。网络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促生着新的政治生态。这种新的变化,在给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不小的挑战。

1.强化网上政治作为,构筑政治社会化的网络新空间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拓展了人类政治生活的新领域。网络以其开放性、扁平化、交互性的运行方式和多维互动的传播模式,打破了传统政治社会化物理特性的种种时空限制,发挥了无可比拟的社会穿透力。在这里,网络既发挥了传播载体的功能,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政治生态—网络政治。由此带来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的实现领域从物理空间到虚拟空间的拓展。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强大功能,实现虚拟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政治社会化空间和手段的对接,积极构筑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领导权实现的全域空间。在网络已经成为政治社会化重要平台的今天,家庭、学校、政党等基本施化单位的主导角色定位并没有改变,但却大有功能式微之势。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价值委员会主席托马斯·迈尔,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媒体实际上已经成为政党的最大竞争对手,他们和政党争夺受众,争夺对社会主流意见的主宰权。政党的一些传统政治功能,如言传功能、教育功能等,已在媒体的冲击下丧失殆尽。因此,探讨研究如何利用互联网来强化政党、学校等在政治社会化中的主导和示范作用,对于巩固和提升政治文化领导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尽管为网民提供了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平台,但是,全球范围内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带来了巨大的信息鸿沟。发达国家利用巨大的信息优势,已经将政治文化领导权渗透的触角伸向了网络空间,这无疑给我国的政治文化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我们不仅要切实把好“信息关”,加强对网络政治文化源头的治理和监管,建立健全政治信息审查管理机制,有效遏制反动言论和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扩散。还要总结和把握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兴媒体的传播特点和规律,加强网络这一新兴领域的政治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积极占领网络阵地,增强网民的政治辨别意识,自觉抵制敌对政治文化的渗透。

2.优化网下社会环境,夯实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根基

尽管网络有效拓展了公民的政治社会化空间,增强了受化者在网络平台的政治参与主动性,但是虚拟世界毕竟不同于现实社会。网络虚拟并不能完全取代现实世界的政治实践。[7]因此,改善公民政治实践的社会大环境,引导公民有效政治参与,对于摆脱网络政治认知的模本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仍然要充分发挥理论灌输的基础作用。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8]理论灌输是无产阶级进行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的、主要的手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高度重视理论灌输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政治教育、理论灌输在政治文化领导权实现中的基础性功能不容忽视。

长期以来,正面的、直接的政治理论灌输一直是我国政治社会化的优势。它明确地宣传社会主义的主流政治文化,系统地讲授政治理论知识,清晰地进行舆论导向和人生观教育,因而也是中国政治社会化的主流方式。[10]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来,对于“灌输论”的质疑声一直甚嚣尘上。“无用论”、“过时论”等对社会主义政治理论灌输的非难无非是曲解了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原义。我们应当看到,当前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现效果同现实的脱节,是具体实现手段和方式的滞后而引起的。不存在要不要灌输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实现有效的灌输,即创新理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永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94.

[2]从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大连:大连出版社,1992:序言2.

[3]李朝祥.嬗变与整合:公民政治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12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

[6]齐卫平.从“存亡”论到“危险”论:党的作风建设的语境转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1):3.

[7]王芳.断裂与整合:网络社会青年政治社会化范式的嬗变及其应对[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4.

[8]杨静.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坚持灌输——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灌输轮”进行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3):2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

[10]赵海立.巩固与开拓:中国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4):44.

责任编辑:邓卫红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静安区人大代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摄影作品选登
领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第四届架上连环画展
不忘初心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
曲青山:从三个维度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