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研究

2016-10-14李海潮胡红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重构

李海潮 胡红

摘 要:

中华民族拥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发挥着其重要的调节社会的作用,但是当今社会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正在不断受到冲击甚至淡化,而作为未来社会核心支柱的当代女大学生们在价值观方面所受到的冲击更大。在分析当代女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价值取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要从社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女大学生自身等各个层面共同协调,努力重构当代女大学生的价值观。

关键词:传统文化素养;女大学生;重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10002

任何一个中国人,内心深处都有着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而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这是在任何时候都无法改变和抹去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1 传统文化素养的系统内涵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并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因而得以积淀、保存、延续下来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儒家伦理精神中所包含的仁爱、孝慈、宽恕、诚信、礼让、刚直以及贵民、尚贤、自强、爱国、仁义等传统文化的精髓都集中体现在儒家著作中。

2 当代女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现状分析

中华民族在创造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体现了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而且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模式等都有着深层次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部分大学生崇尚吃“西点”,热衷过“洋节”、穿“洋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淡忘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积淀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抛弃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當代大学生如果缺少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人文修养、人文素质,缺乏足够的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和教育,对于国家对于人民对于自己都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关于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家风)的问题也刻不容缓,很有必要进行研究,对其价值观的构建更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系统地加以探究。

3 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及分析

当代大学生其价值取向主流是向上的、积极的,但是也呈现出社会性、功利性、时代性、利己性、多样性、变化性等特点。特别是被社会轻视又赋予重任的女大学生们,在真正肩负起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之前,其价值追求更加具有多变性。女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判断成功的标准方面,职业选择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只有极少数人认为学得好就是阶段性成功,就能有个好工作。特别是一些理工类专业更是被认为与“红颜”无关;绝大多数女大学生都有所谓的自知之明,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可能学得好,因此她们中能够主动学习的人更是微乎其微。一些外观尚可的女大学生更是觉得可以凭借自己的青春靓丽获得一份工作,自然不在意对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殊不知青春易逝。而且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无法立足的时候,有些女大学生做出了令人惊讶的选择:甘心充当有钱人的小三,成为暂时衣食无忧的情妇、二奶,干起了代孕等法理不容之事。除了违法,当代女大学生中表现出的扭曲的价值取向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亦是相背而驰。

4 传统文化素养与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价值观指的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价值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价值观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岗、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现阶段我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所在,是凝聚民心,引领社会发展的纽带。而这24个字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文化正是来自老百姓的生活且在老百姓生活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的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发挥其调节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不断得以检验并被社会认可的不断传承的并继续发挥作用的文化。同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价值观自然是符合老百姓需求,并能真正融入社会生活指引价值取向的风向标。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5 加强传统文化素养重构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的方案和建议

5.1 在社会层面

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树立文明风尚。社会是个大熔炉,它由无数交错复杂的基本单元构成,却又将这些元素和单元不断交织和融合。良好的社会氛围会让其成员(包括当代女大学生)享受其中且自觉自愿按照规则办事;反之亦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文化的交流也日益快速和多元化,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和削弱越来越严重。许多人为了利益放弃了道德,遗弃了传统,出现了“扶不扶”等不良风气,让好心人也是有心无力,望而却步。可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引导整个社会重塑正确价值观。

5.2 在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的使命便是教书育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育人。而且学校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人生成长的前二十年都和学校教育密不可分,许多孩子可能对父母的教育不屑一顾,但是一定会对老师言出必从。因此在整个教育系统重视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坚定其信念,身体力行,不为外界所动摇。一代接一代自然传承,这种凝聚力将会坚不可摧。

5.3 在家庭教育方面

人们经常说:没有国哪有家。与之相反,家是国的构成要素。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便是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与学校不同,但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因此良好的家风,优秀的家族素养也将塑造出一个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5.4 女大学生个人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对于当代女大学生而言,要重构其正确的价值观,也必须真正作用于女大学生自己,才能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成功。女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自尊自信自强,才能让自己立足于社会,被社会所认可,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黄希庭等.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瑞典)T.胡森,(德)T.N.波斯尔斯韦特.教育大百科全书(第2卷)[M].女性与教育, .

[4]丁伟民.大众传媒多元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1).

[5]吴朝霞.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6]习近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EB/OL].( 2014-02-26) [2014-07-15].http:/ /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2/26/c_133143867.htm.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高校女大学生自主创业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刑法》第64条的实然解读与应然重构
对教育会诊的反思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