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足球守门员的能力培养
2016-10-14刘国洪
刘国洪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4.095
摘 要: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各小学足球守门员的能力培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小学足球守门员的能力培养存在选位意识不强,导致对于射门球的预判能力不足;扑、接球动作不太规范,易脱手等。因此,强化足球意识,培养临场心理,规范扑、接球动作是加强小学足球守门员能力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足球守门员 能力培养 意识 环节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2(a)-0095-02
足球是一项是以攻入对方球门次数的多少来区分胜负的球类运动,现代足球朝着高速度、快节奏的方向发展,攻守间的转换越来越快,如何平衡好攻与守的侧重是比赛的关键。而守门员作为整条防线中的最后一员,其高效的防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帮助球队获得较好并且稳定成绩的保证。因此,对于守门员能力的培养的质量与学校足球获得优秀成绩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试图通过对增城区新塘镇各小学运动开展足球运动和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进行调查和研究,尝试分析小学足球守门员能力培养的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总结培养小学足球守门员能力的方法。
1 守门员的特点及应具备的素质
1.1 守门员的特点
作为足球场上最为特殊的一个位置,可以使用身体任意部位接触球,是守门员的最大特点;而作为整条防线中的最后一员,可以清楚地看到场上的整体情况,洞察出本方防线的漏洞,对防线上的漏洞进行指挥,并且配合防守球员进行防守;另一方面,在对方射门后,一般都会由守门员作为攻守转换的第一人,抓住战机,迅速发动进攻。
1.2 守门员应具备的素质
在现代足球比赛中,攻守节奏的加快,势必导致射门、进球的增多。在刘奋山[1]的研究中发现,在14~18届世界杯总共296场比赛中,总进球735个,后两届进球数多对前三届,同时基本呈现出递增的趋势。高水平的身体素质是足球运动员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进攻时,首先要求守门员有一定技战术意识,协助后防球员防守,对对方球员的进攻路线进行一定的预判,选好自己站位;在对方射门时,无论是地滚球或是球门上角,一定要尽快做出反应,通过良好的爆发力、短距离的位移速度,做出正确、规范的扑球动作,以免造成脱手、接球不稳等情况;如果射门力量较大或是需要出击、防守单刀球,需要守门员具有良好的上下肢力量以及核心力量,才能将球接稳、在对抗中保证守门质量,同时保护自己;有时本方球队处于劣势,被对方围攻球门,这时守门员既要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又要时刻处于半蹲启动状态,反复出击、退守、封堵及扑球,据研究[2]显示,在一场比赛中,任何一名队员平均需要进行1 000次以上的动作变换,也就是一名球员,每隔10 s左右就要改变一次动作或动作幅度,这就需要守门员还要具有良好的耐力;在反复的动作中,需要守门员能够快速地衔接起来,以应对场上的各种情况,这就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敏度。综上所述,现代足球对守门员从意识、速度、力量、灵敏、耐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而小校足球因为其球员年龄的特殊性,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素质训练,是提高小学守门员能力培养的重点环节。
2 儿童青少年的素质特点
足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决定了运动员需要一个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而不是针对单一的一个方面,每一项素质都与成绩息息相关。小学足球因为其参与人员是儿童青少年,他们的素质训练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所特有的特点,每一个生理、心理的变化都会带来行为上的转变。因此,在进行素质能力培养方面,应该充分了解儿童青少年的每个发展阶段的相关特点,设计适合不同阶段的训练方案[3]。儿童青少年守门员的培养与所有儿童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一样,需要注重身体条件、年龄特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不同的年龄段,身体素质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学者们通过统计学,将身体素质增长速度快的年龄阶段称为敏感期,相对的,其他年龄阶段则为非敏感期。每一个身体素质都有一个敏感期,在此时期内对这一素质进行强化训练,可以促使其快速發展。在F.suslov[4]、王伟杰[5]等人的研究中有以下发现。
2.1 速度素质
在作为评价速度素质的50 m、30 s跳绳两个指标的成绩中,男生9~16岁7个年龄段之间50 m跑成绩呈增长趋势;16~17岁年龄段男生50 m跑成绩无明显变化趋势,以10~13岁时,成绩增长最为快速;男生在6~10岁时,30 s跳绳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急剧提高,随后逐渐减缓,其中6~8岁增长最迅速,并且在16岁达到高峰。
2.2 力量素质
在用以评价力量素质的立定跳远、1min仰卧起坐、引体向上3个指标上,男生在6~7岁和11~13岁这两个年龄段立定跳远成绩增长率均超过10%,在17岁时达到最高点;在1min仰卧起坐的测试中,男生在6~8岁以及9~11岁这两个阶段时,增长最为迅速;12~13岁时,引体向上的年增长率甚至达到211.11%。
2.3 耐力素质
在耐力素质的评价中,儿童青少年一般使用800 m/1000 m成绩作为指标。在该项指标中,男生在12~16岁年龄段中成绩逐年增长,16~17岁时没有明显变化趋势,在12~13岁时增长率最高。
2.4 灵敏素质
灵敏素质最为守门员非常重要的一项素质,常用绕杆跑、十字象限跳作为评价指标。男生在7~17岁这个阶段绕杆跑成绩均呈上升趋势,在17岁时达到最高水平,在此期间,以7~9岁、12~13岁增长最为迅速;而十字象限跳的成绩在6~9岁时成绩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增长,14岁后成绩上下波动,在17岁时达到顶点。
3 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各个年龄段有各自相应素质的敏感期,其中大多数身体素质在9岁或10岁前迅速增长,如50 m、30 s跳绳、立定跳远、绕杆跑、十字象限跳,而耐力素质则相对增长年龄较晚,为12~13岁;第一个敏感年龄多在6~8岁,另一个则在10~13岁。
根据小学生年龄多在6~13岁之间以及儿童青少年素质增长特点,结合本小学的实际情况,对小学生守门员的能力培养有如下几点建议。
(1)反应和接球动作质量是衡量足球守门员水平的标志,因此,针对灵敏在7~9岁增长最为迅速,应当加强对其的训练。
(2)根据学校守门员对于射门路线的预判能力不足,导致选位不理想,应注重对于守门员的足球意识、理论知识的培养。
(3)守门员在比赛中,必须对自己的技术动作以及预判能力充满信心,决定果断,因此,也要注重对守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4)因为敏感年龄多在6~8岁,注重对于此年龄阶段的守门员的素质训练,了解6~8岁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方式。
(5)守门员的训练是长期进行的,作为小学守门员,应注重基本功:手型、步法、移动、选位等技术的训练,规范动作,对鱼跃扑救等难度较大的技术,量力而行。
总之,在训练中,教练员应该遵循儿童青少年素质特点、循序渐进、因人而宜的原则,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奋山.第14-18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进球特征比较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0(4):61-65.
[2] 中国足球协会技术部.2001年世界足球技术资料汇编[J].2001(11):3.
[3] Jeff.Ph.OF.Falkel,Avery D.Faigenbaum.Progressive plyometrics for kids[M].Coaches Choice,2006.
[4] F.suslov,刘继领.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6(1):60.
[5] 王伟杰.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敏感期的变化特点[D].北京体育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