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环境下的“3A”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研究
2016-10-14栾义敏
栾义敏
摘要:教师、学生及课堂之间的微观生态关系是教育生态学应该关注的问题。基于唐山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现状,提出了“3A”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即“Appropriateness(适切性)”、“Adjustment(调整)”和“Assignment(任务)”,以期使教师、学生和课堂达到动态平衡、和谐统一,取得最佳的口译教学效果。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口译教学现状;“3A”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00-03
一、引言
伴随着生态学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不断发展,教育生态学(ecology of education)开始从生态学的视角关注教育和课堂教学。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对学科课堂教学的生态研究属于教育生态学的微观问题,即关注教师、学生及课堂环境三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微观生态关系,使三个因子动态平衡、和谐统一,以取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口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原文理解和目的语表达两个步骤,同时作用于这两个步骤的是分析。要实现有效交际,掌握技能是关键。在口译教学中,涉及的口译技巧包括:听取信息、逻辑分析、记忆、笔记、演讲技巧、应变能力、知识面等。而作为从事口译活动的译员,则应具备综合素质:扎实的双语基本功、广博的知识面、口译技巧、出众的记忆力、过硬的心理素质、很快的反应力等。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唐山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译教学也应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即注重英语人才的应用性: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会承担一般的接待、会议、商务、介绍的口译任务。他们可能不会做专职的译员,但是会因工作需要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口译任务。
因此,本研究试图建立一个以唐山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多媒体环境下的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学生及课堂环境三个生态因子达到动态平衡、和谐统一,提高英语专业口译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口译能力。
二、口译教学现状
口译课已是全国很多高校英语专业(非口译专业)的必修课。之所以有这样的课程设置,是因为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口译能力。然而,对于我院这样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来说,口译课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一)学生口译综合能力欠缺
在本学期英汉汉英口译课的进行过程中,笔者作为任课老师针对口译教学现状做了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67份,回收67份,有效率100%。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学生自我水平评估、学生学习动机和口译课堂教学。
在问卷调查的学生自我水平评估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语言能力、汉语语言能力、心理素质、知识面、记忆力、笔记速度和反应能力做了回答。在口译的初始阶段,认为自己各方面的口译能力都“好”的学生不超过10%;对于英语语言能力和反应能力,受访的学生没有一个认为自己达到了“好”的标准。近50%到80%的学生认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一般。而对于自己将来可能胜任的口译工作(a旅游口译;b商务陪同;c商务谈判;d会议口译;e法庭口译;f以上都不行),58.8%的学生都选了“f以上都不行”;35.3%的学生选了“a旅游口译”或“b商务陪同”。对于自己不能胜任的口译工作,学生列举了很多原因:“听力存在问题”、“表达能力欠缺”、“词汇量少”、“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等,各种原因都可以被归结为“双语能力低”和“口译技巧不熟練”。
在问卷调查的口译课学习动机部分,学生对于上口译课的动机较明确。76.5%的学生“希望能胜任以后遇到的一些较简单的口译工作”,只有2.9%的学生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口译员。
也就是说英语专业的学生可能不会做专职的译员,但会承担接待、会议和商务谈判等领域的一般口译任务。然而,从口译教学和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即使是“胜任一些较简单的口译工作”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也较难达到。
(二)口译课课时少
在学生口译能力偏低的情况下,口译的课时却很有限。唐山学院外语系开设的口译课共两个学期,分别是大三第二学期和大四第一学期。大三第二学期是英汉汉英口译课(15周,30学时),为必修课;大四第一学期是高级口译课(15周,45学时),为专业选修课。在英汉汉英口译课中,学生作为口译初学者,对口译过程和技巧都不了解。因此,教师要把必要的口译技巧讲给学生,如记忆、记笔记、数字转换等。这大约要花掉课堂上1/4的时间,那么剩余3/4的时间留给学生实践。在具体的口译实践中,笔者有时会放音,让学生集体口译,也就是学生在听完部分录音后,自己开始口译,完成口译任务。笔者有时也选学生做译员,让他们面对公众口译。然而,即使是3/4的时间留给学生,学生还是会觉得口译实践不够多。从目前的上课班级来看,一个班有30名左右的学生,所以,具体到每个学生的口译时间就很少了。
(三)最佳输入难以获得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S Krashen)提出了语言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他认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语言输入是非常重要的。由此,他提出了“i+1”的输入原则,“i”是学习者现有的水平,“1”是超出学生现有水平的部分,也就是说,学生既可以理解语言输入中的大部分内容,又可以面对一定的挑战,从而争取更大的进步。输入太简单,学生获得进步会少;输入太难的话,学生又会有受挫感。此外,克拉申还提出了最佳输入假说(optimal input hypothesis),他认为最佳的输入应该既是“预先调整的(premodified)”又是“在交际中调整的(interactively modified)”。
口译也是一项涉及输入和输出的活动,没有大量的输入,输出就难以进行。因此,为了生态化教学的需要,笔者已积累了大量纸质、音频和视频的口译资料,并且已从全国最大的口译网站——口译网购得近五年国内外口译活动的相关资料,其内容非常丰富。
而在口译教学中,在选取学生的口译材料并在课堂中进行有效输入时,笔者发现不管是教材还是课外资料,并不是所有的口译材料都适合我院的口译教学定位和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就教材来说,每一课都会涉及一个口译技巧并配备相应的口译练习。在英语专业使用的《口译教程》中,前7课的内容基本符合“i+1”的输入原则;而后7课匹配的口译内容则相对较难。因此,教师在讲解口译技巧时,应该匹配适合我院学生的口译练习材料。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不管是课本上的还是课外的口译材料,都应该适合我院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定位和现有水平,从而达到最佳输入的目的。
三、“3A”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的建立
因此,基于以上口译教学定位,以提高学生双语能力为核心进而提高其整体口译能力的教学设计就成为我院英语专业口译教学的首要任务。笔者提出了“3A”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Appropriateness(适切性)、Adjustment(调整)和Assignment(任务)。“Appropriateness”是课前教师对口译材料的选取及对课堂的整体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现有口译教学现状;“Adjustment”是教师在多媒体环境中的口译课堂上,对口译材料及课堂设计进行适时调整;“Assignment”是在口译课堂外,学生口译任务的进一步进行。
(一)Appropriateness(适切性)
从问卷调查来看,近70%的学生认为练习的口译材料应该是难易适中的。他们认为,在自己各项能力都不强的情况下,如果口译材料过难,如生词太多、话题太不熟悉、语速过快等,都会使他们的口译积极性大大受挫,尤其是听不懂、说不出的尴尬局面是他们最害怕的。因此,教师要预先调整课堂输入,即对口译材料的选取和对课堂的整体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现有口译教学现状。
举例来说:笔者在讲解数字口译这部分时,发现针对数字的口译练习,教材上的练习材料并不是很合适我们的学生。该部分的口译篇章有: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中国与亚洲的关系、外交政策等,内容涉及经济及外交关系且篇章较长较难。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话题也恰恰是他们最犯怵的。如果再涉及较多英汉汉英数字转换的话,口译就更难了。因此,笔者在进行该部分之前,先精心选出了课本上的口译篇章并对其进行调整,如学生适合练习哪一部分、以什么形式进行(听译、视译还是小组任务)、大概需要完成的时间等。如外交政策这一篇,因为是从李肇星记者招待会中节选的,所以笔者是让学生根据视频听译的。而对于课本上不适合的材料,笔者则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课外的资料。关于数字这一部分的课外资料,笔者选取了自己几年前翻译的凤凰新城招标的材料。材料中有大量的数字,且内容直接与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关。从授课效果来看,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口译任务。
(二)Adjustment(调整)
克拉申的最佳输入还包括“在交际中调整的(interactively modified)”输入。这就意味着口译教师在课前对输入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还应在口译课堂上,在多媒体环境下,对口译材料及課堂设计进行适时调整。在问卷调查中,学生认为课上口译练习应该“多增加活动”、“若材料太难,则可以采取视译”、“多组织模拟活动或情景训练”、“根据将来的职业设置活动内容”等。就口译来说,灵活性是它的一大特点。所谓灵活性并非指教师授课时的随意性,而是指教师可以根据课堂进行中呈现出来的状态进行适时调整。
举例来说: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对教师课前选取的口译材料训练仍出现困难时,教师就可对材料进行适时调整,如笔者有时会将听译材料改为视译。恰好多媒体教学环境又为这种调整提供了可能性。因为视译材料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而多媒体教学环境中的数字网络语音教学系统为学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在英语专业的口译课堂上,每个学生单独使用一台电脑,当教师使用数字网络语音教学平台时,学生便可以看到由听译改为视译的材料。
在讲解具体的口译技巧并训练时,笔者也是对课堂进行适时调整。笔者在讲解口译记忆时,按照课前设计,应该是让学生做“shadowy practice(影子练习)”,即教师放音让学生跟述或一个学生说另一个学生跟述,材料均为英语的。笔者认为这样可以较好地训练学生的记忆和英语表达能力。然而,在课堂进行中,笔者发现学生跟述的并不好,速度稍快或内容稍多,他们就跟不上了。因此,笔者将活动动态调整为汉语跟述,在汉语跟述进行一段时间并且基本记忆力有所提高后,再进行英语跟述练习。
(三)Assignment(任务)
在问卷调查中,97%的学生都认为课外拓展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也认为“课上时间太少、练习远远不够”、“口译就需要较多的练习”、“加强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口译是需要下功夫的”等。但是,问卷反映出的另一个事实是,80%的学生“没有”或“较少”在课下进行自主口译练习。也就是说,学生意识到了课外口译练习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自主口译练习总是被搁浅。因此,教师的任务也变得艰巨起来,要拓展课外口译练习时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练,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压力太大。与此同时,如何监督学生或检验课外练习的效果也是教师该考虑的问题。
在本学期的英汉汉英口译课中,笔者主要设置了pair work(二人训练)的课外练习任务,即让学生把课上因时间限制无法完成的任务在课下完成,形式为两个学生结为口译对子,在课下进行口译练习。他们可以听译、视译并互相纠正口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之所以采取口译对子的形式,是因为笔者面对的学生都是口译初学者,他们之前并没有进行口译训练,对口译过程也不熟悉,而口译练习又要求两人有共同的时间,所以,学生自由结成了对子。他们或是住一个宿舍,或是好朋友,能够共处的时间较多,这些客观条件为他们的口译实践提供了便利,也为口译时间提供了保障。
在课上的前十分钟,笔者会对学生的口译任务进行检查,抽取几组对子现场口译。从检查的结果来看,笔者教授的95%左右的学生都可以很好地完成口译任务。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100%的学生都能够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口译任务,他们会花1~2个小时的时间在拓展练习上。
四、结语
综上所述,3A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的建立在唐山学院英语专业口译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使口译教学系统化,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语言输入、丰富有效的课堂活动及拓展的练习时间。但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会呈现不同的语言水平,这一生态化口译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应该不断调整,从而达到教师、学生和课堂动态平衡与和谐统一的目的,以取得最佳口译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63-65.
[2]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27-31.
[3]詹成.中国口译教学三十年:发展及现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6):89-92.
[4]雷天放,陈菁.口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