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息肉术后甾体激素治疗疗效分析

2016-10-14马涛王滟梅立

医学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复查宫腔镜息肉

马涛 王滟 梅立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后甾体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于2014年1月~3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手术且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育龄期妇女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术后不采取任何特殊治疗。药物治疗组:术后立即开始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治疗6个月。结果 术后6个月复查观察组6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药物治疗组1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两组的复发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χ2=3.91,P<0.05 ),术后12个月复查观察组13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药物治疗组2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两组的复发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χ2=9.93,P<0.005)。术后6个月复查观察组30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75%),药物治疗组39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97.5%);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8.54,P<0.005)。术后12个月复查观察组25例患者完全治愈,药物治疗组36例患者完全治愈;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8.35,P<0.005)。结论 宫腔镜术后联合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有效预防息肉复发,巩固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甾体激素;子宫内膜息肉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teriod hormone in treating endometrial polyps after hysteroscopic operation.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iagnosis of uterine endometrial polyps patients during january-march of 2014,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drug(steriod hormone)-treating group,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only received hysteroscopic operation treatment,drug group were given drospirenone and ethinylestradiol tablets for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The number of recurrence of drug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6 and 12months(χ2=3.91 P<0.05, χ2=9.93 P<0.005). Thel remiss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drug group was 97.5%, and 75%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χ2=8.54 P<0.005) after 6 months. The recovery rate of the drug group was 9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ich was 62.5%(χ2=8.35 P<0.005).Conclusion Hysteroscopy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drospirenone and ethinylestradiol tablets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recurrence of endometrial polyps and control clinical symptoms, it deserved using widely because of its safty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Steriod hormone ; Endometrial polyps

子宮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患者主要伴有月 经周期不规律、月经量过多以及经前或者经后少量阴道出 血等临床症状。目前的治疗主要采用宫腔镜下内膜息肉切除术,但是术后复发率很高,且短期内便复发。本文主要探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手术治疗后的进一步治疗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80例于2014年1月~3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手术且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的育龄期妇女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40例。

1.2方法 观察组:术后不采取任何特殊治疗。药物治疗组:术后立即开始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1次/d,1粒/次,每月服用21粒(与避孕服用方法相同),连续治疗6个月。于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B超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及症状缓解情况。临床症状情况采用评分方式统计,分为阴道点滴出血记1分月经紊乱记1分、月经量过多记1分、贫血:重度3分中度2分轻度1分,无明显临床症状记 0分。

1.3入组标准 ①年龄25~40岁;②宫腔镜下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③病理检查为子宫内膜息肉。

1.4排除标准 ①年龄<25岁或>40岁;②未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③病理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增生及内膜癌等结果;④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血液疾病。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描述,复发率、治愈率及缓解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 α=0.05 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80例妇女符合入组和排除标准入组,按入院时间随机分成两组,成功随访80例。观察组40例妇女平均年龄(33.25±3.59)岁,药物治疗组40例妇女平均年龄(32.48±3.52)岁,两组年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1.747,P>0.05)。术前临床症状:观察组:16例患者阴道点滴出血15例月经紊乱,5例患者月经量过多,3例重度贫血,8例中度贫血,18例轻度贫血,4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症状评分平均(1.96±1.05)分。药物治疗组:17例患者阴道点滴出血12例月经紊乱,6例患者月经量过多,4例重度贫血,7例中度贫血,17例轻度贫血,5例无明显临床症状;症状评分平均(1.95±1.18)分。两组临床症状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t=0.096,P>0.05)。

术后复发率比较:术后6个月复查观察组6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药物治疗组1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两组的复发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χ2=3.91,P<0.05),术后12个月复查观察组13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药物治疗组2例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复发,两组的复发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χ2=9.93,P<0.005)。见表1。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比较:术后6个月复查观察组30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药物治疗组39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8.54 P<0.005)。术后12个月复查观察组25例患者完全治愈,药物治疗组36例患者完全治愈;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χ2=8.35,P<0.005)。

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用药期间有1例出现轻度头晕、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轻度呕吐,发生率7.5%,均在服药1 w后缓解,停药时复查肝肾功无1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

4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可發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其形成机理主要有3种:局部内膜对雌孕激素反应异常或对孕激素缺乏反应形成的局限性过度增生,与持续雌激素刺激有关,因此多数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不 规则增生或增生过长,而其周围内膜形态正常。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其子宫内膜多为普遍性增生,无明显局限性增殖,与内膜息肉增生不同。子宫内膜不 同部位雌激素受体含量存在差异,导致对雌激素反应呈现差异和不同步。受体多的部位内膜间质和腺体增 生明显,受体偏少的部位内膜发育较慢,形成息肉。常见于更年期子宫内膜,由于局限性老化,可使其对雌孕激素反应不正常。另外,形成的内膜息肉因间质纤维化又可以影响其对激素的反应促进息肉生长,外源性雌激素刺激作用[1]。

子宫内膜息肉既往传统治疗办法是采用诊刮术,而宫腔镜属微创手术,不仅可清晰探查息肉,刮宫或切除息肉时不会遗漏,相对传统治疗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有报道称宫 腔镜检查的敏感度为95.3%,假阳性率为 16.67%[2],因此已成为子宫内膜息肉手术疗法最佳选择。而对于宫腔镜手术切除内膜息肉以后的后续是否治疗以及采用什么方式治疗,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本组研究发现:术后仅观察不予任何治疗措施,术后6个月复发率15%,术后12个月复发率达到了32.5%;而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药物治疗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仅2.5%,术后12个月复发率也仅5%;明显降低了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药物中孕激素能够使得在高雌激素水平下的增殖期子宫内膜向分泌期变化,从而防止子宫内膜受雌激素持续影响呈过度增生而形成息肉,并能使子宫内膜萎缩有效地变薄,从而抑制子宫内膜息 肉的形成和生长,故能有效减少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

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来看,本组研究发现术后6个月观察组30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药物治疗组39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术后12个月复查观察组25例患者完全治愈,药物治疗组36例患者完全治愈。由于手术后若无任何后续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高的原因,患者临床症状也很快复发,故临床治愈率明显下降。

从本组研究资料显示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期间仅少量患者(7.5%)出现类早孕反应,而且均在坚持服药后1 w内缓解,停药后复查肝肾功均正常,证实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是安全可靠地。且国内外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长期连续服用5年以上短效甾体激素避孕药,不增加子宫内膜癌、宫颈癌、乳癌的发病率,并认为由于孕激素的保护作用,可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同时也减少卵巢上皮癌的发生[3]。

综上所述,宫腔镜术后联合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能有效预防息肉复发,巩固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云,刘雨生 .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医学综述, 2009,15(1):123.

[2]杨春,张仲芳,陈莉萍 . 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分析 [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9):169-170.

[3]丰有吉, 沈铿. 妇产科学[M].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11.

编辑/金昊天

猜你喜欢

复查宫腔镜息肉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息肉虽小,防病要早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