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评价
2016-10-14赵连松
赵连松
摘要: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其主要是指经过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出血,即在患者头颅CT的指导下,将出血量大的部位作为一个穿刺点,通过抽吸患者颅骨血肿腔内的血肿液,达到血肿消除的作用,从而使得治疗效果十分显著。同时,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常用来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临床疗效;评价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渐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致残率极高,并发症多,其严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
1 高血压脑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疾病,其年龄多发阶段一般为老年人,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1],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水平。
高血压脑出血之所以会发生死亡现象,主要是因为患者颅内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受到了压迫、水肿比较大等情况,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使得患者的脑组织以及脑室移位、变形等,最后演变成脑疝[2],大大增加了死亡的几率。
因此,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该进行早期的脑内血肿消除,其能够有效的避免出血后可能引发的一系列恶性循环损伤[3],从而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也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
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一般的治疗方向为对患者颅内比较大的血肿进行清除,减轻脑水肿的血肿液,从而解除颅内的压迫[4],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疗的效果。
2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方法又有了新的突破,即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其主要是一次性的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治疗,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部分或者是部分的血肿清除[5],从而有效的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使得被压迫、挤压的脑组织及时的复位,还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了脑水肿以及脑缺氧的症状[6],从而保护了神经功能,避免了脑疝的发生。
因此,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较小、手术时间短等特点[7],其还可以让不能够耐受开颅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也能够获得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死亡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同时,在使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时候,其使用冲洗液对患者的血肿进行有效的冲洗,能够消除脑出血后所产生的凝血酶等[8],同时,在冲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尿激酶去激活纤维蛋白原,从而使得纤溶酶可以有效的渗透进入血块之中,使得其能够相互作用,最终排除颅外。
徐廷伟、周毅、熬祥生等人还曾经表明[9],使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在诊断出患者为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时,需要立即观察患者各项生命指标,并对其进行早期手术,其能够有效的促进治疗效果,从而缩短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时间;②在对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的时候,医务人员在手术中的穿刺定位必须要十分的准确[10],从而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3 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
临床上一般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主要是在手术前通过CT定位,按照CT影像图对患者进行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患者取平臥位,使用电动钻将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透患者的头皮、颅骨,之后再进入患者脑内的预设靶点[11]。在完全确认血肿位置之后,再确认手术时需要调整的穿刺针(调整穿刺针在患者颅脑血肿腔内的深度),之后用5ml的注射器由浅入深的沿着血肿腔内各个方向进行缓慢的抽吸血肿液,如果遇到阻力,则需要停止,并使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兑2ml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患者颅脑血肿腔内的残余血肿,如果发现有鲜红色的液体渗出,则需要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兑250ml的生理盐水以及1mg的甲肾上腺素进行冲洗血肿腔,一直到血肿腔内的鲜红色液体变淡或者是消失。手术结束后还需要使用CT检查患者头颅的血肿量。
3.1使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优点。使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以及优点,具体如下。
3.1.1使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其损伤较小,对高龄患者并没有明显的手术禁忌,安全有效。
3.1.2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的手术要求设备很简单,只需要有CT机的医院都可以进行治疗,其能够通过影像学来判断清除血肿的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损伤患者的脑组织,手术时间较短,因此,对患者的脑组织不会有任何的压迫。
高彩燕、李恩有、聂焱等人还曾经说过[12],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后,在术后的2~4d之间应选择再拔管,其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治疗的效果。①在手术后的2~4d之间实施再拔管,可以有效的避免因为手术过后血肿腔内负压致再出血的现象;②在手术后的1~2d,还需要再一次进行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吸除剩余的血肿,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3.2使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2.1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时候,如果从CT影像中看出患者的血肿形状不规则,且血肿的出血点比较多,其很容易造成在手术抽吸血肿液的过程中诱发再出血症状。同时,由于血肿的不规则[13],出血点较多,所以血肿的清除是比较难的,因此,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多次的使用尿激酶等液化剂溶解残余的血肿,从而达到一个治疗的效果。
3.2.2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手术人员疏忽,从而导致抽吸血肿液的量较大,导致患者血肿腔内的压力短时间下降过快,使得原出血动脉失去了血肿的依托,从而诱发出了再出血现象,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在进行手术的时候,需要缓慢抽吸[14],因为高血压患者大多为老年人,且老年人伴有脑萎缩等症状,因此,其容易受到压迫而止血,虽然有时手术中血肿清除较快,但老年人的脑组织复位比较慢,很容易引发再出血症状。
3.2.3在手术的过程中,手术人员的操作应该十分轻柔,尽量的在血肿腔内进行血肿清除,从而有效避免因为吸引器的吸力太大,从而造成患者的颅内脑组织受到伤害,影响到患者血肿腔壁以及周边的水肿脑组织所形成的创面再一次出血。
3.2.4通过CT影像看出血肿腔的位置比较深,并不能够盲目的进行清除,不能为了能够彻底的清除血肿而增加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从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当大部分的血肿清除之后,不需要再将小的血肿或者是处于位置较深的血肿进行清除,应该适当的保留薄层血肿[15],从而有效的减少因为抽吸血肿液而对患者脑组织产生的损伤。
4 小结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一般为突然性的头痛、恶心、呕吐等,本文综述了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首选方法,其方法为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同时,诊断中分析了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意义,在治疗中还分析总结了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进行治疗的方法、优点、注意事项等,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给临床上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提供了参考以及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维杰,张俊功,徐厚池,等.立体定向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C].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10:260.
[2]张玉萍.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1790-1791.
[3]王鹤,郑兆聪,陈宏颉,等.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指标及防治手段[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10):1074-1077.
[4]白万胜,黎柏源,赵永博,等.基质衍生因子1诱导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11):2582-2584.
[5]张福征,王才永,张磊,等.神经内镜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31(1):19-21.
[6]徐莹,刘丽,鲁丽,等.微创钻颅置管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5例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3):90-91.
[7]黄艳琴,程鸿,蒋冬英,等.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5):127-128.
[8]谭守文,陈然,丛光燕,等.微创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C].2012年安徽省神经病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153-155.
[9]徐廷伟,周毅,熬祥生,等.CT导向下立体定向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8例临床价值分析[C].第16届中南六省(区)神经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81-82.
[10]李立新,程桂林,刘丽娇,等.多靶点引流治疗大面积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04(5):181-182.
[11]李波,李云峰,蔡浩,等.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2例临床分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5):140.
[12]高彩燕,李恩有,聂焱,等.右美托咪定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5,49(1):66-69.
[13]Qureshi AI,Palesch YY,Martin R,et al.Effect ofsystolic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on hematoma expansion,perihematomal edema,and 3-month outcome among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results from the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hemorrhage study[J].Archives of Neurology,2010,67(5):570-576.
[14]Qureshi AI,Palesch YY,Martin R,et al.Effect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reduction on hematoma expansion,perihematomal edema,and 3-monthoutcome among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results from the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of acute cerebralhemorrhage study[J].Archives of Neurology,2010,67(5):570-576.
[15]Mun Kun Hong,Ying Cheng Lin,Yu Chi Wei,et al.Parathyroid Adenoma With Hypertensive Crisis and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Mimicking 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Low Platelets Syndrome[J].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2011,117(2 Pt.2):498-500
編辑/周芸霏